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近期结束了对日本的访问,双方就经贸、投资和人文交流等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协议,其中备受瞩目的印度首条高铁——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高铁项目取得新进展。该项目将引进日本JR东日本研发的“E10系”新干线列车,预计2030年在印度投入运营,并启动相关人员培训。该项目自2017年动工以来多次延期,主要原因被指为对日本资金和技术的依赖。虽然有日本媒体解读为“日本技术胜利”,但也有声音呼吁日本应提供更全面的运营管理和人才培养体系,以巩固长期合作。同时,近期日本新干线频发的故障也引发了对“日本制造最优”的审慎讨论。
🚄 印度首条高铁项目取得新进展,将引进日本JR东日本研发的“E10系”新干线列车,并计划于2030年在印度投入运营。此举旨在提升印度国内交通效率,连接孟买与艾哈迈达巴德两大重要城市,缩短出行时间至约2小时。
⏳ 该高铁项目自2017年动工以来,面临多次延期,原计划2023年通车。媒体分析指出,项目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日本资金和技术的依赖,这反映了印度在引进先进基础设施技术方面面临的挑战。
💡 尽管有日本媒体将此次合作视为“日本技术的胜利”,但也有观点认为,为巩固长期合作,日本应超越单纯的设备输出,转而提供整套运营管理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支持印度的自主发展能力。
⚠️ 近期日本新干线列车故障频发,例如去年9月和今年3月的连接器脱落事故,以及今年6月和8月的设备故障导致大范围列车停运。这些事件引发了对日本铁路系统可靠性的担忧,并促使部分声音呼吁日方在过度自信于“日本制造最优”的同时,应保持审慎和警惕。
快科技9月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印度总理莫迪于8月30日结束了对日本为期两天的访问,双方在经贸投资和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协议。
备受关注的印度高铁项目也取得新进展。双方确认在印度首条高铁——孟买至艾哈迈达巴德高铁线路上,将引进目前正由东日本铁路公司(JR东日本)研发的“E10系”新干线列车,预计该列车将于2030年在印度投入运营。
此外,双方还将启动驾驶员及相关运营人员的培训工作,为未来的正式通车做准备。
该高铁项目于2017年动工,原计划2023年通车,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已多次延期。项目全长约500公里,建成后预计运行时间约为2小时,旨在连接印度西部重要城市孟买与艾哈迈达巴德。有分析指出,项目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包括对日本资金和技术的依赖。
对于此次日印达成的新协议,日本国内媒体和部分网友将其视为“日本技术的胜利”。不过也有声音提醒,印度未来很可能自主开发高铁系统,日方不应仅满足于输出设备,更应通过提供整套运营管理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以巩固长期合作关系。另有网友直言,日本近年铁路事故频发,不宜过度沉浸在“日本制造最优”的自信中。
报道指出,日本东北新干线在过去一年中多次发生故障。去年9月,“隼号”和“小町号”列车因连接器脱落导致车厢分离,同类事故在今年3月再次发生;今年6月,新型“E8系”列车因供电装置故障无法加速;最近一次发生在8月24日,因车辆设备异常,东北新干线及秋田、山形新干线共49班列车停运,约6.9万名乘客出行受到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