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8月31日
手机防蓝光膜:宣传与实际效果的差距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市场上的手机防蓝光膜,许多商家声称能有效阻隔蓝光、保护视力。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多款宣称高防蓝光率的手机膜,实际阻隔率远低于宣传值,甚至与普通保鲜膜效果相当。专家指出,过高的蓝光阻隔会影响屏幕显色,导致视觉失真。目前,防蓝光膜行业缺乏统一的严格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商家以次充好,误导消费者。消费者可通过手机膜在白光下呈现的淡黄色,以及紫光灯照射下是否显现蓝光来初步判断其防蓝光功能。

📱 市场乱象:多款手机防蓝光膜实际效果大打折扣。调查发现,部分宣称“99% 防蓝光”的产品,实际阻隔率仅在 0.1% 至 16.4% 之间,远低于行业普遍认为的 20% 基础技术指标。个别产品的防蓝光效果甚至与家用保鲜膜相当,与商家的宣传存在显著差距。

💡 专家提醒:过高的蓝光阻隔可能适得其反。专家指出,蓝光是屏幕显色的关键组成部分,如果过度阻隔,会导致手机屏幕严重偏色,影响正常的视觉体验。因此,消费者应理性看待“高防蓝光”的宣传,警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 行业现状与辨别方法: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目前,“防蓝光”膜市场尚未建立严格的行业标准,导致工艺水平差异大,产品效果良莠不齐。消费者可以通过观察手机膜在白色背景下是否呈现淡黄色,以及在紫光灯照射下是否显现蓝光,来初步判断其是否含有防蓝光涂层或微粒,以辨别产品的真伪。

IT之家 8 月 31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在电商平台,不少商家声称自家手机膜能“防蓝光、护眼、抗疲劳”,还有的打出“99% 防蓝光”的宣传语,吸引消费者购买。

IT之家从报道获悉,总台记者从多个商家处购买了 9 款宣称防蓝光的手机膜,价格从 9.8 元到 140 元不等,通过对比测试,有 4 款阻隔率在 0.1% 到 16.4% 之间。目前,行业普遍将短波蓝光阻隔率大于 20% 作为基础技术指标。个别产品的蓝光阻隔效果,和家用保鲜膜差不多

针对部分商家宣称手机膜防蓝光效果达到 99%,甚至 100% 的说法,专家提示,蓝光是屏幕显色的关键色彩,如果真的阻隔掉蓝光,手机就会严重偏色,视觉体验失真。

报道称,随着人们对视力保护的需求增大,手机膜产品从原本的物理防护,升级为光学防护。市场上的防蓝光膜,通常通过添加微粒涂层来实现防护效果,这些涂层的工艺水平直接影响膜的蓝光阻隔效果。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产品的工艺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实际效果与宣传差距较大

目前,“防蓝光”膜的研发通常由厂家与科研机构或卫生单位合作进行,但由于尚未建立严格的行业标准,市场上一些商家混淆产品属性,将普通手机膜冒充为“防蓝光”膜销售,从而误导消费者,甚至以次充好。

记者调查发现,具有一定防蓝光功能的手机膜在白色背景下通常呈现淡黄色,而在强光下则显现出淡蓝色。此外,使用紫光灯照射手机膜,如果膜面能显现蓝光,就说明其含有防蓝光涂层或微粒,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一方法来初步判断产品的真伪。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手机膜 防蓝光 视力保护 消费陷阱 科技评测 Screen Protector Blue Light Blocking Eye Protection Consumer Alert Tech Review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