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9月02日
上海楼市新政:外环外限购松绑,市场走向何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上海近期出台楼市新政,放开外环外限购并释放公积金利好,对新房市场构成明显提振,但对外环外二手房市场,特别是老旧房源,影响复杂。链家隐藏二手历史成交价,引发市场对价格透明度的担忧,但实际影响有限,房东与买家之间的价格博弈加剧。新政对滞销新盘效果不显著,但对热销刚需盘有情绪助推作用。政策主要利好单身购房者,但其选择更倾向于内环优质资产。整体而言,新政对缓解外环外高库存作用有限,二手市场竞争将加剧。

🔑 **上海楼市新政调整**:上海已于8月25日开始实施楼市新政,主要内容包括放开外环外区域的购房限购,以及允许使用公积金提取作为新房首付并提升贷款额度。此举旨在刺激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对在新房市场中寻求购房机会的潜在买家提供支持。

📉 **二手房市场面临挑战与链家信息策略**:链家在此政策出台前隐藏了外网二手房的历史成交价格,引发市场关于价格透明度的讨论。尽管如此,调研显示此举对二手房价格波动影响甚微,因为客户仍可通过多方渠道获取成交价信息。然而,隐藏价格可能加剧房东与买家之间的心理博弈,使得议价空间增大,成交周期拉长。

🏡 **新房市场表现分化与政策效果**:新政对滞销的新房项目效果不明显,未能带来显著的新增客户。但对于原本就热销的刚需项目,如保利虹桥和颂,政策在情绪层面起到了助推作用,提升了客户的认购意愿。然而,总体来看,政策对缓解外环外新房高库存的整体效果仍不乐观,可能仅对原有需求客户的转化速度有短期提升。

👤 **政策对不同购房群体的实际影响**:此次新政最大的受益群体是沪籍及非沪籍单身人士,他们现在被视为家庭单位,可以购买外环内新房,沪籍单身人士更可购买两套。但调研显示,部分单身购房者更倾向于购买内环内优质资产,而非外环外房产。这表明新政在促进改善型需求方面,对于以刚需为主的外环外市场,可能并非“对症下药”。

终于,上海紧跟北京步伐,开启了楼市近一年的最大政策宽松。

8月25日开始,上海放开外环外限购,并释放公积金利好,买新房可以提取作为首付,提升一定贷款额度等。

而在825新政出台的十天前,上海二手市场还有一个变化,上海链家悄悄的隐藏了其外网二手历史成交价格,意味着,客户在上海买卖二手将无法从这里获得成交价参考,无法知道其最低价格。

大家普遍认为,825新政主要利好新房,对外环外的二手市场是一次不小的打击,而链家在此时隐藏了成交价或许也是为此提前埋下的伏笔。

因此,从此无法查看的二手成交价+825新政,让本就有点乱的上海外环外楼市,此时又更加扑朔迷离了。

此时的上海外环外楼市,正在发生着什么,政策真实的影响着哪类人群的决策?

我选择外环外这三种完全不同的房源,作为市调样本实地市调,看看政策这把火,是否烧的足够火,还是温水煮青蛙...

01

现在上海外环外房子大致有这三类:那些房龄较老的动迁房和老破小为主流、次新房、一手商品房。其中最难卖的要数郊区的那些老房子了,它们要不是动迁房,要不就是老破小、老公房,面积小,社区已经折旧,和周边次新及一手,明显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产品了。

先来看看它们分别的体量,截至8月上海外环外二手总挂牌量为约6.5万套,其中次新房有1.5万套,房龄较老的动迁房老破小约为3.6万套,与此同时,新房库存量为4.8万套。

数据来源:兔博士app、网上房地产

可以看到上海外环外二手市场,以动迁的老房子和老公房为主流,占比一半。

于是我先走访一家徐泾北城动迁房基地附近的中介门店,这边的房源其实从很早之前就一直关注了。 大概在去年的时候,类似徐泾北城这种郊区老房的成交价格大概70平两房总价在180万,80平小三房总价为260万左右。而在链家上,新挂牌房源出现部分房东开始“挂高”的情况。

比如,两房挂到220万,三房挂到320万,这样的情况还不少,与真实成交价格相比,议价空间能够达到甚至超过20%。

早在两年前这类郊区老破小成交价格就已经触底,去年就存在房价跌去30-40%的情况,所以从市调的情况来看,链家隐藏真实成交价格,并不会因为信息不透明带来二手的价格波动,因为如今二手成交价客户仍可以从多方拿到。

不管是周边小中介,网上各种数据平台,都能真实展现最近的二手成交价格,让客户明确成交底价,也让房东挂牌有参考锚点。 我还看到,在看房过程中,链家甚至还会直接打印出最近的成交价格,方便客户参考。

因此,隐藏成交价其实对上海二手价格的波动影响甚微,参考早就隐藏了二手成交价格的同类城市,深圳和北京,也同样如此。隐藏成交价,反而会让客户对挂牌价格存疑,他们会在挂牌价格的基础上,砍下更狠的一刀,在如今这样一个市场,房东和买家之间的心理博弈,更考验着双方谈判能力。

02

外环外次新房的直接竞争对手,是周边总价段趋近的一手房。

以青浦徐泾为例,这可能是上海外环外次新房价最为动荡的地方,没有之一。链家中介每每想要强调如今徐泾二手的性价比,总会以2021年曾突破过9万单价的天空之城为例。

而这次新政,上海放开了外环外的限购,负责徐泾多年的链家中介说,没多大感觉,暂时没有因为新政新增的带看或者成交。 他给我介绍了几套万科天空之城三期、招商虹桥公馆二期的两房户型。看下来,有些两房户型现在的成交价格,已经比当初业主新房的买进价格还要低10%左右了。

我大概也能想到,这估计是为什么链家会在这个时候,选择隐藏成交价,毕竟一套五年前,500万买进的新房,现在如果成交价为450万,真实的价格释放,不仅影响的是整个小区未来同户型的定价,甚至还会影响到周边二手,甚至新房的市场环境。

因为这样的跌幅在徐泾次新房,并不是一两套,这确实也是市场一种非理性的状态,所以链家隐藏二手价,也无可厚非。

但是,在真实的看房过程中,客户依然有办法拿到最近的成交价格,即便链家没有,多问问其他中介,也能打听到。所以,目前次新二手房东的心理仍在硬抗,但客户会大砍一刀,因此形成成交周期相对较长的拉扯。

有一套挂牌530万的房源,链家中介说,一直没卖掉的原因是,客户出价都在430-450万之间,远远达不到房东的心理价位。

还有,目前房东和客户的心理战变得越发白热化的原因,一方面,类似徐泾这样前几年非常火的板块,明年将会被当初的新房热度反噬,徐泾未来将会有大几千套的次新有可能会排队入场。

而他们的竞争对手,除了已经降价也卖不掉的次新,还有周边总价段趋近的新房,而且次新房几乎抵抗不了来自区域新房的竞争。

一方面外环外郊区次新房的价格持续下滑之后,目前和区域新房相比,产品上存在着较大差距,比如85平只做两房,和周边90平三房的新房总价相似,面临着直接竞争。

同样是450-500万的价格,你是会选择两站之外的小三房,还是现在的二手两房呢,客户一定会对比周边新房,去取舍地段、户型、精装、房龄,最后做出选择。目前链家二手中介将客户导入周边新房已经是基本操作了,他们一般会在带看了几套二手之后,和客户介绍周边新房,顺便带去新房案场逛一圈。

因此,对于外环外次新房来说,如今面临着内外部的三大困境:

1、产品户型跟不上时代,大两房对刚需来说,很鸡肋,因此次新两房是降价最严重的,往往跌破入手价的也是两房。

2、周边总价段趋近的新房,明显占有优势,且新房还有优惠,有政策加持,有产品利好,以及保值空间。

3、最后,是那些未来两年解除限售的外环外板块,涌进更多次新房,竞品变多,造成次新房的内忧外患。

因此,这次市调下来,感受到的是外环外次新二手将来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竞争,接下来两年,可能会是不少次新房东加速离开外环外的时候。

03

话说回来,大家都说825新政最大的利好是保新房。

到底郊区新房现在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链家新房的咨询量肯定是大幅上涨的,这是新政后一天中介刷频朋友圈的数据。

但是真实的热度成色几分,还需要到现场实地感受一下,这次我走访了青浦徐泾和重固的两个新项目,整体外环外新房咨询量是上升的,回到案场,你会发现两个极端。

对于那些滞销的老盘来说,这次的新政并没有为它们带来新增量 ,“该买的客户早就买了,不买的现在也不会出手” ,这是咨询了几个中介之后,他们给我的统一反馈。

查看了下几个平台数据,上海外环外新房的库存压力还是巨大,占比全市近八成,去化周期超过20个月,因此存在着大量的卖了一年多还有房源在售的新盘。

这次我去到赵巷和华新的两个新盘,即便新政来了,利好新房,但是案场上客户却也寥寥无几。而且不管是98折、送车位、甚至返现等真实优惠,并没有回收。这也完全说明了,这次新政对于外环外滞销新盘,并没有立马起到拓宽客户来源,找到客户增量的作用。

但是,政策对于新房难道一点刺激都没有吗 ?并不是,我们来看另一个极端。

当天,我还市调了可能是近一年青浦最为火热的新盘,保利虹桥和颂。

保利这个刚需项目,长板和短板都非常明显。短板为地段和周边配套的不成熟,长板是保利打造了一个趋近完美的小户型以及3字头的极高性价比价格。在新政之前, 保利这个项目两次开盘,虽没有触发积分,但流速一直是同板块最高,且上海外环外300-400万总价段保持近一年的最高销量。

这可能是受到新政利好最典型的项目之一了:外环外,主力户型都在刚需总价段300-400万内,因此客户对于类似公积金提取作为首付,贷款比例提升会有促进认筹的作用。

当天项目现场也确实人气不低,这批次开盘150+房源,8月28日踩盘当天的认购客户数为111人,周五又问了一下,如今认购客户是126人,基本都是大筹为主。 可见,其实认购客户的增量并没有大幅提升,是非常合理的数字。

因此,你说新政为当下新盘去化带来了什么,是否为市场的一剂猛药?

我从新政后这三天的数据表现和现场市调,以及多方中介采访后得到的信号是,我们未看到825新政为郊区新盘,能够带来多么庞大的客户增量。 但短期内,会对本来就存在需求的存量客户中,提升整体转换速度。

就如我踩盘当天,保利虹桥和颂认购现场砸金蛋的客户,是有的,还不少,但这群人本身就是该项目原有的意向客户。

其实新政后出了几个日光盘,境况估计也是如此。 其日光的根本原因主要和新政无关,如金茂棠前、保利海上印,都是今年的热销盘。 换句话说,这些盘即便是没有新政,也能卖得好。

外环外部分新房这两天认够的客户肯定是变多了,因为原本犹豫的客户,可能会因为新政的情绪助推,更坚定的认购。 但回到上海外环外的新房市场本身,新政策放开多套房购买资格,促进改善、换房的需求,在一个刚需为主的市场,起不到“对症下药”的作用。

因此,上海外环外的依旧很高的新房库存,能靠这次新政去化多少依旧不乐观,甚至杯水车薪 。

825新政有没有带来郊区新房的热度? 有,更准确的情况是只给原本就是热盘的项目,带来了客户认筹和成交情绪助推,但并未给滞销库存的老盘,带来大量新增。

这是我市调下来的真实感受。

04

不过或许有人会说,新政到现在还不到一周时间,“让子弹再飞一会” 。

但是回过头我们来看825新政有可能会刺激哪类客户的买房需求,是之前无法满足的。

这次825最大利好的客户群体,是非沪籍和沪籍单身的放开。825政策单身视为家庭,因此非沪籍单身,可以买外环内的新房了,且沪籍单身从原先的只能买一套,到如今外环内可买两套,将会为这群单身精英们带来购买上海内环优质资产的名额。

你别说,单身购房者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未婚单身购买力不可小觑。

但在外环外不限套数,和外环内可以买两套之间,单身客群会如何选择,大家觉得呢。

我咨询了老朋友小苏,她和我说新政后来找她咨询的两个单身客户,都选择了第二套房买内环内老破小,考虑未来接父母过来住。

所以,换个角度看,这次新政从环线来看,确实短期内会利好外环外部分新盘的成交,会带动部分单身客户买入核心资产。

但对于如今上海外环外的二手,也将开启全新一轮的竞争压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作者:真叫卢俊团队,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上海楼市 房地产政策 限购放松 公积金 新房 二手房 链家 成交价 市场分析 购房资格 Shanghai Real Estate Property Policy Purchase Restrictions Eased Provident Fund New Homes Resale Market Lianjia Transaction Price Market Analysis Home Buying Eligibilit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