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 科技频道 09月02日
“小电驴”新国标落地,速度限制与安全升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自9月1日起,“小电驴”新国标正式实施,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速度限制——车速超25公里/小时电机将自动断电。此次新规旨在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包括防篡改设计、制动距离缩短等,并对车辆材质、使用年限等做出规定。对于消费者而言,已购旧国标车辆不受强制淘汰,但生产和销售环节将逐步过渡到新标准。新国标的实施在保障安全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成本上升和对特定职业(如外卖员)使用需求的影响,利弊并存。

⚡️ **速度限制与断电机制:** 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车速超过25公里/小时时,电机将自动停止提供动力。这一规定继承并强化了2018版标准中关于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的要求,并创新性地引入了“超速断电”机制,旨在从源头上杜绝超速行驶带来的安全隐患。

🛡️ **防篡改与安全性提升:** 新国标对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等关键部件的防篡改要求进行了完善,并提供了6类防篡改检查方法示例。此外,制动距离也得到显著缩短,雨天行驶时双闸刹车距离从9米缩短至5米,单后闸从19米缩短至10米,大大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 **生产与销售过渡期:** 新国标的生产环节实施日期为2025年9月1日,销售环节为2025年12月1日。在此之前生产的旧国标车辆仍可销售至2025年11月30日。消费者已购买的旧国标车辆不受新标准约束,可根据意愿正常使用或更换,体现了一定的灵活性。

📈 **潜在成本与行业影响:** 新国标中关于塑料件质量占比、阻燃标准、北斗模块安装(针对营运车辆)等要求,预计将增加电动自行车制造商的生产成本。这可能导致新车价格上涨,并对依赖速度优势的特定行业(如外卖配送)的运营模式带来挑战,需要行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如果“小电驴”车速超 25 公里/小时,电机就不再提供动力,你还会买吗?老狐没开玩笑,这真是小电驴”新国标的规定,而且 9 月 1 号就开始实施了。

听到这个消息,估计不少人心态都“崩了”。要知道,咱们可是有超 3.5 亿电动自行车用户的小电驴大国,如今新国标各项限制都严格了,普通老百姓怎么办?之前的旧车又怎么办呢?

再说的现实一点,这么一来,打工牛马还怎么赶在最后一秒“打卡”?快递、外卖一族还怎么争分夺秒防超时?

现实问题一定存在,但是说起“小电驴”新国标,大家倒也不必过度焦虑。毕竟,新标准出台的目的,终究还是冲着安全出行来的。今天,老狐就和大家聊聊这事。

新国标都说了什么?

该不该对“小电驴”新国标焦虑,首先得看到底规定了什么。老狐看了一下,官方的内容稍显复杂,老狐给大家长话短说。说白了,新国标涉及的变化差不多就是 9 项。

其一,时速超 25km/h 自动断电这个规定其实没变,早在 2018 版标准中就有“最高设计车速不得超过 25km/h ”的规定。

不同的是,这次创新性引入了“超速断电”机制——当车速超过 25km/h 时,电动机将自动停止动力输出。

其二,非法篡改与改装现在是不可能了。这次的新国标完善了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要求,增加了 6 类防篡改检查方法示例。

其三,之前强制安装脚踏的规定成了历史。新国标仅要求采用电助力模式的车辆具有脚踏骑行功能,对电驱动车辆不作强制要求。

其四,放宽了铅酸蓄电池整车限重要求。新国标将铅酸蓄电池的整车质量上限提升至 63kg ,其他类型车辆上限仍为 55kg 。

其五,出于安全考虑,新国标规定使用的塑料总质量不应超过整车质量的 5.5% 。

其六,新国标规定,用于城市物流、商业租赁等经营性用途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安装北斗模块,其他普通家用可自主选择是否保留。

其七,新国标规定生产企业需明确电动自行车的建议使用年限,并在铭牌、产品合格证上进行标注。

其八,雨天行驶最大校正的制动距离从 9m(双闸)、19m(单后闸)缩短至5m(双闸)、10m(单后闸),缩短了将近一半,等于是缩短了刹车制动距离。

其九,鼓励安装后视镜和转向灯,且后视镜、后视镜连接杆不计入整车高度、宽度。

老狐觉得,新国标的这 9 大规定,主要还是从安全角度出发对车辆做了限制。换句话来说,以前那种随便改电池、解限速,在小电驴上玩速度与激情的做法,现在根本不可能了。

旧国标车辆怎么办?

虽然从安全角度来说,这也算是一件好事,但问题是,现在市面上的旧国标车辆该怎么办呢?关于这个问题,老狐也具体了解了一下。

《技术规范》设定了两个实施时间,其中生产环节实施时间是 2025 年 9 月 1 日,销售环节实施时间是 2025 年 12 月 1 日。

也就是说,9 月 1 日后,对于生产企业,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都必须符合新标准要求。但是 2025 年 9 月 1 日之前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可以继续销售至 2025 年 11 月 30 日,2025 年 12 月 1 日起,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标准。

12 月 1 日前可继续销售按照旧标准生产的车辆,这等于是给经销商留了点缓冲时间,让卖家该促销就赶紧促销,能卖多少是多少了。

而针对消费者这边,新国标还是比较宽容的。虽然建议大家都去购买新国标的车辆,但是普通消费者已经购买的电动自行车,并不受新标准的约束,不会被强制淘汰,可以根据消费者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正常更换。

老狐觉得,这一条还是比较人性化的。至少今年 11 月 30 日之前,大家还是可以自由买卖旧国标的小电驴。

这到底是不是好事?

当然,人性化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一旦新国标全面实施,另一个问题就出现了,这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老狐觉得,这事得从两面看。一方面,如果咱们去谈安全,这肯定是好事。世界卫生组织网站 2023 年 12 月公布的一项统计显示,速度与发生事故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平均速度每增加 1% ,致命事故的风险会增加 4% ,严重事故的风险则增加 3% 。

虽然对于小电驴的速度,之前就有 25km/h 的规定。但是,很多小电驴卖家都可以轻松将限速提高至 40-50km/h ,甚至经过“魔改”可以提升至 100km/h 。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2019 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伤亡人员中,每小时有 1 名电动自行车骑行者死于道路交通事故,5 名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因道路交通事故受伤。

可见,速度和安全存在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这一次在技术上进行限速,让两轮电动车厂商从整车设计的源头,重新设计电机、控制电路和电池的输出功率,对安全出行一定是有帮助的。

另一方面,现在骑小电驴的很多是外卖员和快递员,这些工作对速度是有要求的。这么一来,限速和工作要求之间就存在矛盾了。当速度被严格卡死在“ 25km/h ”片面强调安全而忽略需求的问题就会显现,到时候特殊岗位的人员需求又该如何解决,是整个行业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老狐觉得,一旦新国标实施,接下来的小电驴很有可能会迎来一波涨价潮。毕竟,新国标中“塑料件重量不超过整车重量 5%” 、“阻燃标准提升”、“北斗定位系统”“配备防篡改芯片、胎压监测和应急断电装置”等规定,都会导致两轮电动车厂商的生产成本提升,这些成本最后会加到谁的身上,可想而知。

结语

“小电驴”新国标实施,初始目的都是好的,起码可以从源头上把握一下安全问题。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大家对小电驴的需求各不相同,统一规定也容易产生“一刀切”的情况。

老狐觉得,“小电驴”新国标来了,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利弊参半,而不管利大还是弊大,骑着小电驴“蒙眼狂奔”的时代都已经过去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技狐”,作者:老狐,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电动自行车 新国标 安全出行 速度限制 交通安全 e-bike new national standard road safety speed limit traffic safet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