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儿 09月02日
新国标与广州新规:规范电动自行车安全与管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电动自行车新国标(GB 17761—2024)今日起实施,主要影响包括限制最高时速至25km/h,禁止非法改装,提升制动和阻燃性能,并允许铅酸电池车型增重以提高续航。同时,广州也出台新规,为外卖、快递等行业车辆发放专用号牌,并要求现有车辆在规定期限内换牌。文章指出,广州面临“电鸡围城”的独特挑战,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大且非机动车道稀缺导致交通混乱,交通事故频发。然而,电鸡在广州的公共交通和“最后一公里”出行中扮演重要角色,无法简单禁止。广州已采取“疏”的策略,通过登记管理、路段限行、加强执法等措施进行治理,新国标的实施则从源头提供了更有效的管理手段,旨在平衡个人出行便利与城市交通安全秩序。

💡 **新国标重塑电动自行车行业标准**:新国标(GB 17761—2024)今日起实施,对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设计时速严格限制在25km/h,并增加了防篡改设计,旨在从源头杜绝非法改装,提升车辆的整体安全性,包括制动性能和关键部件的阻燃性。此外,允许铅酸电池车型在质量上限上有所提升,有望改善续航能力。

🛵 **广州为特定行业车辆发放专用号牌**:为规范管理,广州市同期实施了新的电动自行车登记和管理办法,为外卖、快递、环卫等民生服务行业的电动自行车发放了带有“广州 W/X/Y/Z”字样的专用号牌,要求相关车辆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换牌,以区分和管理不同用途的电动自行车。

🏙️ **广州“电鸡围城”困境与治理挑战**:广州因非机动车道稀缺等原因,电动自行车乱象突出,常在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穿行,造成交通混乱和事故频发,给城市安全带来严峻考验。尽管如此,电动自行车作为重要的出行工具,承担着大量公共交通和“最后一公里”的接驳需求,其使用量甚至超过了地铁。因此,治理策略侧重于“疏导”而非“禁止”。

⚖️ **多管齐下,从源头到终端的治理**:广州已采取包括登记管理、路段限行、加强执法(如“叉鸡行动”)等多种措施治理电动自行车乱象。新国标的实施,通过对生产环节的规范,为治理提供了从源头突破的有效途径,相较于以往仅针对骑行者的管理,更加全面和高效,旨在实现城市交通的安全与秩序。

🤝 **平衡出行便利与城市安全**:电动自行车作为重要的民生工具,承载着大量工作和出行需求。新国标和广州的新规旨在通过更严格的生产标准和精细化的管理措施,在保障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和使用便利性的同时,有效减少其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最终实现所有交通参与者都能安全、有序地在城市中通行。

被业内称为最严新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今天起正式开始实施了。

相比之前的规定,新国标对 2025 年 9 月 1 日以后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新规释放的信号相当明显,以前管理电动车主要是管路上骑车的人,进行罚款、扣车,这次的新规则直指源头,生产厂家和销售商也需要承担责任,不能把所有的安全风险都甩给末端的用户。

而在新国标实施的同一天,广州市也出台了新的《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登记办法》和《广州市专用号牌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并同样于今日正式实施。

其中最主要的内容是广州将从今日起为外卖、快递、环卫清洁等民生服务行业的电动自行车颁发新的黄底黑字牌照,具体划分如下:

新规要求之前悬挂原网约配送车辆号牌的电动自行车需要在 2026 年 3 月 1 日前处理完毕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并申领新的黄底黑字牌照。

广州的独特困境

这并不是广州第一次出台对电动自行车的管制措施,作为世界闻名的电鸡之城,如果你说自己从没被电鸡滴过,那么你一定不是广州人。

董车会编辑部的同事们曾讨论过在广州开车出行的四大至暗时刻,分别是:

简直是半夜梦到都要被惊醒的程度。

在广州电动车才是拥有最高路权的那个,既能上机动车道也能上人行道,并且想滴谁就滴谁。

除此之外,电鸡肆意违停堵住路口和人行通道、闯红灯逆行加塞、暴力改装后超速行驶等问题也屡见不鲜,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事故的不断发生,广州主要医疗机构数据显示,电动自行车带来的交通意外伤,普遍占到了各大医院创伤骨科患者数的 60%-80%。急诊接诊的严重车祸伤中约 65% 是电鸡相关车祸引起, 75% 的交通意外死亡事件也源于电鸡相关车祸。

电鸡大量聚集的城中村更是事故高发区,2024 年 5 月,白云区三元里抗英大街电动车自燃引起火灾导致多家商铺受损,三元里村也成为首个明令限制电动车出入的城中村。

然而从数据来看,广州既不是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最多的城市,也不是交通最拥挤的城市,但为何成为了「电鸡围城」最突出的城市呢?

根据公开数据,截止 2024 年底,广州全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超过 560 万辆,远低于上海市的 1150 万辆、苏州的950万辆和杭州的 700 万辆。

除了广州有大量未上牌的电鸡之外,导致电鸡和机动车、行人矛盾突出的另一个原因是,广州的非机动车道非常稀缺。

四大一线城市里,北京和上海的主次干道非机动车道设置率都在 90% 以上,对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出行比较友好,而广州仅有 32%,深圳更低仅为 28%,无路可走的电鸡自然只能溢出到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

电鸡并非城市的敌人

那么造成了这么多不便和危害的电鸡能像多年前禁摩一样一禁了之嘛?

答案是不能。

根据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 4 月份发布的《 2024 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披露,2024 年底,广州市电动自行车日均骑行量 903 万人次,这一数据甚至高于了广州地铁日均 888 万人次的客运量。如果一禁了之,广州的公共交通根本无法承担起如此大的人流量。

而且广州有 2/3 的人居住周边 800 米没有地铁站点覆盖,最后一公里的出行很多都靠电动自行车解决,同时广州作为超大城市,注册外卖骑手约 20 万人、每日活跃骑手 12 万人,对电动车的依赖度极高。

治理「电鸡围城」的困境,只能靠疏而非靠堵。

从 2021 年起,广州市陆续出台了多份有关电动自行车治理的方案。

2021 年 7 月,广州出台了两份征求意见稿,其一是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其二是限制电动车通行范围.

但意见稿一经发布却引起了群情激愤,根据当时的意见稿,几乎整个广州中心区域对电动自行车全天禁行。后来经过修改,在 23 年开始实施的正式方案中,措施从区域限行改为路段限行,从全天候限行调整为部分路段分时限行。

2024 年 12 月,广州又出台了《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其内容主要包括:电动车要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速不能超15公里;三次以上违规可以扣留车辆;外卖小哥一周严重交通违法三次,要被派单管控;适时对电动车实行总量控制,不发展共享电动车;加大非法改装、交通违章处罚力度。

而自今年 5 月份开始,广州更是持续不断的进行着「叉鸡行动」,仅在行动开始一个月后,全市就现场查处电动自行车各类违法 13.3 万宗,在重点地铁口查扣、拖移电鸡 2.36 万辆。

对乱停乱放、非法载客、假牌、套牌、功率超标的电鸡则是统统扣车加罚款,并且在重点路段新增了摄像头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

▲严管之后停车乱象有所好转

事实上在严管之后,情况确实有所好转。

这次新国标的实施,则为电鸡治理从生产源头打开了突破口。

要知道,以往的电鸡违法行为多少都有点法不责众的味道,外卖骑手圈子里,如果能有效的改装车辆甚至成为了一门「学问」。

一位小红书网友也分享到

我以为大家都会被限速,结果其他人都该改装到了 30km 左右,超车的时候还要在旁边笑我,这样下去我也要去改装了。

与其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抓终端用户,从更好监管的厂商端入手显然是更有效的方法。

电鸡泛滥和治理,自它出现那刻起就是一个动态博弈的过程。它是人们谋生的工具,是无数家庭的最后一公里,但如果若任其失序,也免不了会反噬整座城市的安全与秩序。

治理电鸡,不是为了剥夺谁的路权,而是为了让每一个交通的参与者,无论开车、骑车还是步行,都能安心地在这座城市里穿行。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电动自行车 新国标 GB 17761—2024 广州 交通管理 安全规范 Electric Bicycle New National Standard Guangzhou Traffic Management Safety Regulation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