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9月01日
浙大团队成功研制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狄大卫、邹晨和赵保丹团队近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突破性研究,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个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该团队通过发明一种集成式的双腔结构,将高功率微腔钙钛矿LED子单元与低阈值钙钛矿单晶微腔子单元集成,实现了高效的光子耦合和激光发射。该激光器在电激发下展现出极低的激光阈值(92安培/平方厘米),优于现有电驱动有机激光器,并具有更佳的可重复性、稳定性和快速调制能力(36.2兆赫兹带宽)。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光学数据传输、集成光子芯片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为相关技术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 **首创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 浙江大学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这是钙钛矿光电子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该激光器利用钙钛矿半导体的优良光电特性,克服了长期以来研发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的技术挑战。

💡 **创新集成双腔结构:** 为实现电驱动激光发射,研究团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创新的集成式双腔结构。该结构将高功率微腔钙钛矿LED子单元与低阈值钙钛矿单晶微腔子单元垂直堆叠,实现了高达82.7%的光子耦合效率,将LED产生的光子高效传输至增益介质,从而激发激光。

🚀 **性能卓越,潜力巨大:** 该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在电激发下展现出极低的激光阈值(92安培/平方厘米),比最佳电驱动有机激光器低一个数量级。同时,它还具备优异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并能在36.2兆赫兹带宽下实现快速调制,这得益于器件有效面积的减小和硅衬底的散热优化。该技术在光学数据传输、集成光子芯片和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狄大卫、邹晨和赵保丹团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近日,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自然》。

激光器种类繁多,当前钙钛矿半导体、有机半导体和量子点等新型激光材料展现出显著优势。在这些材料中,钙钛矿半导体因其发射光谱可调(可实现各种色彩),且在光驱动条件下能实现极低的激光发射阈值,具有十分广阔的技术前景。然而,一直以来,研发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是钙钛矿光电子学领域的最大挑战,也是全球众多科研团队共同追寻的目标。

为实现电驱动激光发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集成式的双腔结构,将高功率微腔钙钛矿LED子单元与低阈值钙钛矿单晶微腔子单元集成于同一个器件,形成了一个垂直堆叠的多层结构。该器件将微腔钙钛矿LED在电激励下产生的大量光子高效耦合(耦合效率达82.7%)到第二个微腔中,并激发单晶钙钛矿增益介质,产生激光。

在电激发条件下,钙钛矿激光器的激光阈值为92安培/平方厘米,比最好的电驱动有机激光器还要低一个数量级。而且,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表现出比有机激光器更优异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能在36.2兆赫兹的带宽下实现快速调制。这种调制速率是通过减小器件有效面积以实现最小电阻电容常数,并使用硅衬底改善散热实现的。

电驱动钙钛矿激光器可用于光学数据传输等多种应用场景,还可用作集成光子芯片和可穿戴设备中的相干光源。研究人员表示,未来还需要克服微腔钙钛矿LED子单元纳秒级的自发辐射寿命限制,以实现器件的吉赫兹级高速运行。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457-2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钙钛矿激光器 电驱动激光器 光电子学 浙江大学 Perovskite Laser Electrically Driven Laser Optoelectronics Zhejiang Universit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