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8月28日
追觅科技跨界造车,剑指高端纯电市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曾以扫地机器人闻名的追觅科技,在创始人何小鹏对造车行业发出“劝退”警告后不久,于8月28日正式宣布进军汽车制造领域。其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于2027年亮相。追觅科技已组建近千人的造车团队,并计划长期投入。尽管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利润率下滑,追觅科技认为电动汽车本质上是消费电子产品,是继手机之后的下一个超级入口,并看好中国成熟的电动车供应链。公司创始人俞浩强调“要么不做,要么世界第一”的理念,以高技术投入策略进军新领域,并已涉足大家电、无人机、电视等多个行业。追觅科技的扩张策略和“永远在打仗”的姿态,预示着其在汽车领域的未来发展值得关注。

🚗 追觅科技正式进军汽车行业,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定位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2027年亮相,显示其对高端市场的雄心。公司已组建近千人的造车团队,并表明将进行长期战略投入,而非短期炒作。

💡 追觅科技创始人俞浩认为,电动汽车的本质是消费电子产品,将是继手机之后的下一个超级用户入口。尽管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且利润率下滑,但造车门槛的降低以及智能电动汽车的趋势,为跨界玩家提供了机会。

🚀 追觅科技以“要么不做,要么世界第一”的理念,在多个领域采取“高举高打”的策略,通过高比例技术投入赢得高端市场竞争。公司已从扫地机器人拓展至大家电、无人机、电视等领域,展现了其“无边界生态企业”的愿景。

🇨🇳 追觅科技进军汽车行业,将受益于中国成熟的电动车供应链和技术生态。其工厂规划在上海临港新片区,紧邻特斯拉和宁德时代,并计划先在海外市场销售新车,再转向国内,显示其全球化视野和审慎的市场策略。

前一天,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还在公开喊话“如果想害一个哥们,你就劝他去造车”。后一天,造车圈就又多了一个新成员。

8月28日,追觅科技正式宣布造车,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在2027年亮相。追觅表示将持续长期投入汽车领域,目前该项目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且在持续扩张。

一时之间,该消息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

要知道,目前汽车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到真正的白热化阶段,诸如威马、哪吒、极越等近数十家车企纷纷倒闭退市。此外,激烈的价格战也让汽车行业的利润率进一步下滑。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制造业利润为4623亿元,同比下滑8%。到了今年一季度,汽车制造业利润率进一步下降,仅为3.9%。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为何追觅还要选择进入?

争夺下一个超级入口

“汽车制造的门槛已经大幅降低,3万个零组件高度模块化。过去10年,汽车动力电池制造成本下降了80%,未来至少还有50%的下降空间。”在《小米创业思考》中,雷军曾这样解释小米入局汽车行业的缘由。

雷军认为,电动汽车的本质已经是“消费电子”产品。因此,智能电动汽车的终局必然会遵从消费电子行业的规律,当15-20年后行业进入成熟期,全球前5的品牌将手握80%以上的份额。

很显然,在这样的发展趋势,汽车将成为手机之后的下一个用户超级入口。这对于所有商业公司来说,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同时,造车门槛的降低,也为他们提供了机会。

于是可以看到,在此起彼伏的造车浪潮中,互联网公司、传统车企甚至家电企业都纷纷进入其中。

比如,美的以汽车零部件厂商入局,海尔收购汽车之家,格力收购银隆新能源,创维成立汽车品牌,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创立极石汽车。

直到现在,追觅加入造车阵营。并且从官方公告来看,追觅进军汽车行业并非一时兴起的风口追逐,而是谋划已久的审慎决定。

在公告中,追觅也明确表示:造车是一场九死一生”的远征。但是,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造车——中国有着全球最成熟的电动车供应链与技术生态。同时,追觅的产品在20余个国家和地区稳居市场第一,知道如何让全球用户为创新买单、为体验喝彩。

更多的公开信息则显示,追觅的造车主体为 “星空计划(上海)汽车科技责任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显示,追觅创始人俞浩通过太空翱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天空无限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持股 80%,砥砺前行企业管理持股 20%。工厂规划在上海临港新片区,紧邻特斯拉、宁德时代的生产基地。

目前,追觅的造车团队近千人,新车量产后计划先在海外销售,然后再转向国内市场。招聘软件上则显示,追觅正在持续招聘汽车相关的海外市场人员,包括海外渠道拓展、海外销售和跨境营销等。

反共识的追觅,永远在打仗

事实上,除了此次进军汽车行业之外,追觅这个以扫地机器人起家的公司,已经将触角伸进了太多领域。每一次追觅进入的新领域,都超出业界共识,并引发市场争议。

比如,完成扫地机器人、洗地机、无线吸尘器、吹风机四大品类的布局后,追觅在今年3月开始涉足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大家电领域,又在8月宣布进入无人机、电视领域。追觅称,自己希望成为一家无边界的 “生态企业”。

据笔者了解,在这些公开业务之外,追觅还布局了包括割草机器人、泳池机器人、擦窗机器人、咖啡茶饮甚至是时尚服饰等诸多领域。

据相关人士透露,追觅内部有各种大大小小的BU(Business Unit,商业独立部门),这些BU要负责将产品创意形成可落地的商业项目。如果某个项目商业前景可观,则可以从追觅内部获得资金支持,甚至是组建更大的团队独立发展。

“追觅不赌1%赛道的小概率,只会用N+1的方式做世界经济的99%。”追觅的创始人俞浩在采访中曾表示,很多人因为担心风险投入不碰大业务,结果是大多数人挤入只占了全球经济的1%小业务赛道,而此外还有99%空白。而99%的机会里,人才密度、优秀资金的投入度远远低于那1%拥挤赛道。

而在进入的新领域中,俞浩的创业理念是“要么不做,要么世界第一”。

也因此,在外界看来总是在“反共识”的追觅,似乎永远在打仗。同时,在清洁电器、大家电、汽车等众多领域,追觅始终沿循着扫地机器人“高举高打”的作战思路——用高比例的技术投入,赢得高端市场的竞争,拿到高毛利的回报,继续下一场竞争。

据笔者了解,随着业务版图的不断扩张,追觅的总员工人数早已超过万人,成为了一家”非典型”的创业公司。不出意外的话,追觅的无限战争还会继续打下去。进军汽车之后,这家公司的下一个新业务又会是什么呢?(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饶翔宇,编辑|钟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追觅科技 造车 智能电动汽车 高端市场 消费电子 跨界 Dreame Technology Automotive Electric Vehicles High-end Market Consumer Electronics Cross-industr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