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 08月26日
完善公共支出管理:绩效管理框架的必要性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正面临改进公共支出管理的挑战,建立清晰的绩效管理框架至关重要且紧迫。绩效导向应整合结果、规划与预算,并融入精心设计的规划结构。公共资金的有效使用关乎纳税人利益,政府在民主治理下负有受托责任。绩效管理应追求经济性、效率、有效性、公平性、回应性和持续性等多重目标,这依赖于逻辑上正确的绩效管理框架,以避免实践中的负面后果。

💰 **绩效管理框架的紧迫性与核心目标**:当前中国面临全面改进公共支出管理的严峻挑战,而建立一个清晰、完整的绩效管理逻辑框架是应对这一挑战最重要和最紧迫的改革命题。一个完善的绩效导向应包含结果导向、规划导向和预算整合,并需要被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于规划结构中。这直接关系到如何更好地利用纳税人的钱,实现公共资金的价值最大化。

⚖️ **绩效管理的关键计量指标与纳税人价值**:在民主治理背景下,政府对公共资金的使用负有受托责任。绩效管理的核心在于证明纳税价值(tax value),即公共资金的使用能够积极追求纳税人关切的目标和利益。为此,绩效管理应综合追求六项关键的绩效计量:经济性(economy)、效率(efficiency)、有效性(effectiveness)、公平性(equity)、回应性(responsiveness)和持续性(sustainability)。

🧩 **逻辑框架的重要性与国内研究现状**:上述六项关键绩效计量指标的协调一致追求,高度依赖于一个逻辑上正确的绩效管理框架。不正确的逻辑框架会在实践中引发难以控制的负面后果和影响。相较于英文文献在概念框架建构上的诸多进展,国内研究在绩效管理实践方面明显滞后,亟需在理论层面予以跟进,并澄清基础性问题。


以现状言之,最重要和最紧迫的改革命题,莫过于安顿绩效管理的逻辑框架。完整的绩效导向应涵盖结果导向、规划导向和预算整合,融合于被精心设计和有效实施的规划结构


图:IC photo

  中国正面临全面改进公共支出管理的严峻挑战,通过安顿绩效管理框架予以系统应对既重要又紧迫,至少应有清晰明确的概念框架。诸多英文文献探讨了概念框架建构问题,且多有进展。相比之下,国内研究明显滞后于绩效管理实践,亟需跟进。为此,有必要首先澄清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

  公共资金是纳税人的钱。民主治理背景下,政府对公共资金的取得、使用和使用结果承担受托责任。在合规的前提下,绩效管理应积极追求纳税人关切的目标和利益,以此证明纳税价值(tax value),涵盖六项关键的绩效计量:经济性、效率、有效性、公平性、回应性和持续性。上述关键计量亦应作为绩效管理的综合目标被协调一致地全面追求,而这依赖逻辑上正确的绩效管理框架。逻辑框架不正确在实践中会引发各种问题,产生难以控制的负面后果与影响。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公共支出管理 绩效管理 政府责任 纳税人价值 Public Expenditure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Taxpayer Valu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