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三联生活周刊》将举办“年轻人之夜”线下交流活动,聚焦“心理创伤”这一议题。活动旨在提供一个真实交流的空间,探讨成年人如何面对青少年时期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生活的影响。作家梁鸿的新书《要有光》也深入关注了这一主题,记录了不同个体在创伤中的经历。《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魏倩将与读者共读此书,分享见解。活动邀请对心理创伤话题感兴趣或喜欢梁鸿作品的读者参与,共同讨论创伤的经历、影响及治愈的可能性。活动将于9月13日(星期五)在北京《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举行,时长约3小时。参与者需同意接受全程拍摄及素材剪辑制作。报名截止日期为9月4日。
✨ **聚焦心理创伤议题:** 本次“年轻人之夜”活动的核心在于深入探讨心理创伤对成年人生活的影响,以及个体如何面对和处理童年或青少年时期的创伤经历。活动引用了作家双雪涛的观点,指出许多成年人仍受青少年时期心理问题的困扰,以此引发关于创伤经历、其影响以及治愈可能性的深度对话。
📚 **新书共读与分享:** 活动将联合中信出版社,围绕作家梁鸿的新作《要有光》展开一场新书共读会。该书记录了作者深入城市乡村,探访个体生命故事,追问日常言行中可能制造的“看不见的创伤”。通过共读这本书,参与者可以从书中获得启发,反思自身经历,并与他人分享感悟,共同理解创伤的普遍性与个体性。
📝 **参与方式与要求:** 活动面向对心理创伤话题感兴趣或喜爱梁鸿作品的读者开放,名额限定在10人以内,以保证交流的深度和质量。参与者需在9月4日前通过邮件报名,并提供个人信息及对创伤经历、应对方式、治愈看法以及参与动机的回答。入选者将在9月5日前收到通知,并需同意接受全程拍摄及素材剪辑制作,以供后续节目呈现。
🗓️ **活动时间与地点:** 本次线下交流活动定于9月13日(星期五)中午12点半开始,预计持续3小时。活动地点设在北京《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活动前一周,入选者将收到试读本,以便在参与讨论前进行充分阅读和准备。
《三联生活周刊》举办的主题线下交流活动,
我们想要创造一个面对面的空间,
我们想听到最真实的想法。
“很多成年人仍然带着青少年时期的心理问题在生活”——双雪涛在三联最近的访谈节目里的这句话精准击中了我们的痛点,成为“年轻人之夜”小组最近热议的话题。我们发现长大后才敢回看那些曾经的创伤,以及它们产生的影响,而他人的谈论,似乎也能唤醒我们潜藏的记忆。
你是否也曾经历创伤?这些创伤如何影响你的人生?你认为心理创伤真的能被治愈吗?我们如何面对心理创伤带来的影响?
作家梁鸿在她的新作《要有光》中也关注到了“心理创伤”这一议题,她将目光“投向那些被困住的少年,利用三年时间,足迹踏遍超大城市、中等城市、县城和农村,记录了一个个真实的个体生命故事。这本书像是一种追问:我们是否在日常的话语、表情与行为中,制造了看不见的创伤?”
本次【年轻人之夜】是一次新的尝试,我们将联合中信出版社发起一场新书共读会,邀请三联生活周刊记者魏倩,和广大读者朋友们,抢先试读梁鸿老师的新书《要有光》。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或者是梁鸿老师的书迷,欢迎报名参与,加入我们的讨论。
我们的活动将在9月13日中午12点半开始(大约3小时),地点在北京《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如果你想来,请看下文详细报名方式,需要你确认可以接受全程拍摄,以及我们对拍摄素材的剪辑制作。还有,招募截止后我们会即刻通知入选者寄出试读本,预留一个星期的阅读时间,希望入选的你可以认真阅读,积极分享,欢迎来玩儿!
节目最终成片效果请参考:
发送至邮箱workshop@lifeweek.com.cn1.请如实填写以下基础信息:姓名、年龄、性别、联系方式(电话/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