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科技频道 09月04日
ChatGPT浪潮后美国科技岗位变迁:AI工程师受追捧,资深职位需求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自ChatGPT推出以来,美国科技岗市场经历巨变。尽管整体裁员潮已缓解,但新增岗位有限,竞争加剧。大厂平均任期显著拉长,显示招聘放缓和员工不愿轻易离职。苹果、IBM、亚马逊等公司仍是招聘大户,但IBM、Speechify、Anduril等公司尤为突出。AI工程师成为最热门职位,但其本质仍是软件工程的应用。湾区仍是AI工程师的聚集地。初级工程师失业率较高,资深工程师更具优势。远程岗位比例下降,薪酬也随之调整,高薪远程工作成为稀缺。

🚀 **AI工程师成为市场新宠,技术要求实则源于软件工程:** ChatGPT的推出重塑了美国科技就业市场,AI工程师的需求呈爆炸式增长。文章指出,AI工程师的核心技能在于运用软件工程的思维来操作大型语言模型(LLMs),并通过API调用和集成实现应用。这意味着,具备传统软件工程背景的开发者,通过学习LLM应用开发,即可快速转型为AI工程师,而非需要掌握全新的、极其复杂的专业知识。

💼 **资深职位需求旺盛,初级岗位面临挑战:** 当前的美国科技招聘市场呈现出资深职位(Senior level and above)占招聘总数的一半以上的趋势,远超中低级别职位。这表明企业更倾向于招聘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这导致初级工程师(0-5年经验)的失业率接近15%,尤其是在非核心科技城市。资深工程师不仅更受青睐,其在职时间也显著拉长,反映出市场对稳定、经验丰富的劳动力的渴求。

🏢 **大厂招聘放缓与员工任期拉长并存,跳槽难度增加:** 自2022年年中以来,科技大厂的平均任职年限显著上升。这既是由于大规模裁员导致留任者工龄普遍增加,也是因为招聘活动的放缓使得新员工比例下降。同时,员工因不愿承担跳槽风险而选择留在大厂,导致科技巨头之间的“内部通婚”现象更为普遍,工程师的横向流动空间缩小,跳槽至其他大厂的难度增加。

🌍 **旧金山湾区仍是科技招聘核心,远程工作机会收缩:** 尽管科技行业整体招聘活动回暖,但高薪职位和大部分招聘机会仍然高度集中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对于寻求职业发展最大化的求职者而言,湾区依然是首选。与此同时,远程工作岗位比例持续下降至20%,且薪酬普遍低于同等技能的本地岗位,高薪远程工作已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市场对远程工作的接受度正在调整。

📈 **部分公司逆势扩张,科技巨头招聘策略分化:** 在整体招聘趋于谨慎的市场环境下,NVIDIA、Netflix、Stripe等公司在过去三年中实现了显著的工程师人数增长,成为行业内的“异类”。而Meta、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的招聘策略则呈现分化:Meta招聘反弹,谷歌和苹果稳步增长,亚马逊和微软增长放缓。此外,IBM、Speechify、Anduril等公司的积极招聘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显示出不同类型公司在人才吸引上的差异化策略。

自2022年11月ChatGPT推出以来,美国的技术岗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些岗位断崖式下跌,但另一些岗位却是企业千金难求的意中人。

Uber前员工、作家Gergely Orosz获得了一批独家数据,深入探究了技术岗就业市场。

2023年,美国开启了「史上最大裁员潮」,至今仍让IT技术岗招聘市场元气未复。

好消息是,裁员潮已经缓解,招聘活动逐渐回暖。但新增岗位数量有限,远不足以填补过去流失的职位。

美国科技行业裁员人数

春江水暖鸭先知,大厂员工对行业冷暖最敏感——他们的平均任期急剧上升,是当下就业市场的直观指标。

美国科技大厂软件工程师平均任期

像今天这样长的平均任期,过去从来没有科技大厂中看到过。这可能是大厂不再积极招聘的结果,也可能表明大厂软件工程师不太可能换工作。

虽说招聘的确在升温,但与之前的繁荣期相比,竞争更加激烈

2020-2025年,美国科技五巨头的人头数增长统计数据

对求职者来说,机会更少、门槛更高,找到合适岗位的难度也显著增加。

ChatGPT发布两年后,美国科技岗位也经历了一场大洗牌。

巨头初创招人不断

资深职位主导招聘

好消息是:顶尖的科技公司和初创公司,一直扩大软件工程岗位数量,虽然速度缓慢,但增加稳定。

哪个公司招人最多?

大厂正在招兵买马,开放岗位最多的三家全是老牌科技巨头:苹果、IBM和亚马逊。

苹果、亚马逊、甲骨文、TikTok、英伟达、谷歌和微软,这些公司耳熟能详,大举招聘并不意外。

但有几个名字尤其值得关注:IBM、Speechify、Anduril。

IBM已过百岁「高龄」,在科技行业并不常见,但依然活力十足,正在大量招聘。

他们正在招募大批后端和通用软件工程师,以及一些专业岗位。值得注意的是,IBM今年市值一度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波增长说明业务比以往更好。

Speechify是一家低调的文本转语音初创公司,虽然只筹集了1000万美元资金,却在捷克、罗马尼亚、埃及和加拿大等国家发布了800多个工程岗位。

而安杜里尔工业公司Anduril的招聘规模和Meta差不多,这点很值得注意。这家国防科技初创拿下了美国政府合同,并融资了25亿美元。

此外,咨询公司也在积极招聘,比如NTT Data和DXC Technology。这类公司提供服务,而且正在快速增长,可能得益于它们的AI咨询业务正在起飞。

出乎意料的是,高级职位数量几乎与中级别和入门级职位相当。

通常情况下,资深职位的招聘广告会少得多。

超过一半的开放职位在资深级别以上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深工程师级别以上的职位空缺数量出现了下降。这可能促使资深+工程师申请相对较低级别的职位,希望在面试过程中获得晋升。

TrueUp上列出的大多数岗位,来自成功上市的技术公司。

TrueUp关注领先的技术公司,包括大型科技公司、公开交易的企业和高调的规模扩大和初创企业。这些公司能够提供位于三元薪酬模型前两个层次的高薪。

公开交易的公司拥有最多的高薪职位空缺。

最热门的岗位:AI工程

正如之前提到的,AI工程师是目前科技行业最热门的职位,相关的招聘数量一直在持续增长。

自2023年中期以来,AI工程师的招聘需求呈爆炸式增长。

对于软件工程师来说,有个好消息:转行成为AI工程师其实并不难——

只要学会基于大语言模型(LLMs)来开发应用就行了!

一开始,有些人对于基于LLMs开发应用犹豫不决,因为他们觉得不具备相关技能,这不是他们的专业领域。

但事实证明,所谓的「专家」,比如在一些AI咨询公司,虽然知道更多的工具,但在软件工程方面并不比有经验的工程师强!

有些AI机构会设计出极其复杂的架构,可能只是为了炫耀他们能用多少炫酷的新技术。

本质上,AI工程师「不过是」利用软件工程的思维来操作LLMs。

刚开始接触时,LLMs通常通过API接口来调用,而任何软件工程师都能调用API并将它们整合到自己的应用中。

如果这个应用背后使用了LLMs,那么恭喜你,你正在做的就是「AI工程师」的工作。

旧金山仍是AI工程师的「大本营」。

绝大多数AI工程职位都集中在美国湾区(Bay Area),其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

旧金山湾区的AI工程师职位数量,比排在其后的九个地区加起来还要多。

在TrueUp网站上,大约三分之一的AI工程师职位都来自湾区。

招聘AI工程师最多的公司是哪些?

如果你想找AI工程师的工作,以下这些公司不仅待遇好,而且招聘需求也很大。

要准备哪些技术栈?

大多数AI工程师职位要求应聘者熟悉AI工程技术栈,并有能力开发LLM应用。

以下是招聘广告中技术词汇热点。

AI工程师职位中常见的技术术语

如果想了解更多AI工程师的求职技巧,OpenAI的AI工程师Janvi Kalra,分享了她面试46家AI公司之后的面试经验。

她还介绍了如何准备面试和研究求职公司的经验。

总体而言,「AI工程」很难一概而言,具体敢为职责天差地别。

Gergely Orosz研究200个AI工程职位后提出的3大要点:

1.平台 vs 产品:「AI Platform」岗位聚焦通用工具与基础设施;另一类直接嵌入产品团队,把AI功能交到用户手里,划分方式与传统软件工程无异。

2.通用 vs 专精:多数职位要求宽泛,但也有高度专业化角色,如专攻语音识别(ASR/TTS)或强化学习(RL)的岗位。

3.造模型 vs 用模型:极少数人负责从头构建基础模型(研究导向);绝大多数岗位只需把现成模型集成进产品,本质仍是软件工程。

如果想挤进OpenAI、Anthropic这类顶级AI公司,最靠谱的路径就是在科技巨头或者知名AI公司里先积累经验:

数据一目了然,直戳痛点:如果你已经在顶尖公司,跳槽到其他领军企业就容易多了。

「职场血统」还是王道,像上面这张图的招聘数据就明摆着:

知名公司员工内部流动频繁。

工程师需求复苏

招聘最猛的不是OpenAI

对打工人来说,有个好消息:过去12个月,大厂的招聘确实重新加速了。

根据Live Data Technologies的数据,经过2022–2023年的低迷期,如今大厂的招聘速度已经超过前两年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科技大厂趋势:

Meta:招聘强势反弹。2023年砍得最狠(降约-12%)后,Meta现在招工程师最多。

谷歌和苹果:稳步增长。比2022年,谷歌工程人员增16%,苹果增13%。iPhone制造商仍是唯一没搞大规模裁员的大科技玩家。

亚马逊和微软:增长最慢。亚马逊工程人员只比2022年高8%。而微软从2023年初起,几乎没啥增长。

过去三年,有几家科技公司在工程师扩招上远远甩开了同行:

NVIDIA:绝对的「异类」。自2022年1月以来,工程师人数激增58%

Netflix:悄无声息却极具戏剧性地完成了业务与团队的逆转。自2023年中期以来,工程师人数增加了40%

Stripe:2022年激进扩张,2023年因科技寒冬放缓,随后又重启增长。截至2025年8月,工程师人数比2022年初高出32%

Uber:曲线最稳,没有大起大落。过去三年工程师人数增长20%,属于稳扎稳打型扩张。

并非所有科技公司都在扩招,也有一些在持续缩减工程团队:

Shopify:2023年初大幅裁员,工程师人数骤减。截至2025年8月,依然比2022年初少22%,且没有复苏迹象。不过,公司正计划在2025–26年招收1000名实习生,如果这些人转正,工程团队可能在未来一两年内回暖。

Spotify:到2023年底就已裁员严重,2025年中时仍比2022年初少16%。自2024年以来基本持平,只有零星招聘。

Twilio:经过多轮裁员,工程师人数比2022年初减少28%

Microsoft:从2023年开始每年都有裁员,目前团队规模比2022年初少5%

Oracle:三年来持续小幅下滑,如今比2022年初少2%。这种变化更像是「自然流失」或缺乏补位。

在员工规模1000+的企业里,以下几家增长最猛:

Deel超越OpenAI,登顶榜首,真让人意外!

这家HR初创公司正深陷严重法律泥潭,高管团队被指控搞商业间谍活动,针对竞争对手Rippling下手——Rippling也是家飞速发展的HR科技初创。

更有趣的是,两家都出自Y Combinator:同一个加速器出来的初创公司这么撕破脸,还真罕见啊!

Figma刚刚上市,看来此前在工程招聘上的大手笔投入已经收到了回报,未来可能会继续保持增长。

榜单上的公司普遍拥有良好的业务前景,因此它们的工程团队规模大概率还会继续扩张。

区位优势明显

旧金山湾区全球称霸

初级工程师更容易失业。

SignalFire的数据显示,美国0–5年经验的软件工程师失业率接近15%,集中在波士顿、洛杉矶、迈阿密和亚特兰大等城市。

相比之下,5年以上经验的工程师失业率明显更低。数据表明,经验越丰富,失业的概率就越小。原因很直观: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公司更偏向招聘资深工程师,而不是初中级人才。

换句话说,年轻工程师要找到下一份工作,难度比老手要大得多。

科技中心依旧是主战场。

TrueUp的职位数据表明,高薪岗位仍然主要集中在传统的科技中心城市。无论是科技大厂,还是独角兽与成长型初创公司,大多数招聘都来自这些「科技枢纽」。

湾区依旧是技术岗的「心脏地带」。

根据TrueUp数据,旧金山湾区的岗位占比接近20%,稳居全球科技招聘的核心。

一句话总结:如果你想在科技行业里把选择最大化,美国旧金山湾区依旧是最该去的地方。

而且在这些科技中心,跳槽更容易。

SignalFire的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内,湾区的软件工程师跳槽率最高

更有趣的是,跳槽意愿与工作经验成反比:

0–5年经验:28%换过工作

5–15年经验:15%换过工作

15年以上经验:只有10%换过工作

这很合理:职业早期,加薪往往靠跳槽,而随着资历和收入的增长,换工作的风险越来越大,加薪幅度也有限,还要重新融入新团队。

对招聘经理来说,这意味着:经验越丰富的人,越难被说动。除非你能开出一个他们无法拒绝的条件。

大厂任职年限迅速拉长

自2022年年中以来,科技大厂的平均任职年限显著上升。

原因可能包括:

裁员效应:大规模裁员往往针对年轻员工,留下来的多是工龄较长的人,整体年限自然被「拉高」。

招聘放缓:以往平均任期短,不是因为员工待不住,而是因为公司扩招太快,中位数员工总是「新人」。现在扩招停滞,平均任职年限自然上升。

股票激励锁定:大厂通常会让员工至少待满4年,典型任职年限往往不低于这个数。

整体来看,过去三年大厂平均任职年限普遍增加了约2年。这不仅反映了招聘放缓,也说明很多员工在当前市场下不愿轻易离职。

毕竟大厂薪资待遇高,而在「就业寒冬」,跳槽风险更大,「最后进来的人往往是最先被裁掉的」

大厂工程师流动趋势

科技大厂的招聘市场几乎是一个「封闭循环」,巨头之间「内部通婚」。

五大巨头(Meta、Google、Amazon、Apple、Microsoft)主要彼此挖人,外加Intel、Qualcomm、TikTok、Oracle等。

而离开大厂的工程师,下一站也大多还是在Meta、谷歌、亚马逊、苹果、NVIDIA、微软或OpenAI。

这也解释了为何大厂任职年限在增加

类似岗位越来越少,横向流动的空间缩小;一旦已经进入最大的平台,离开反而会显得更冒险。

相比普通工程师,工程管理人员(如经理、总监)跳出大厂后转向自由职业或自雇的比例更高。原因在于:

自2023年起,中层管理岗位收缩,市场更为艰难;

刚才管理人员可供选择的职位稀缺,部分人只能选择自由职业作为过渡。

工程管理岗招聘

让我们再次看看在过去两年中,大型科技公司的软件工程人员数量是如何变化的:

与软件工程招聘相比,工程经理的招聘更为适度,尤其是在Meta:

亚马逊是削减最多工程经理的公司。

所有其他公司的工程经理数量与两年前大致相同,或者略多。这意味着工程团队在电商巨头必须「扁平化」;即单个经理管理更大的团队。

总监及以上职位在大型科技公司的减少。

看看总监及以上职位(总监、高级总监、工程副总裁),除了苹果公司外,所有大型科技公司都削减了高管人数:

在减少总监及以上职位方面,亚马逊尤其积极:与两年前相比,在线零售商的工程总监及以上职位减少了16%。

考虑到大型科技公司很少招聘总监及以上职位,这可能是在大型科技公司找到工程领导职位的最难时期。

远程岗位:缩水与分化

远程办公岗位比例继续下降。

在TrueUp上,远程岗位比例已从一年前的25%下滑至20%

如今,顶级科技公司里只有1/5的岗位支持全远程

AI工程是个小例外。

AI工程岗位依旧供不应求,因此远程机会反而略有上升。但这种宽松可能是阶段性的,一旦市场供给改善,远程比例或许还会收紧。

此外,远程工作的薪酬普遍下滑。

供大于求,让远程薪资不再有优势。一位纽约数字代理公司CTO表示:

·纽约本地中级岗位原本薪资$18–25万/年;

·全美远程岗位只给$11万/年;

·在欧洲招远程合同工,时薪$50–65(约$9万/年)。

总体而言,远程薪酬下降10–15%,但候选人质量却更高。

换句话说,如今能拿到与线下相同薪资的远程工作,已经成了一种稀缺特权。

参考资料:

https://substack.com/home/post/p-172584839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智元”,作者:新智元,编辑:KingHZ,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科技行业 就业市场 ChatGPT AI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 裁员 招聘趋势 资深职位 远程工作 美国科技 Tech Industry Job Market ChatGPT AI Engineer Software Engineer Layoffs Hiring Trends Senior Roles Remote Work US Tech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