华尔街见闻 - 最热文章 09月05日
牛市回调的常见特征与应对策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通过回顾A股历次牛市中的回调现象,分析了回调的时长、幅度、成交额变化以及风格和行业表现。研究发现,牛市回调是正常现象,成交额下降是重要信号。风格上,大小盘和价值成长风格在回调期间并无明显规律,建议谨慎切换。行业方面,前期强势行业回调幅度更大。展望未来,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回调是正常调整,投资者应保持信心。

📈 **牛市回调是常态:** 回顾A股历史,2007年、2009年以及2014-2015年等牛市期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短期回调。例如,2007年回调持续约28个交易日,跌幅达20%;2009年回调约19个交易日,跌幅10%;2014-2015年则呈现“幅度小、时间短、次数多”的特点,共有三次回调,跌幅多在5%-6%左右。这表明牛市并非单边上涨,短期调整是市场健康发展的一部分。

📉 **成交额下降预示回调节奏:** 历史数据显示,历次牛市回调期间,市场成交额均出现明显下降。2007年回调期成交额较前期高点下降超60%,2009年下降超70%,2014-2015年回调期成交额也普遍下降30%以上。成交额的显著回落通常意味着市场活跃度降低,上涨动能减弱,是判断回调阶段的重要参考指标。

⚖️ **风格与行业表现不确定,谨慎应对:** 在牛市回调期间,大小盘风格和价值成长风格并未呈现出明确的延续或反转规律,有时延续有时反转,因此建议投资者谨慎切换风格。而行业板块方面,前期表现强势的行业在回调区间往往调整幅度更大,展现出一定的反转特征。因此,在回调期间,降低仓位可能优于盲目追逐红利资产,且需关注前期热门板块的调整风险。

💡 **多重利好支撑长期向好趋势:** 尽管短期面临回调,但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并未改变。支撑这一判断的因素包括:经济中长期向好态势不变、A股估值较低且权益资产性价比突出、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分红回购增加投资者回报以及耐心资本的持续流入。这些积极因素为市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发展动力。

核心结论

9月2日以来,大盘出现了一定调整,截至9月4日收盘全A下跌了4.6%。复盘历史可以发现,A股历次牛市中都会出现短期的回调,2007年、2009年、2014年至2015年皆是如此。2007年的回调区间为5月至7月,持续时间约为28个交易日,全A下跌了20%左右。2009年的回调出现在2月,持续了19个交易日,全A跌幅约为10%。2014年至2015年的回调特征是“幅度小、时间短、次数多”,区间内共有三次回调:第一次是在2014年10月,持续了11个交易日,全A跌幅不到5%;第二次是在1月末2月初,持续了9个交易日,调整幅度在6%左右;第三次是在4月,只有7个交易日,调整幅度也是6%左右。

成交额的变化有助于判断回调的节奏。从历史上看,A股历次牛市回调区间成交均有明显下降,2007年5月较前高下降了60.4%,2009年2月下降了71.8%,2014年至2015年的三次回调也大都下降了30%以上,基本都回到了回调前上涨行情的起点。

牛市回调期间,大小盘风格并不存在明显的延续或反转现象,建议谨慎切换。在2007年、2015年1月以及本轮调整中,大小盘风格展现出反转态势;在2009年、2014年10月以及2015年4月的回调中,大小盘风格展现出延续态势。价值成长方面,在过去5次回调中,红利资产对全A的胜率并不明显,因此降低仓位的选择要优于进红利资产“躲一躲”。与风格不同,牛市回调区间中前期表现强势的行业调整幅度相对更大,展现出了一定的反转特征。

我们认为,本轮牛市不同品种表现差异较大,在获利止盈和再平衡交易下,短期回调属于正常现象。展望未来,多重积极利好因素决定了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一是经济中长期向好态势不变;二是A股估值较低权益资产性价比突出;三是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夯实微观基础;四是分红回购不断增加提高投资者回报;五是耐心资本持续流入助力市场健康发展。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市场大幅波动、经济增长不及预期。

报告正文

1 历次牛市回调区间盘点

复盘来看,A股历次牛市中基本都会出现短期的回调,2007年、2009年、2014年至2015年皆是如此(参见图表1)。2007年的回调区间为5月至7月,持续时间约为28个交易日,全A下跌了20%左右。2009年的回调出现在2月,持续了19个交易日,全A跌幅约为10%。2014年至2015年的回调特征是“幅度小、时间短、次数多”,区间内共有三次回调:第一次是在2014年10月,持续了11个交易日,全A跌幅不到5%;第二次是在1月末2月初,持续了9个交易日,调整幅度在6%左右;第三次是在4月,只有7个交易日,调整幅度也是6%左右(参见图表2)。

成交额的变化有助于判断回调的节奏。从历史上看,A股历次牛市回调区间成交均有明显下降,2007年5月较前高下降了60.4%,2009年2月下降了71.8%,2014年至2015年的三次回调也大都下降了30%以上,基本都回到了回调前上涨行情的起点(参见图表3至图表5)。截至9月3日,全A成交额约为2.4万亿元,较前期3.2万亿的高点下降了约25.1%(参见图表6)。

2 历次牛市回调前后的风格变化

牛市回调期间,大小盘风格并不存在明显的延续或反转现象,建议谨慎切换。在2007年、2015年1月以及本轮调整中,大小盘风格展现出反转态势;在2009年、2014年10月以及2015年4月的回调中,大小盘风格展现出延续态势(参见图表7至图表12)。价值成长方面,在过去5次回调中,红利资产对全A的胜率并不明显,因此降低仓位的选择要优于进红利资产“躲一躲”(参见图表13)。

3 历次牛市回调前后的行业表现

与风格不同,牛市回调区间中前期表现强势的行业调整幅度相对更大,展现出了一定的反转特征。在上述几次回调区间中,只有2009年和2014年10月反转特征不明显(参见图表14至图表19)。

本文作者:沈重衡,来源:追寻价值之路,原文标题:方正证券研究所于2025年9月4日发布的报告《牛市中的回调特征》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牛市 回调 A股 投资策略 市场分析 Bull Market Pullback A-share Investment Strategy Market Analysi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