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9月04日
微软支持团队实现超低损耗中空光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微软支持的研究团队在《自然·光子学》发表成果,研发的中空光纤实现0.091 dB/km的最低信号损耗纪录,突破硅基光纤40年来未显著改进的下限。该技术通过空气传输光子,延迟减半且非线性效应更低,采用双嵌套无节点反共振设计抑制高阶模式泄漏,色散仅为传统光纤的七分之一,有望简化网络设备设计并降低能耗。微软已在Azure网络试运行1200公里新纤,计划两年内部署1.5万公里以支撑AI业务。

💡 中空光纤通过空气传输光子,延迟减半且非线性效应更低,采用双嵌套无节点反共振设计抑制高阶模式泄漏,实现0.091 dB/km的超低信号损耗,突破硅基光纤40年来未显著改进的下限。

🌐 该技术色散仅为传统光纤的七分之一,未来有望简化收发器设计并降低网络设备能耗,支持更高带宽和更远距离的光通信应用。

📈 微软已在Azure网络试运行1200公里新纤,并计划两年内部署1.5万公里,以支撑AI业务,预计可使运营商减少约一半至三分之二的放大器站,降低成本。

IT之家 9 月 4 日消息,科技媒体 Tom's Hardware 昨日(9 月 3 日)发布博文,由微软幕后支持的 Lumenisity 团队在《自然・光子学》发表研究成果,其研发的中空光纤实现了 0.091 dB / km 的最低信号损耗纪录,测试波长为 1550 纳米。

这一成绩首次突破了自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未显著改进的硅基光纤 0.14 dB / km 下限,被研究者称为“40 年来波导技术最显著进步”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传统单模光纤以玻璃导光,信号速度约为真空光速的三分之二;而中空光纤通过空气传输光子,延迟几乎减半且非线性效应更低,但此前其能量泄漏普遍超过 1 dB / km,仅限短距离应用。

而本次突破的核心技术名为双嵌套无节点反共振设计(DNANF),利用微米级同心玻璃管反射光线,抑制高阶模式泄漏。团队使用光学时域反射计(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等多种方法,测得衰减低于 0.1 dB / km。

而同样重要的是,在 66THz 带宽内均低于 0.2 dB / km,远超硅纤窄波段优势。同时,色散(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可能导致信号失真)是传统光纤的七分之一,未来有望简化收发器设计并降低网络设备能耗。

微软在 2022 年收购 Lumenisity 时,其中空光纤损耗仍约 2.5 dB / km。

本次突破后,微软已在 Azure 网络试运行 1200 公里新纤,并在 Ignite 大会上宣布两年内部署 1.5 万公里,以支撑 AI 业务。设计联合发明人 Francesco Poletti 表示,这可使运营商减少约一半至三分之二的放大器站,降低成本。

IT之家附上参考地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空光纤 微软 低损耗光纤 光通信 A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