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09月03日
手机疑似“听到”对话后反诈预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一位用户分享了令人费解的经历:在家与爱人讨论孩子幼儿园的学费和报名费等细节,手机随即接到本地反诈中心的预警电话,提示可能遭遇诈骗。用户对手机在短时间内获知并触发官方预警感到震惊,排除了浏览可疑网站或链接的可能性,怀疑是家庭对话被“捕捉”。该用户使用的是小米14手机,并对APP权限和隐私保护机制提出了疑问,希望了解是系统行为还是特定APP所致,以及如何有效保护个人隐私。

📱 用户在与家人讨论具体教育费用(学费、报名费)时,手机在短时间内(约10分钟)接到了本地反诈中心的预警电话。这种巧合令用户怀疑对话内容被设备“捕捉”并触发了官方干预。

🔒 用户对手机在未浏览可疑内容或点击链接的情况下,如何被“监听”并联动反诈中心感到困惑和担忧。这引发了对手机系统层级或常用APP权限管理,尤其是麦克风权限的深度质疑。

💡 用户希望了解此类事件是操作系统行为还是特定应用程序的功能,并寻求有效的隐私保护方法,例如关闭麦克风权限是否能阻止此类情况发生,以及如何更好地管理个人信息以防范潜在的隐私泄露和诈骗风险。

大家好,想分享一下前几天( 8 月 31 日)遇到的件事,看看大家有没有类似经历。

大概晚上 7 点左右,我和我爱人在家讨论孩子新幼儿园的收费问题,非常具体地提到了“学费”、“多少钱”、“报名费”等关键词。手机放在沙发上,整个过程都是面对面沟通完成的。

讨论结束大约不到 10 分钟,我的手机就接到了本地反诈中心打来的电话,非常明确地提醒我,我可能正在遭遇诈骗,让我保持警惕。

我当时就愣住了。第一反应是感叹反诈中心的工作效率真高,但下一秒就觉得后背发凉:他们是怎么知道的?

我确信我没有浏览过任何可疑网站,也没点击过可疑链接。唯一的解释就是,我们刚才的对话被“捕捉”到了。

我用的是一台 小米 14 ,系统版本也是最新的。我知道现在 APP 们会要求麦克风权限,但这种直接触发官方反诈干预的速度,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

我想问问大家:有人遇到过一模一样的情况吗?这到底是手机系统层级的行为,还是某个常用 APP 的“功劳”?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关闭麦克风权限真的有用吗?我没有说一定是“监听”,但这其中的巧合实在让人无法理解。欢迎理性讨论。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手机隐私 反诈中心 麦克风权限 智能手机 信息安全 Privacy Anti-fraud Center Microphone Permissions Smartphone Information Securit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