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kerNews 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注于Discord的在线工具开发者声称,他们获取了数十亿条用户消息、大量语音会话、文件及用户资料。这些所谓泄露的数据是通过爬取平台获得的。
攻击者在一个知名数据泄露论坛发布服务广告,声称用户可通过付费筛选数十亿条Discord记录,用于骚扰平台用户。
目前我们已联系Discord寻求回应,收到回复后将更新本文。
该数据抓取服务宣称付费用户可查看以下内容:
- 18亿条Discord消息
- 3,500万用户数据
- 2.07亿次语音会话
- 6,000个Discord服务器
网络安全研究团队指出,攻击者可能获取了公开及潜在私密服务器的数据,但未订阅该犯罪团伙控制的服务则无法验证真实性。攻击者声称实时更新索引消息,表明数据处于最新状态。

攻击者在热门数据泄露论坛上的帖子。图片来自Cybernews。
Discord消息如何被滥用?
攻击者可通过多种方式利用泄露的用户消息。除明显的隐私问题外,恶意分子常利用Discord活动骚扰个人及少数群体。
2024年,名为Spy.Pet的灰色网站声称爬取了近6.2亿用户的数十亿条公开Discord消息。
Spy.Pet不仅收集消息记录,还整合用户的Steam账号等关联平台,向有意用其数据训练AI模型的客户提供“企业选项”,据称包括联邦机构。
“该服务原理类似去年被Discord关停的Spy.Pet,但新服务进一步整合了泄露数据库和FiveM服务器,很可能旨在助长网络骚扰。”研究团队解释称。

Discord抓取服务的所谓所有者。图片来自Cybernews
2024年初,Discord封禁了Spy.Pet相关账户,切断了数据抓取机器人与平台服务器的连接。当时Discord声明此类抓取行为违反公司规定。
研究分析认为,新服务试图通过两种渠道牟利:付费查阅他人消息者,以及付费要求删除自身数据者。
该服务的条款页面显示其运营于欧盟成员国爱沙尼亚,需遵守全球最严格的隐私法。
“此工具极大简化了为骚扰或网络论战而进行的人肉搜索。虽可手动实现同等操作,但该服务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研究人员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条款透露数据实际存储于俄罗斯联邦境内。运营者可能认为,将数据存于欧盟关系欠佳的国家可规避法律追责。
然而正如Spy.Pet案例所示,此类服务违反GDPR多项条款(如第17条“被遗忘权”)。
由于庞大的用户基数及紧密社群特性,Discord常成为攻击目标。例如今年初某团伙声称从近1,000个公开Discord服务器抓取3.48亿条消息。
消息来源: cybernews;
本文由 HackerNews.cc 翻译整理,封面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转自 HackerNews.cc”并附上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