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9月02日
中科院金属所研发新型3D打印技术,钛合金抗疲劳性能创世界纪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近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3D打印后处理技术,能够制备出具备“全能”抗疲劳性能的钛合金材料,并因此刷新了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的世界纪录。这项由张哲峰与张振军研究员团队主导的研究,解决了3D打印金属零件在反复受力下易产生裂纹的难题。该技术通过一种名为“净增材制造”(NAMP)的新工艺,精确控制材料内部结构,消除了引发疲劳破坏的微孔和粗大组织。新材料在各种应力比条件下均表现出卓越的抗疲劳性能,其“比疲劳强度”更是打破了世界纪录,为3D打印技术在高精尖领域的应用打开了新局面。

🔬 **突破性3D打印技术:**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功研发出一种名为“净增材制造”(NAMP)的新型3D打印后处理技术,该技术能够精确控制材料内部结构,有效消除导致疲劳破坏的微孔和粗大组织。

🏆 **“全能”抗疲劳钛合金:** 利用NAMP工艺制备的钛合金材料,在各种应力比条件下均展现出卓越的抗疲劳性能,打破了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的世界纪录,尤其在“比疲劳强度”方面表现突出。

🚀 **解决关键应用障碍:** 该技术解决了3D打印金属零件在反复受力后易产生裂纹和断裂的固有缺陷,为3D打印技术在飞机、航天器等高端装备关键承压场景下的应用扫清了障碍。

💡 **全面优化疲劳性能:** 研究团队通过系统分析识别出多种易导致疲劳裂纹的薄弱结构,并利用NAMP工艺优化了这些环节,使得材料在全应力比条件下均能保持高疲劳强度,实现前所未有的综合性能。

快科技9月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近期成功研发一种新型3D打印后处理技术,制备出具备“全能”抗疲劳性能的钛合金材料,刷新了金属材料抗疲劳性能的世界纪录。

这项突破性研究由该所张哲峰与张振军研究员团队完成,相关成果论文已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该技术为3D打印在高精尖领域的应用清除了一个关键障碍——即打印件疲劳性能较差的问题。

3D打印技术因其可轻松制造复杂、轻量化金属构件的能力,在新一代飞机、航天器等高端装备中极具应用潜力。然而,传统3D打印金属零件存在明显短板:在反复受力后容易产生裂纹甚至断裂,严重限制了其关键承压场景下的使用。

研究中所指的“全能”抗疲劳,是指材料在各种应力比条件下均表现出卓越的抗疲劳性能,即能够抵抗循环载荷而不发生破坏。

2024年初,该团队发明了一种称为“净增材制造”(Net-AM preparation,NAMP)的新工艺,可精确控制材料内部结构及缺陷。利用该工艺制备的常用钛合金Ti-6Al-4V,成功同时消除了微孔和粗大组织——这两者正是引发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新材料在“拉-拉”循环应力条件下,其“比疲劳强度”(强度与密度之比,是评价轻质材料疲劳性能的关键指标)打破了世界纪录,首次证明3D打印材料亦可具备顶尖抗疲劳能力。

现实中,诸如飞机发动机叶片、起落架等部件受力复杂,不仅存在“拉-拉”状态,还包括“拉-压”等多变应力比条件,而传统钛合金微观组织往往只在特定应力比下表现良好。研究团队通过系统分析,识别出钛合金中多种易导致疲劳裂纹的薄弱结构及其激活条件,并利用NAMP工艺制备出几乎无孔洞的3D打印组织,同步优化了所有这些薄弱环节,使材料能够在全应力比条件下均保持高疲劳强度。

实验数据显示,这种“全能”抗疲劳钛合金在不同应力比的疲劳测试中,“比疲劳强度”全面超越已知所有金属材料,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综合性能。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3D打印 钛合金 抗疲劳 金属材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NAMP 世界纪录 3D Printing Titanium Alloy Fatigue Resistance Metal Materials IMR CAS World Rec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