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秘诀=高频重复+极致模仿+教会别人
1、对子女来说,比没钱更可怕的,是父母有根深蒂固的“穷习惯”:1.嘴穷:爱抱怨;2.眼穷:目光浅;3.耳穷:听闲话;4.腹穷:无诗书;5.心穷:占便宜。
2、一个每天都坚持出现的人很难被打败。她的目标不再是赢,而是长期坚持。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游戏。
3、恐惧和自信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随着经验和实践而改变的。
4、对大多数的人来说,个人成长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情感的奴隶。往往将他人的感受和需求置于自身之上,甚至认为自己有责任让别人快乐。过度迎合、讨好他人,牺牲自己的需求和意愿。
面目可憎。对第一阶段过度压抑和牺牲的极端反弹。开始意识到自我需求的重要性,但是以一种生硬、甚至粗暴的方式来表达。刻意忽视或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以此来强调自己的独立和自主。
生活的主人。个人成长相对成熟的阶段。能够清晰地认识并接纳自己的意愿、感受和需求,并且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全部责任。
5、看到一个关于“聊天技巧”的说法:开口先说别人爱听的,再说别人想听的,然后别人应该听的,最后才是自己想说的。
先说结论:很实用的方法,前提是对方值得;如果不值得,就平静的沉默;如果危及于己,把语言变为子弹。
回到原观点,其背后逻辑是,爱听的话即悦耳(情绪),想听的话即悦心(信用),该听的话即悦脑(利弊),想说的话即悦己
(目的)。
日常说话是成交思维的生活化表达,先用礼仪破冰(爱听),再通过共情取得信任(想听),最后通过陈述利弊(该听)达成共识(目的)。
掌握了这个思维,说话就变得像花钱,不会乱说了,而是把语言当成本金,精打细算。
总之,语言和金钱、时间一样,把它当成资产来看,视角就完全不同了。
6、“一个人最好的能力是什么?”遇到任何事情靠得住,责任面前有担当,信用永远是第一,总结起来就四个字:让人放心。
7、别光听好话,先问自己划不划算。短期吃亏但长期有回报的事,值得做;短期赚快钱但长远亏本的,赶紧撤。要是两边都亏,趁早散伙。
合作时更得算明白:自己赚了但对方亏了,这种事别干;双赢才长久;双输就是互相坑。
8、我喜欢给我昂贵东西的人,比如时间、尊重、支持、信任、真诚。
9、和别人友好相处很重要的一条是,不恶意揣测。
如果先入为主的带着恶意看别人,那别人做得再好,自己也会带有很大的负面偏见。多关注对方实际做了什么事,不要让情绪干扰判断。
10、怎么判断该和谁交往?如果你告诉他一个坏消息,他会认真倾听;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他会真心为你高兴。如果你说坏消息,他对你说教;你说好消息,他给你泼冷水。你就应该离开这样的人。
11、赚钱是一个人综合实力的体现。如果他能力不够,是赚不到这些钱的。永远不要觉得一个靠自己能力赚到钱的人,会是一个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会是一个无底线善良的烂好人,会是一个随便被人占便宜的傻憨憨。
12、身为普通人想要稳定发挥、认真做事,好好吃饭睡觉可是基本中的基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