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9月01日
短剧生意:规模增长与盈利挑战并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上半年,掌阅科技、中文在线、昆仑万维等头部公司在短剧业务上均取得显著的规模增长,营收大幅提升。然而,规模扩张的同时,这些公司也普遍面临亏损扩大或费用飙升的问题。掌阅科技短剧业务收入占比过半,但推广获客成本增加导致亏损扩大;中文在线持续投入AI技术与短剧出海,虽营收增长但亏损加剧,其海外平台FlareFlow增长迅速,但参股的ReelShort表现不佳;昆仑万维海外短剧业务增长强劲,平台流水可观,但AI研发投入推高了整体成本。这反映出短剧行业普遍存在的“先做大再盈利”的早期发展逻辑,以及内容公司依赖外部渠道导致推广成本高企的结构性压力。未来,海外市场拓展和AI技术应用将是行业差异化竞争的关键,盈利能力才是短剧赛道的终极考验。

📊 **规模增长显著,盈利承压明显**:掌阅科技、中文在线、昆仑万维在2025年上半年均实现了短剧业务的爆发式增长,营收大幅提升,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然而,这种规模扩张伴随着推广获客成本、AI研发投入、海外市场拓展等费用的显著增加,导致公司整体净利润面临亏损扩大或盈利能力不足的挑战,反映出短剧行业“规模优先”的发展初期特征。

🚀 **多元化增长路径与成本结构分析**:三家公司在短剧业务上采取了不同的增长策略。掌阅科技通过加大投流实现规模增长;中文在线聚焦AI技术赋能和短剧出海,其海外平台FlareFlow增长迅猛;昆仑万维则以海外市场为主,依托AI技术构建竞争优势。尽管路径各异,但都面临高昂的营销推广和研发成本,制约了盈利能力的快速提升,凸显了内容公司触达用户的成本压力。

💡 **未来竞争焦点:技术赋能与海外市场**:文章指出,短剧行业的未来发展将更加依赖于技术创新(如AIGC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海外市场的拓展。能够率先通过AI实现降本增效,或在海外市场打开增量空间的公司,将更有可能找到盈利出口。因此,技术投入和国际化战略是区分未来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最终盈利能力才是行业立足的根本。

短剧生意到底能不能赚钱?

2025年上半年,掌阅科技、中文在线与昆仑万维三份半年报给出了一组既令人振奋又耐人寻味的数据:掌阅短剧收入暴增,进一步巩固第一大业务地位,中文在线在AI技术与短剧出海上持续投入,昆仑万维也凭借海外短剧取得亮眼表现。

但与此同时,三家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亏损或费用飙升。这份“规模与成本并存”的成绩单,既提供了对短剧产业现状的真实切面,也折射出整个赛道的趋势与隐忧。

规模增长的多重路径

2025年上半年,三家头部短剧概念股交出的财报成绩单,再一次把行业的关注点拉回到“规模与盈利”的老话题上。

一个直观感受是:短剧正以极快的速度重塑公司业务结构,但路径各不相同。尽管方式各异,它们却共同强调一个逻辑——规模优先。

掌阅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约15.26亿元,同比增长14.58%。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短剧相关业务收入达到8.38亿元,同比大涨149.09%,不仅远超公司整体增速,也再次超过传统数字阅读业务,成为掌阅的第一大业务板块。短剧已然成为公司核心增长引擎。

(掌阅科技2025半年报)

然而在营收放量的同时,公司亏损也在扩大。半年报显示归母净利润亏损1.7亿,同比下降205.09%。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在于推广和获客成本的显著增加,报告显示,掌阅科技销售费用10.9亿,同比增长25.86%。一定程度上,新增的2亿元投流几乎直接导致亏损扩大。换句话说,掌阅正在以更高的投流换取规模。

另一家头部短剧公司中文在线2025年上半年则实现营业收入5.56亿元,同比增长20.4%。公司在财报中强调“科技+文化”的融合战略,重点投入AIGC技术与短剧内容出海。尽管营收稳步增长,但净利润仍为-2.26亿元,亏损同比扩大超过50%。

财报数据显示,中文在线的销售费用由去年同期的1.86亿增加至2.66亿,同比增长42.78%,主要来自“海外业务自投推广费”。这一投入大概率与新推出的海外短剧平台FlareFlow相关。

不过这暴增的投入并非没有回报。据中文在线财报,FlareFlow上线3个月,每月用户充值收入增速在500%以上,累计下载量约千万人次,团队人数已扩充至350多人。目前平台上短剧数量有1700多部。

不过,中文在线间接持股49.24%的ReelShort却并不理想。其母公司枫叶互动上半年营收27.65亿元,同比暴增2.7倍,但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4651万元。这说明,即便是明星出海平台,也无法完全摆脱“高速扩张=亏损放大”的宿命。

(中文在线2025半年报)

主业大模型与多模态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落地的昆仑万维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7.3亿元,同比增长49%,展现出三家公司中最强的增长动能。

营收增长主要来自海外市场,报告期内,昆仑万维海外收入34.41亿,同比增长56.02%,占总营收比重达92.17%,同比增加4%。然而,高速扩张的另一面,是成本与费用的显著上升。半年报显示,由于AI业务研发的持续加码投入,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近一倍,管理费用以及研发费用也有不同程度增长。

主业大模型与多模态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落地的昆仑万维则展现出三家公司中最强的增长动能。上半年实现营收37.33亿元,同比增长49.23%。其中海外收入34.41亿元,同比增长56.02%,占收入比重达92.17%。在业务重心几乎全面转向海外的同时,公司短剧业务也逐渐成型。

财报显示,其短剧平台收入5.83亿元,占营收15.76%,毛利率高达83.09%。旗下海外短剧平台DramaWave增长强劲:年化流水突破2.4亿美元,单月流水突破2000万美元。尽管如此,公司整体净利润仍亏损8.56亿元,主要因AI研发和市场投入持续攀升。

(昆仑万维2025半年报)

不难发现,尽管主业有所差异,但三家公司都在试图通过短剧寻找新的增长引擎。而在不同的路径下,大家都面临一个共同命题——如何把“量”的提升转化为“利”的改善。

规模与盈利的“角力”

三份财报合并来看,短剧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故事,却并未在短期内改善利润,反而加大了亏损压力。

这背后,首先是“先做大,再盈利”的共性选择。

这三家公司几乎都把短剧作为战略重点,并取得了亮眼的规模成绩。然而,规模扩张并未带来明显利润改善,反而对应着亏损扩大。这说明短剧的商业逻辑仍在早期阶段——市场规模要先做大,盈利模式则需要更长的培育。

其次,则是内容公司普遍要面对的结构性压力。

与快手、抖音这样的顶级流量平台相比,掌阅、中文在线和昆仑万维这类内容公司更加依赖外部渠道或付费推广去触达用户。在这另一面,是愈发不可忽视的水涨船高的投流费用,加上前期研发支出以及海外支出,进一步拖累了利润表现。

由此可见,想靠短剧业务立稳脚跟,就必须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最后,是海外与技术带来的潜在分化。

尽管短剧行业普遍在亏损,但未来的出路未必相同。如果说规模爆发是行业的共性,那么海外与技术投入就是差异化的关键。

以这三家头部公司为例,中文在线强调AIGC在生产端的应用,试图通过技术降低成本、提高产能效率,同时大力布局出海短剧;昆仑万维几乎把海外作为全部战略重心,依托AI与算力能力强化竞争壁垒,迅速打开短剧出海市场;掌阅则通过短剧改变自身业务格局,正在寻找新的利润平衡点。

(中文在线、昆仑万维旗下海外短剧平台居美国iOS免费榜高位)

未来,谁能借助海外打开增量市场,谁能率先通过AI降本提效,谁就可能率先找到盈利的出口。

如今我们看到的,是短剧规模爆发的热闹场面。三家公司的半年报显示,它们通过短剧讲出了新的增长故事,但盈利仍在路上。

可以预见的是,短剧的下半场,将考验的不仅是规模扩张的速度,更是成本端的精细化管理、变现链路的创新,以及海外与技术的长期投入。谁能率先把规模转化为稳定利润,谁才能在行业赛道中真正站稳脚跟。

归根到底,盈利才是短剧行业真正的终极考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犀牛娱乐”(ID:piaofangtoushijing),作者:犀牛娱乐编辑部,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短剧 掌阅科技 中文在线 昆仑万维 AI 内容产业 盈利模式 Short Drama iReader Technology China Online Kunlun Wanwei AI Content Industry Profit Mode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