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儿 09月03日
手机防水 ≠ 永远防水,IP 等级背后的真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尽管现代手机普遍具备防水功能,甚至折叠屏也开始支持防水,但“你的防水手机,不可能永远防水”。文章深入解析了IP防护等级的含义,指出其测试标准(如IPX8)主要针对静止浸泡,而非生活中的喷水或复杂环境。此外,IP等级的数字并非完全递进,不同厂商对IPX8的测试条件也差异巨大。更关键的是,手机的防水结构会随着使用而老化,实验室标准无法完全应对生活中的复杂场景,如泳池水、海水或浴室潮湿环境,因此进水后厂商往往不予保修。最终提醒,生活中真要防水,还是得靠防水袋。

📱 **IP 等级并非万能,它源于工业标准且测试条件有局限**:IP 等级(Ingress Protection)最初是为工业电气设备设计的,用于评估其对固态异物和液体的防护能力。常见的 IPXX 标准中,第一位数字代表防尘,第二位数字代表防水。然而,防水等级(如 IPX8)的测试主要针对的是在静止状态下浸泡一定时间,并不等同于生活中遇到的喷水、高压水流或复杂液体环境。例如,IPX8 手机不一定能在 IPX6 的喷水环境中幸存,两者对防水结构设计的要求截然不同。

🌊 **IPX8 防水标准存在模糊性,厂商测试条件差异大**:IEC 60529 标准并未严格规定 IPX8 的具体测试条件,而是由制造商和消费者商议决定,唯一要求是比 IPX7(1 米浸泡 30 分钟)“更严酷”。这意味着不同厂商的 IPX8 手机,其承受的水压和浸泡时长可能相差数倍。例如,iPhone 16 Pro 的测试标准(6 米/30 分钟)远高于小米 15s Pro(1.5 米/30 分钟),若以更严苛的标准测试后者,一旦出现问题,厂商便可依据测试标准差异拒绝保修。

⏳ **生活场景复杂且材料会老化,实验室防水无法长期保障**:手机厂商宣传的 IP 等级是严格的实验室结果,仅代表了手机在出厂时的状态。但在实际使用中,手机会经历磕碰、温差变化、潮湿环境等,这些都会加速密封胶圈、半透膜等防水结构的损耗和老化。泳池中的氯、海水中的盐分和金属离子,以及浴室中的水蒸气,都会对防水材料造成侵蚀。即使是 IPX9 的高温高压喷水测试,也未考虑长期潮湿对主板的影响。因此,手机的防水能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进水后厂商通常会以不符合测试条件为由拒绝保修。

这是一个稍显湿滑的问题:你会带着手机洗澡吗?

图|The Mirror

在 LCD 时代,这样的场景还是很难想象的。然而伴随着近些年手机防护等级的提升,洗澡的同时带着手机听歌看剧甚至开一把,已经变得越来越常见了。

无独有偶,当苹果在 2016 年首次为 iPhone 7 加入了防水功能之后,曾经推出过这么一条广告片:

广告片里,比利时跳水老将乔瓦尼·多尔奇马斯科洛(Giovanni Dolcimascolo)伴随着 iPhone 7 Plus 播放的《门德斯:玛卡蕾娜的初恋》从 27 米跳台上一跃而下,溅起的水花落在手机上,波纹伴随着音乐震动起来。

虽然这条广告片展示的是 iPhone 7 Plus 强劲的双扬声器,但苹果没有告诉你的是:这样把手机带到游泳池,万一手机进水了,售后可是不会给你保修的哦

这样的矛盾,在当下这个旗舰机防水满街走、甚至连折叠屏都能用来打水漂的时候,其背后隐藏着一个所有人都应该知道的事实:

你的防水手机,不可能永远防水。

IP 等级究竟意味着什么

说起电子产品的外部防护,IP 等级肯定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我们目前所熟知的这一套 IPXX 评级,来源于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在 1976 年制定的 IEC 60529 标准,旨在为额定电压不超过 72.5 kV 的电气设备提供一套可量化的防护分级系统。

字如其名,IP 等级即 Ingress Protection ——侵入防护等级。这套标准最初是用来区分工业环境中电气设备对于固态异物、液体和人体部位的防护的,但是随着标准的推广和使用场景的泛化,IEC 60529 已经变成了一个适用于绝大多数机械和电子产品的评定标准。

我们常见到的 IP 等级多为 IPXX 样式,比如 IP56、IP68、IP69K 等等。后两位数字中的第一位表示对于固态微粒的防护,数字越大意味着密封性越好、防尘能力越高,后一位数字则是对于日常电子设备更加重要的「防水等级」,1-9 级分别代表了不同强度、不同方式的防水能力。

对于手机这种使用场景复杂、内部结构紧凑的电子设备来说,防尘与防水等级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屏幕的密封胶既可以防止灰尘进入,也能起到防水效果。在这方面,以索尼和三星为首的日韩厂商毫无疑问是遥遥领先的:

互联网远古记忆:索尼 Z5 Premium 煮火锅

而作为手机行业的后起之秀,折叠屏类别在面世短短两三年之后也攻克了防水这道难关,2021 年发布的三星 Z Fold3 和 Flip3 成为了首款 IPX8 防水的折叠屏手机,今年的荣耀 Magic V5 更是提升到了 IP58/IP59 的级别。

不过对于折叠屏来说,想要达到 6 级的防尘,难度反而比防水要大得多,对于铰链等精密结构的设计要求极高。最终是上周刚刚发布的谷歌 Pixel 10 Pro Fold 拿下桂冠,以 IP68 的等级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台「尘密」的折叠屏手机。

手机并不像你想的那样防水

这样一圈看下来,连折叠屏都有 IP68 和 IP59 防护等级了,近几年的主流直板旗舰机更是几乎全部支持 IP68 标准,听上去似乎很美好不是吗?

然而这其中的「水」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让手机不像我们期望中那么防尘防水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防静水还是防动水?

由于 IP 等级系统并非为消费电子产品设计,而是一套主要面向电气行业内部的技术标准,因此它的数字系统并不完全是递进的,而是区分了不同的场景——尤其是最关键的防水。

从基于 IEC 60529 的国标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现行的防水等级分为了从 0 到 9 整整十个级别,其中 IPX1/2 为防滴水、IPX3/4/5/6 为防喷水、IPX7/8 为防浸水,IPX9(部分标准中称为 9K)则是防高温高压喷水。

换句话说:一台 IP67、IP68 的手机,它防水能力的评判标准是静止状态下浸没若干时间不会进水,而不是防止有一定流速的喷水,两者对于防水结构设计的要求是截然不同的。

放在生活场景中,就是你的 iPhone 不小心滑进洗脸盆里泡一会可能没事,但你要是开水龙头直接冲洗,那就保不齐会有什么地方渗水了:

表面看着没事,实际已经走了有一会了

这就是我们经常会撞进的第一个误区:IPX6 和 IPX8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防水场景,防水冲和防水泡的需求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台 IP68 的手机不一定能够在 IP66 的环境里活下来。

更何况 IP68 本身还有一个矛盾点:IEC 60529 并没有规定 8 级防水的具体测试条件,而是由设备制造商(手机厂商)和消费者商议确定的,唯一要求就是比 7 级防水(30 分钟 1 米深)的条件「更严酷」即可——

iPhone 16 Pro(上)的测试标准为 6 米 30 分钟,小米 15s Pro(下)则是 1.5 米 30 分钟,两者都达到了 IP68

换句话说,厂商标定的两台 IP68 手机,其测试的标准的水压足足相差四倍。如果用 iPhone 宣称的 6 米 30 分钟测试小米 15s Pro,虽然不一定会当场进水,可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售后就可以顺滑的给你拒保了——

实验室标准防不了生活进水

一旦涉及到拒保,手机厂商标称防尘防水等级的另一个棘手之处就体现出来了:为什么厂商总是宣传防水,但真进水了又不给保修呢?

这背后的争议是一个关乎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国标测试、实验室标准等等的庞大话题。但是简单来说,手机厂商宣传防水但进水不保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两件事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东西

简单来讲:从法律的角度看,所有手机厂商宣传的点其实都是「我的手机符合 IPXX 标准」,而不是「我的手机防水」,因此任何与 IP 等级评定的实验室条件不相符的环境,其实都不在消费者与厂商的合约范围内

然而我们生活中需要手机防水的场景,远远比 IP 标准所面临的要复杂得多。就拿两种常见场景举例:戴着智能手表在游泳池或者海边游泳,以及洗澡的时候把手机放在旁边听歌,没有任何一种 IP 标准能够同时涵盖这两种情况。

对于游泳来说,目前电子设备为了符合 IP68 的静态防水标准,采用的防水设计大多是防水胶圈 + 半透膜 + 边框胶的组合,对付纯水浸泡的环境的确是绰绰有余。

但是泳池水中的氯会加速这些防水结构的老化,而海水中的金属离子和盐分和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日常电子产品根本没有有效的防护手段——但广义上来说,它们又的确都属于我们对于「防水」的期待。

极端派都认为有些太极端了

而洗澡的场景里,即使最新的 IPX9 加入了高温高压喷水的测试,能够防止一部分水蒸气,但 IP 测试是不测长期结果的——你的手机可能在洗澡的那天没什么事,但长时间的潮湿加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仍然可能伤到主板。

更何况上述的所有场景,都是在你的手机没有磕碰、边框完好、结构密合的前提下,以及最重要的——没有老化。

无论是密封胶、半透膜还是主板的防水涂层,在手机这种高频冷热变换、摇晃撞击俱全的使用场景里,能够提供有效防护的时间是有限的——

一年半载之后,机身密封胶条老化,无论后盖鼓包还是屏幕开胶,手机功能不一定受损,但防水肯定是没有了。

当然,这种时候比起防水,还是先担心一下电池比较好

总而言之,手机厂商宣传的 IP 标准是严格的实验室结果,只代表了这台手机交到你手上的那个瞬间是可以防住厂商宣称环境中的水的。

但是面对生活中千奇百怪的防水场景,最后还得是那句话:出嚟威,最紧要戴防水袋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手机防水 IP 等级 IP68 消费者权益 科技科普 water resistance IP rating consumer rights tech explain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