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股走强后,很多机构和博主都在分析到底是哪路资金在这么猛烈的拉A股。
他们找来找去似乎也没找到合适的理由。
比如,新韭菜还很克制,公募基金发行也没有很火爆,两融虽然一直在加仓,但也就2000多亿而已。
险资虽然也在加仓,但险资每月的保费也不可能大幅增长。
熟悉我的老读者就知道,我一直都在说,本轮行情的主要力量是跨国资金再平衡。
这个不仅涉及A股,还涉及几乎所有非美国家。
我们看到,新兴市场除中国ETF早就创新高了。A股反而滞后了。

跨国资金的力量有多大呢?
一、增量资金有两种形式
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中,增量资金主要是由信贷创造出来的。我们称为信用货币。
比如,你去银行贷款100万,就同时创造出来100万的存款。
因此,社会在加杠杆的时候,经济往往是上升期。
通过信贷的方式创造货币,难不难呢?
当然是难的,毕竟要增加债务。
2024年新增贷款是20万亿。

近几年,信贷增速也在不断下降。现在只有7%了。

于是很多经济学家就在鼓吹危机了。说我们走不出通缩了。
但大家想想看,之前增速这么高,为啥没通胀呢?
原因在于,我们不是封闭的经济体,资金会跨国流动。
我们是一个外向型的经济体,出口金额很大。但卖出去东西后,绝大部分资金都没有结汇回国。
如果这些资金强制结汇回国,你觉得还解决不了通缩吗?
现在的人民币存款是320万亿。这些存款流出7%,就大于20万亿了。完全抵消了信贷创造的货币。

看到威力了吧。千万不要小瞧了跨国资金流动的影响力。
二、M1和M2为何反弹?
M1和M2都在持续回升中了。回升的拐点恰好是美联储第一次降息确定的时候。难道有这么巧?

很多机构拿着金融数据不断的拆,拆来拆去也不知道M1和M2是怎么回升的。
由于他们拆不出来,所以就只能说,信贷弱,看不到希望。
但是他们忽视了,海外还有上百万亿的资金没有结汇回国,还有前两年到海外吃高利息的资金没有回国。
一旦美国进入降息周期,人民有升值预期时,这些资金就会陆续回国。
M1和M2的反弹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跨国资金回流带来的。
说真的,相比于信贷创造货币,驱赶这些跨国资金回流反而更容易。
只不过,为了防止短期的冲击,以及估计大国博弈,所以央行在操作上是趋缓的。
当下美联储即将进入第二轮降息周期,跨国资金的流动会更大。
这些资金回国后,总是会去买点什么的。
当然,按照人性来说,啥涨就买啥。
于是我们就看到7月的信贷虽然罕见的负增长了,但依然挡不住股市上涨。
三、资金从债市和楼市转向股市
关于资金是如何从债市转向股市的,我之前已经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解释了。
需要注意的是,债市的最大空头不在国内,而在海外。
而且债市的空头和股市的多头其实是同一拨人,所以才会出现股债跷跷板。
至于楼市的资金,很多人不理解。为啥会搬家到股市呢?
我们看看Reits基金,从6月20日开始就持续跌。跟股市恰好是镜像。

Reits背后的底层资产就是房地产。这就侧面说明了资金的流动方向。
由于楼市的体量大,稍微留一点过来,股市都能涨得吓死人。
由于股市已经成为居民财富蓄水池,所以未来还会持续虹吸楼市的资金。
四、今天还有一战
最后讲讲昨天的行情。
昨天主要围绕科创50开战。
所有期权中,科创50的隐含波动率是最高的。
投机者试图 拉抬科创50和半导体从而赚取高额收益。
可一旦波动率失控,就可能演变成疯牛。
好在昨天把科创50的波动率控制住了。其他指数的波动率也被压制住了。

今天是期权交割日,投机资金可能还会发起攻击。
咱们就好好看戏吧。看看决策层能不能hold得住。
希望它能把慢牛的走势维持住。莫让A股的投机资金太上头。
还有一件事比较重要,川普宣布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
如果最终真被川普干成了,海外汹涌的资金还会源源不断的流入A股。
川普,我看好你哦。
打赏自愿,1分钱都是默默的支持,哈哈!
本话题在雪球有9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