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战旗方队展示了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彰显血脉传承。细心的网友发现,“刘老庄连”的“庄”字多了一点,这源于1943年连队旗帜上的字体,当时“庒”是“庄”的异体字,保留原字体是对先辈不屈精神的致敬。刘老庄连曾在一场阻击战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日伪军,全连82人英勇牺牲,他们的壮举感召了当地青年,重组的连队被命名为刘老庄连,以此纪念先烈。
战旗上的“庄”字多一点,是为了保留1943年连队旗帜上的原始字体。当时,“庒”是“庄”的异体字,两者同义同音。战旗保留原有字体和图案,是对先辈们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精神的直接传承和纪念。
刘老庄连是一支具有光荣历史的英雄连队,诞生于1943年春。在一次掩护党政机关和群众转移的战斗中,该连在刘老庄地区与千余名日伪军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全连82人全部壮烈牺牲,展现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感召了无数后人。战斗结束后,当地82名青年主动参军,被编入新四军第七旅,重新组建了第四连,并正式命名为“刘老庄连”,以此缅怀和传承先烈的英勇精神和革命意志。
战旗上字体的细微变化,看似微小,实则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情感连接。网友们对此的感动,体现了对革命先烈及其部队传承的尊重和认可,确保“不能让英雄们找不到自己的部队”。
快科技9月5日消息,据人民日报报道,9月3日的阅兵仪式上,共有45个方(梯)队受阅,其中有一个战旗方队,由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充分展现了抗战英雄部队的血脉传承。
不过有很多细心的网友发现,“刘老庄连”荣誉旗帜上,“庄”字多了一点,这是为何?

据悉,其实这是保留了1943年连队旗帜上的同款字体,因为当时的书写习惯“庒”是“庄”的异体字。
在过去,两字同义同音,战旗保留原有字体和图案,是对先辈们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精神的传承。
许多网友因此泪目:“不能让英雄们找不到自己的部队!”

据介绍,刘老庄连是1943年春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英雄连队。
当时,日军对苏北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第二营四连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在淮北地区刘老庄一带,与1000多日伪军展开激战。
子弹打光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就用小锹砍,小锹砍断就用双手掐,手臂负伤就用牙齿咬。
面对数倍于己且装备精良的日军,战士们奋勇阻击,拼至弹尽粮绝,全连82人全部壮烈牺牲。
刘老庄战斗结束后,在烈士壮举的感召下,又有82名主动参军的当地青年被编入新四军第七旅,重新组建第四连,并命名为刘老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