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8月29日
AI人才争夺加剧,薪资差距与人才流失成焦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当前AI领域人才争夺战白热化,导致大模型公司员工薪资差距不断扩大。技术、市场和资本的激烈竞争使得研究人才成为稀缺资源,薪资差距也因此愈发明显。文章探讨了在巨大的薪资差距下,如何有效留住人才这一关键问题,并以Meta的发展历程为例,说明了以优势为跳板实现持续跃升的重要性。同时,文章也提及了Sam Altman对天价挖角行为的批评,认为过度依赖高薪可能损害公司文化,并指出现有AI技术距离真正的智能助手仍有差距,未来市场需要多样化的选择。

💡 **AI人才争夺加剧导致薪资差距扩大**:在技术、市场和资本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大模型公司对研究人才的需求激增,这直接导致了研究人员与非研究人员之间薪资差距的显著扩大,引发了人才流失的担忧。

🚀 **Meta的战略性跳板式发展模式**:文章以Meta为例,阐述了其如何将自身优势作为跳板,从校园网站逐步发展为全球社交平台,再到进军广告业务和未来的硬件平台与超级智能,展现了通过战略性布局实现持续跃升的能力。

🔮 **未来AI助手与市场多样化**:虽然AI技术在思考和对话方面已取得进展,但距离能够完全替代用户处理日常事务的智能助手仍有差距。文章预测,未来市场将需要多样化的AI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

💰 **对高薪挖角的批评与企业文化**:OpenAI前副总裁Peter Deng认为,能力突出者具备更强的定价能力,但他也强调企业不能只看眼前,需提前布局。Sam Altman则公开批评了过度依赖高薪吸引人才的做法,认为这不利于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并可能导致人才外流。

小扎挖人如探囊取物,留人却像竹篮打水。

随着这场AI人才争夺战进入白热化,大模型公司员工们的薪酬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因为技术、市场和资本竞争加剧,每个大型实验室都在抢夺研究人才,但这也带来了一些二阶效应,即研究人员与非研究人员的薪资差距越来越明显。

不得不承认,有些人虽然并非研究人员,却为产品或公司做出了很大贡献、带来了巨大价值。然而,他们与那些天价群体之间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

如何在这种巨大薪资差距中留住人才,才是最关键的问题,毕竟这种薪资差距可能会导致人才流失。

谁又能说,Meta部分老员工的离职与薪资差距无关呢?

不止我们这么认为,前OpenAI副总裁Peter Deng也对此表示:

每家实验室都必须确保自己能够留住人才,同时也要从对手那里吸引优秀人才。

能力越突出越能定价

Peter Deng,OpenAI前副总裁,也曾在Meta和Google工作过。

如今,他之前的雇主都在抢人,但他看到了企业界日益扩大的差距,所以选择跳出此局,成为风险投资公司Felicis的合伙人。

前几天,他看到一则招聘信息,上面写着“我们需要一名研究工程师”,并且公开了薪资水平。

此公司甚至在x上非常公开地分享了这一信息,引发了不少讨论。有人会说,“哇,你们付这么高的薪水?”

但他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因为现在这些人才需求就是很大。

他认为,如果有人在某个角色上具备独特且全面的优势,那这个人就具备相当强的定价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能力越突出,市场对你的价值认知就越高,你就越能“开价”。

但同时,他也表示,无论公司当前拥有多强的定价能力,都不能只看眼前。

他们必须多推演两三步,提前思考:为了保持竞争力,公司需要做哪些布局?下一阶段正确的战略抽象层次又会是什么?

换句话说,真正的竞争力不仅在于当下的优势,更在于对未来趋势的洞察和提前准备。

Meta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会把自己的优势作为跳板,跳到下一个高度,然后把此高度作为跳板,再跳到下一高度,由此不断实现跃升。

最初,它只是哈佛大学的一个校园网站,服务对象是同校学生。随后,跳板延伸到高中生,Facebook(Meta)成为年轻人社交的新去处。

再后来,它向全球开放,不论年龄、地域,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交流互动。

它也并没有止步于用户增长。随着影响力的扩大,Meta为广告商提供了精准触达受众的全新方式,商业价值随之爆发。

而如今,扎克伯格和团队正在同时投资下一个跳板:硬件平台,以及面向未来的超级智能。

未来,Meta的AI战略会走向何方,没有人能够确定。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超级智能是其未来战略的重要方向

核心思路是:

每个人都需要某种agent在日常生活中协助自己。这个agent能够根据个人需求定制,并在实现目标上提供有效帮助。

然而,目前的技术距离真正的agent还有差距:

毕竟现有工具可以思考、对话、观察,但还无法完全替你预订、安排日程。

未来,可能不会只有一个主导产品。就像我们同时使用Facebook、Instagram或不同搜索引擎一样,用户需要多样化的选择,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

奥特曼公开批评天价薪资挖人

小扎疯狂挖人,短时间内已经从竞争对手OpenAI、Google、Scale AI以及Ilya创业公司挖了不少大牛。

当然,薪资也是非常可观,都是以几亿美元为单位。

这不禁逼得奥特曼为防止人才外流屡出奇招,什么禁止透露重要员工名字、员工期权兑现计划……

可以看出,为了避免Meta和其他公司继续围剿他的员工,他也是操碎了心。

在这种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他公开批评了这些招聘行为和令人咋舌的薪酬待遇。

今年6月,他曾告诉弟弟,这种极端的挖角手段可能会造成糟糕的公司文化。

如果一个公司主要用大量前期有保障的薪酬来吸引人才,而不是强调工作内容或使命感,我认为这很难营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

参考链接

[1]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eXgo53VhJI

[2]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ai-talent-war-made-pay-gap-wider-former-openai-facebook-2025-8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量子位”,作者:时令,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人才 薪资差距 人才流失 Meta OpenAI Sam Altman 企业文化 AI战略 智能助手 人才争夺战 AI Talent Salary Gap Talent Retention Meta OpenAI Sam Altman Company Culture AI Strategy Intelligent Assistants Talent War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