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8月27日
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北京中轴线,这条贯穿老城南北7.8公里的城市命脉,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它不仅是天安门广场、故宫、人民大会堂等标志性建筑的所在,更是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的杰出范例。这条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的轴线,以其宏大的规模和均衡对称的格局,深刻体现了中国“择中”与“中和”的哲学理念。2024年,北京中轴线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珍贵见证。

📍 **历史悠久的城市规划典范**: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串联起天安门广场、故宫、人民大会堂等重要建筑。其规划始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代表了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成就。

☯️ **承载中华哲学思想**:北京中轴线不仅是地理上的连接,更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择中”观念和“中和”的哲学理念。其均衡对称的宏大格局,是对这些核心价值观在都城营建中的长期实践和集中表达。

🌍 **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可**:2024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着其作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杰作的全球价值得到肯定和保护。

天安门广场、故宫(紫禁城)、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它们整齐庄严排列,对称展开,这就是北京中轴线。

北京中轴线的北端为钟鼓楼,南端为永定门,纵贯老城南北,全长7.8公里。

其规模宏大、规划格局均衡对称,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

它为中国传统“择中”观念在都城营建中的长期实践提供了特殊见证,深刻表达出中华文明“中”“和”的哲学理念。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历经逾7个世纪。

它由刘秉忠、郭守敬主持规划,以什刹海东岸为基点确定走向,走向偏离地理子午线约2度,经证实元代建造时有意指向元上都遗址。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北京中轴线 中国都城规划 世界遗产 文化哲学 Beijing Central Axis Chinese Capital Planning World Heritage Cultural Philosoph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