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8月30日
新能源汽车充电超时占用费引发争议,法院判决车主败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桩的占用问题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难题,多家车企和充电App开始收取充电超时占用费,收费标准不一,部分品牌甚至没有上限。上海一位新能源车主因充电后占用车位94分钟,被收取了438.4元的超时占用费,远超充电费用。车主起诉至法院,但一审和二审均被驳回,法院认为收费标准并无不合理之处。尽管如此,文章也指出,目前许多充电桩的超时检测仍依赖地锁等辅助手段,且仍有部分车辆(包括燃油车)会占用充电车位,表明充电超时治理仍需进一步完善,以平衡停车位和充电车位的需求。

🚗 新能源汽车充电超时占用费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旨在解决充电桩被长时间占用导致资源浪费的问题。收费标准从每分钟几角到几元不等,部分品牌甚至没有设置封顶金额,可能导致车主承担高额费用。

⚖️ 上海一位新能源车主因充电后占用车位94分钟,被收取了438.4元的超时占用费,其认为此费用过高并提起诉讼。然而,法院一审和二审均驳回了车主诉求,认为涉案超时占用费的收取并不存在过高情形,维持了原判。

🔒 目前,许多充电桩的“超时检测”仍依赖地锁等物理设备来辅助判断充电车位是否被占用,而非完全自动化的技术。此外,仍存在部分车辆(包括燃油车)随意停放于充电车位,长期占用空间的情况,表明充电超时治理措施仍需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 充电超时治理的挑战在于平衡充电车位和普通停车位之间的矛盾,以及提升检测技术的精确性和自动化水平。未来需要行业共同努力,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和技术手段,以更有效地解决充电桩占用问题,保障所有用户的充电权益。

IT之家 8 月 30 日消息,为防止汽车充电后占用充电桩,越来越多车企的自建充电桩和第三方充电 App 纷纷开始收取超时占用费,收费标准在每分钟数角至数元不等,部分品牌不设封顶,车主充电后未及时挪车,便有可能会被收取极高额的占位费。

据“看看新闻”报道,上海一位新能源车主顾女士在一次充电后未能及时挪车,继续占用充电车位 94 分钟,产生了 546.85 元账单,其中充电费 108.45 元,另有 438.4 元的“超时占用费”

与新能源车企协商无果,顾女士起诉到法院,要求退还超时占用费 438.4 元。对此法院一审驳回了顾女士的全部诉请,顾女士不服,提起上诉。法院认为,涉案超时占用费不存在过高情形,无需进行调整。最终,上海一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许多车企的自建充电桩通常带有地锁,以检测充电车位是否被占用

不过IT之家注意到,尽管目前许多充电桩设置了“超时占用费”,但相应“超时检测”实际上是检测充电枪是否与汽车对接充电,仍需要地锁进行辅助判定。对于没有设置地锁、停车位紧张的停车场,仍偶尔可见部分车主直接将汽车(甚至是燃油车)停在充电车位上,持续长期占用空间,当前各大平台仍需进一步完善充电超时治理措施,并尽可能平衡停车位和充电车位之间的矛盾。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新能源汽车 充电桩 超时占用费 EV Charging Overstay Fees Parking Dispute Electric Vehicle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