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北京召开,并发布了《中国纳米科技产业白皮书(2025)》。数据显示,2000年至2025年间,中国授权纳米专利数量达46.4万件,占全球总数43%,位居世界首位。同时,中国纳米技术专利的转让与许可率已突破8%,显示出成果转化效率的稳步提升。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指出,纳米科技作为交叉学科,与多领域紧密结合,在关键前沿领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最新研发的量子点纳米材料已应用于液晶显示,能有效吸收蓝光并转化为绿光和红光,显著提升电视色彩的鲜亮度和真实感。
🌟 中国在纳米科技领域专利数量全球领先:截至2025年,中国已授权纳米专利达46.4万件,占全球总量的43%,确立了其在全球纳米科技创新中的主导地位。
📈 纳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提升:中国纳米技术专利的转让与许可率已超过8%,这表明从实验室研究到实际应用的转化过程正在逐步优化和加速。
🔬 纳米科技是交叉学科的驱动力: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强调,纳米科技并非单一学科,而是与物理、化学、材料、电子、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深度融合,前沿创新往往诞生于这些交叉学科的碰撞。
💡 量子点纳米材料赋能显示技术: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发的量子点纳米材料能够吸收蓝光并转化为绿光和红光,精准调控色彩,使量子点电视的色彩表现更加鲜亮,高度还原人眼所见的真实色彩。
今日,据央视新闻报道,第十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正在北京举行。大会发布的《中国纳米科技产业白皮书(2025)》显示,2000年至2025年,全球授权纳米专利总数突破107.8万件,其中中国专利数量高达46.4万件,占比达43%,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纳米技术专利转让与许可率突破8%,纳米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正稳步提升。
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介绍,纳米科技不属于单独的专一学科,它是与物理、化学、材料、电子、生命科学等等都有关系,一些前沿领域的创新,往往是在交叉学科的碰撞之中才产生的。
纳米科技的研究领域在一些比较关键的领域,应该有更大的发展、更多的应用。
报道称,我国科研人员最新研发的一款量子点的纳米材料用于液晶显示。
该纳米复合材料能有效吸收蓝光的光子,把它转化为绿光和红光的光子,从而精准地调节电视呈现的色彩。
相对于普通电视而言,量子点电视的色彩就更加的鲜亮,且更加接近于我们肉眼所看到的真实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