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之后,对人动机的认识,是两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是恐惧---欲望,这是最底层的动机,有些人的动机以欲望为主,有些以恐惧为主,它们二者也不是互斥的,深层的恐惧可以诞生浅层的欲望,反之亦然。
第二个维度是理性---非理性,人类心智最底层是非理性,但大多数时候,非理性需要裹上一层理性的外壳,才能被社会和我们自己理解以及利用,非理性的内核和理性的外壳配合得越好,人的社会化程度越高,也越容易自洽。
最近觉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维度,是惯性---打破惯性,这类似于一种物理定律,通常情况下,人都有一种极强大的维持自身形象/生活状态/认知/价值观/社会身份的自觉性,除非外部环境的强烈变化,以及一些特殊事件发生,让人产生了更强的不安和不满,我们才会去打破这个惯性。
又或者,有一些特定类型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具备周期性打破惯性的原始冲动——并非是现状不好,而是就想这么做。
加上惯性这个维度,才能更准确地认识到人类为什么大多数时候会这么潦草而盲目地活着——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利弊对错,或者因为强烈的冲动,而是生活在你眼中一直是这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