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一幅描绘鲁迅抽烟的墙画引发争议。有游客投诉认为此画不妥,可能误导青少年。然而,该游客随后被网友扒出其社交账号常宣传推广尼古丁袋。律师指出,尼古丁袋虽非传统烟草制品,但仍具成瘾性,且在中国未获批准生产销售,其生产、销售、宣传行为可能涉嫌违法。
🌟 鲁迅纪念馆的鲁迅抽烟墙画引发公众关注,部分游客认为该画不妥,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引导,并因此提出投诉。
🔍 投诉者孙女士的社交媒体账号内容显示,其频繁宣传推广“尼古丁袋”的好处,这与她投诉鲁迅抽烟墙画的行为形成了鲜明对比,引发网友对其动机的质疑。
⚖️ 律师解读指出,尼古丁袋作为一种不含烟草的尼古丁产品,仍存在成瘾风险。在中国,尼古丁袋未经批准生产销售,且其对人体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生产、销售、宣传尼古丁袋的行为可能涉嫌违法。
💡 此事件不仅引发了关于艺术表现与历史人物形象的讨论,也揭示了新型成瘾产品(如尼古丁袋)的潜在风险及其监管问题。
8月27日消息,近日,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有一面鲁迅手里夹着香烟的网红打卡墙,被游客投诉,认为这幅鲁迅抽烟的墙画不妥,而且还会误导青少年,对青少年的行为规范有不良影响。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游客孙女士在社交平台发文,认为这幅鲁迅抽烟的墙画不妥,而且还会误导青少年,对青少年的行为规范有不良影响。
这件事有了反转,因为有网友发现,投诉者孙女士社交账号主页介绍中标注:烟草电子烟out,只可“尼古丁袋”。其账号下发布的内容除了投诉抵制抽烟,还经常宣传推广尼古丁袋的好处。
对此,天津嘉康律师事务所武爱君作出解读:尼古丁袋系脱离了烟草制品的尼古丁产品,仍存在成瘾的可能性。
“尼古丁袋在我国尚未取得生产销售批准,同时由于其不具备我国法律法规要求的烟草产品的正规形式,对人体影响尚不明确,不具备作为商品的基本要求,因此其生产、销售、宣传,均有涉嫌违法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