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9月05日
阳光电源:从高校教师到千亿市值新能源巨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讲述了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从一名高校教师创业,发展成为新能源电源行业的领军企业的故事。阳光电源凭借自主研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打破国外垄断,并成功上市。近年来,公司战略性地将储能业务打造成第一大收入来源,并在全球市场加速扩张,海外营收首次超越国内。文章还详细介绍了曹仁贤的资本布局,包括对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和基金运作,以及阳光电源为深化全球化战略而计划赴港上市的举措。阳光电源的成功转型和全球化布局,使其在光伏行业低迷期逆势增长,并巩固了其作为光储巨头的地位。

💡 创业历程与战略转型:曹仁贤,一位高校教师,辞职创业成立阳光电源。公司初期依靠传统UPS维持运营,后凭借自主研发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打破国外垄断,并果断剥离高利润的UPS业务,聚焦新能源领域,奠定了行业领先地位。

📈 业务重心转移与增长引擎:近年来,阳光电源的储能系统业务迅速崛起,首次超越光伏逆变器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27.78%。这一战略调整帮助公司在光伏行业低迷期实现了逆势高增长,并提升了盈利能力(储能毛利率39.92%高于光伏逆变器35.74%)。

🌐 全球化布局与资本运作:阳光电源自2006年开始拓展海外市场,现已实现海外营收首次超越国内。公司计划赴港上市,以拓展融资渠道,深化全球化战略,并强化国际品牌形象。此外,公司积极通过投资、基金等方式布局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并筹备分拆子公司阳光新能源上市。

💰 财富增长与资本布局:随着公司市值飙升,董事长曹仁贤的身价大幅增长,成为“安徽首富”。他的资本布局广泛,通过直投、母基金、产业基金等方式,深度投资于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如车规级SiC/IGBT模块研发等,展现了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A股的财富故事还在不断上演。9月3日,阳光电源大涨15.30%,收盘报114.9元,总市值达到2382亿元。这波强劲上涨,令其掌舵人、董事长曹仁贤刷新了“安徽首富”的身价。按照30.46%的持股比例计算,曹仁贤目前身价高达715亿元。相较于2024年登上《胡润全球富豪榜》的财富值415亿元,一年间,其身价涨了300亿元。

在行业萧条的大背景下,8月25日,阳光电源刚刚逆势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

这份半年报揭示,阳光电源的主营业务已经悄然转换——储能业务首次超越光伏逆变器,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前不久,市场研究机构InfoLink发布了2025上半年度全球储能系统出货排名。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中,阳光电源超过特斯拉,跃居全球第一。这不禁令人感慨,市场变化来得如此迅猛,要知道,去年这一榜单的前两名还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

发布半年报的同时,阳光电源宣布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继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等巨头之后,这是又一个赴港上市的A股储能龙头。按照天风国际证券的说法,2025年以来的A+H股上市热潮,反映出中国优质资产估值修复的窗口正加速打开。国际资金对中国核心资产信心回升,市场正重新定价中资企业价值。

参考宁王在港股的表现,昨日收盘价422港元,较263港元的发行价已经上涨了约60.4%,而这不过是短短三个月间发生的事。港股对储能资产的青睐,想必也会让阳光电源分一杯羹。

此外,港股市场也是企业跨国并购、海外建厂等全球化扩张的“资金蓄水池”。对于一家海外营收已经超越内地营收的企业,上港股,除了拓展融资渠道,目标当然是深化全球化战略,强化国际品牌形象。面向全球市场,阳光电源还有很多故事可讲。

高校教师下海,干出新能源电源第一股

这家千亿市值巨头的缔造者,堪称教师下海的典范。1968年,曹仁贤出生于浙江萧山农村,后来考入合肥工业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在学校任职期间,他主要从事可再生能源发电与电力电子技术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科研成果。

然而这个年轻人不甘于一辈子当老师。1997年,曹仁贤辞去教师职务,在合肥成立阳光电源,注册资本约50万元,当时创业场地仅是浴室旁一间不足20平米的小屋。初创阶段,公司经营困顿,不得不依靠传统UPS不间断电源产品维持运转。

创业第六年,阳光电源研制出中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并在外企林立的上海实现并网发电,打破国外垄断局面。此后,公司调整战略,舍弃了当时最赚钱的传统UPS产品,集中资源发展光伏逆变器及新能源领域产品。这一决策当时在公司内部引发争议,因为这意味着每年减少数千万元的收入。但曹仁贤认为,只有专注于可再生能源领域,公司才能保持真正的竞争力。

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凭借这一关键性的战略调整,阳光电源先后参与国家“送电到乡”工程,覆盖西部无电地区,逐步奠定行业地位。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鸟巢”项目开始使用其逆变器,使其品牌知名度跃升。2009年,在国内新能源逆变器市场,阳光电源已经占据超60%的份额,位居第一。

图源/阳光电源官网

2011年,阳光电源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中国新能源电源行业第一股”,最新市值高达2071亿元。上市后,业务版图持续拓展,涵盖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设备等多个领域。曹仁贤的财富也一路飙升。2021年,他以约650亿元的身家首次登上《胡润百富榜》,并创下安徽首富纪录。不过,随后几年光伏行业整体调整,其个人财富也是起起伏伏,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曹仁贤、苏蕾夫妇的财富为415亿元,排名第536位。

曹仁贤的资本布局还在不断扩大。一级市场也是动作频频,而且非常“专一”,围绕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通过直投、母基金和产业基金等方式深化战略布局。

比如2024年11月,阳光电源公告称,通过直接投资以及关联基金,投资阿基米德半导体,成为持股近24%的第二大股东。公司由中科院院士团队创立,专注车规级SiC/IGBT模块研发,产品应用于800V高压平台和储能系统,技术对标英飞凌。

2023年10月,芯联动力完成天使轮融资,信息显示阳光电源与国投招商、浙江金控、小米产投等机构共同出资。芯联动力专注车规级SiC制造及模组封装,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创始股东包括中芯集成、立讯精密等产业方。

基金方面,去年阳光电源曾作为LP出资4.9亿元,与浙江省产投集团、杭州产投共同设立创投基金,同样是聚焦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包括光伏、储能、氢能等领域。更早在2016年,阳光电源曾作为GP,管理100亿元规模的安徽省新能源产业基金。此外,阳光电源还多次与三峡新能源合作成立投资基金。

摊子铺起来,资本运作也少不了。2023年12月,阳光电源公告称,拟启动分拆控股子公司阳光新能源至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阳光新能源,是阳光电源旗下专门从事新能源电站投资开发的子公司,公开这一计划前,阳光电源还宣布拟向阳光新能源增资10亿元,多家资方也悉数增资,使得阳光新能源估值上升到193亿元。2024年,阳光新能源溢价101.51%入主上市公司泰禾智能。直到今年6月,泰禾智能又披露公告称,拟收购阳光新能源持有的阳光优储100%股权。

一系列资本运作或是在为这家子公司谋求曲线上市,引发市场猜测是否会有进一步的资产注入动作。

主营业务转换,加速全球化布局

过去两三年,光伏行业整体遭遇困境、竞争加剧,阳光电源却逆势实现高增长,这与其主营业务的转换和海外布局有关。

随着储能产业崛起,阳光电源的储能系统业务迅速增长,成为其第一大主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储能系统收入达178.03亿元,同比激增127.78%,占总营收比重升至40.89%。与此同时,传统支柱业务光伏逆变器占总营收比例下降到35.21%。依托光伏逆变器业务基础发展而来的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3.98亿元,同比减少6.22%。

图源/阳光电源官网

从业务逻辑来看,光伏逆变器的作用,是把光伏板发出来的“直流电”转换成家庭、工厂、甚至电网能用的“交流电”。它是光伏发电环节的“必需品”,装光伏电站就必须配逆变器,市场需求跟光伏装机量直接挂钩。储能系统则是把电能先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放出来,是调节电力供需平衡的工具,对新能源大规模上网特别关键。

简言之,逆变器是卖设备的逻辑,一次性买卖,利润比较稳定,但容易竞争激烈。储能系统不仅有设备,还涉及系统集成、运维、甚至电力交易,未来潜力更大。此外,储能系统的毛利率也更高,储能系统毛利率39.92%,而光伏逆变器为35.74%。

而储能系统业务的翻倍增长,根据曹仁贤在财报后交流会上说明,主要得益于全球市场需求保持强劲,加上公司深耕储能市场,已形成良好口碑和品牌形象,同时进一步加快了新品研发和迭代速度。

在储能这个领域,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巨头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出海几乎是个必然选择。阳光电源自2006年起便开始向全球市场扩展,其光伏逆变器和储能设备已陆续安装于海外多个地区。到2018年在印度班加罗尔成立首个海外工厂,标志着阳光电源迈出本地化生产的重要一步。过去一年,在中东市场,阳光电源与沙特企业签署了全球最大储能项目,容量达到7.8GWh;在欧洲英国,也拿下了4.4GWh的储能订单。

据最新半年报,阳光电源在中国大陆(不包括中国港澳台)营收181.55亿元,同比增长3.48%;海外地区(包括中国港澳台)营收253.79亿元,同比增长88.32%。这也是其海外营收首次超过中国大陆的营收。

几个关键决策,决定了一家企业的生死。创业初期,是曹仁贤下决心砍掉传统UPS业务,由此引领阳光电源走上面向未来的新能源之路。如今在他的带领下,这家光储巨头又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完成了一次关键的战略调整,也帮助阳光电源度过了这几年光伏最惨淡的时期,如今阳光电源股价距离历史新高仅一步之遥,没准曹仁贤的身价很快又要刷新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作者:刘燕秋,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阳光电源 新能源 储能 光伏 曹仁贤 Sungrow Power New Energy Energy Storage Photovoltaics Cao Renxia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