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网 08月26日
甘肃榆中暴雨洪灾: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筑起“红色堤坝”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甘肃榆中县近日遭遇罕见暴雨引发山洪,导致多个乡镇受灾。面对严峻灾情,295个基层党组织迅速响应,176支党员突击队奔赴一线,5200多名党员干部在预警转移、救援和灾后重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被誉为“红色堤坝”。文章通过村支书王栋、陈万凯和村委会副主任洪惠春等基层党员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守护群众的担当精神,以及党员群众携手重建家园的坚定决心。

💪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成为抗洪救灾的“红色堤坝”。在甘肃榆中县突发山洪灾害中,295个基层党组织和5200多名党员干部迅速响应,奔赴抗洪救灾一线。他们参与预警转移、生死救援和灾后重建,用实际行动践行“关键时刻,党员就该站出来”的诺言,成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力量。

🏠 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英勇事迹感人至深。例如,马坡乡旧庄沟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栋,在洪水来临时,带领党员转移村民,自己却冒着生命危险救助被困农户,并连续奋战导致晕倒两次。他还高度赞扬了自家受灾却仍坚守岗位的党员。这些故事展现了基层党员在危难面前的责任与担当,以及他们为乡亲们重建家园的决心。

💡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凝聚了灾区人心。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党员志愿者积极参与清淤、物资运送和入户走访,听取群众意见,组织抢收农作物,全力帮助乡亲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他们的辛勤付出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和感激,形成了“洪水冲不散人心”的强大合力,共同推进家园重建。

🌟 党员的带头作用激发了群众的自救和重建热情。在党员干部的号召和带动下,灾区群众积极投入生产自救和家园重建。从村民刘玉良家院落的清理,到全村能干活的群众都参与进来,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向前看”的精神,预示着新的希望正在废墟之上生长,顽强的力量正在扎根。

❤️ 鲜红的党旗始终飘扬在基层一线,象征着党的坚强领导和温暖关怀。无论是在临时安置点的帐篷顶上,还是在塌方路段的土堆边,党旗随处可见,成为灾区人民的精神支柱。在党旗的指引下,党员干部与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克服困难,迈向新生活,彰显了党在基层治理中的核心作用。

  坡道上,“伤痕”犹在。被连根拔起的树木横亘在路边,拧作一团的自行车扎在泥里,瓦砾、碎石散落各处。

  路两旁,鲜红的党旗随处可见。临时安置点的帐篷顶上,塌方路段土堆边上……一抹抹红,稳稳扎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8月7日,一场罕见的暴雨诱发山洪,突袭了甘肃榆中县,城关镇、马坡乡、小康营乡等多个乡镇受灾。

  暴雨洪流中,295个基层党组织迅速响应,176支党员突击队奔赴现场,5200多名党员干部逆流而上,在预警转移、生死救援、灾后重建中挺立,筑起了一道道冲不垮的“红色堤坝”。

  “关键时刻,党员就该站出来”

  沿着蜿蜒的山路走,数不清转了几道弯后,马坡乡旧庄沟村村委会到了。村委会小院前贴着的一块硬纸板,十分惹眼,上面有用黑笔写的5个大字——“现场指挥部”。

  站在院门口,向山上望,几道“猫抓”一般的痕迹触目惊心。“那是洪水掠过的地方。”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栋红着眼睛、哑着嗓子,脸上写满了沧桑。

  山洪发生时,正赶上王栋值班。他带着村里的12名党员打电话、发信息、敲门喊……争分夺秒,将村民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又瞥见山坡下有一户人家还亮着灯——“有村民没转移!”他立刻开车冲去救援,途中遭遇洪水,车辆瞬间失控,果断跳车才侥幸逃生。

  “快跟我走!”王栋带着受困的一家五口逃到坡上,又从没过大腿的淤泥中奋力突围,转移至地势更高的村委会。此时,洪水已将村庄撕开了口子,呼啸而来!

  惊险一夜,只是忙碌的开端。配合救援人员继续搜救、抢修道路,组织年轻力壮、熟悉村道的党员运送物资……几天连轴转下来,王栋累得晕倒了两次。大家都劝他歇一歇,可他喝了口热水,又站起来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全毁了,我们只有拼命干,心里才能好受些。”

  这样一个钢铁般的汉子,却在提及村里的党员时,把眼泪擦了又擦,“他们家里都不同程度受灾,但始终往前冲、带头上,坚守奋战在一线。”

  64岁的老党员王百用毫无保留,把自家馍馍、开水、棉衣、被褥都拿了出来,分给了紧急安置的群众;党员王建栋脚步匆匆,奔忙在山路上,运送饭食、饮用水等紧要物资,一趟又一趟……他们想的也很简单,“关键时刻,党员就该站出来!”

  “让乡亲们尽快回到之前的生活”

  傍晚时分,马坡乡上庄村临时安置点。老人们三三两两围坐一团,絮絮地聊着天;孩子们你追我赶,活力满满;院落一角,有党员志愿者正架着大锅煮面,葱花的香混着面汤的暖扑面而来。

  一派祥和的景象中,村党支部书记陈万凯快步赶来。这些天,他没睡上一个囫囵觉,双眼布满了血丝。

  洪水来的那天,他像平时一样,预备出门巡逻。刚出院门,对面黄崖沟就传来“砰”的一声闷响,紧接着又蹿出一道火光——“河道的变压器着火了!”顾不上拿伞,他拔腿就往沟里跑。

  赶到河边一看,洪水将原本2米宽、水深不足20厘米的河道撑宽了数倍,水位也涨到了半人高!

  “洪水来了!”陈万凯迅速拨通各个社长的电话,在联络群中发出一串紧急指令:“有滑坡危险的农户马上转移”“地质灾害点的村民转移到爱心园广场、学校、村委会广场去”“后面还有大雨,抓紧行动”……

  分秒之间,生死竞速。凭着对灾情的警觉,对村情、地形的了如指掌,陈万凯和村干部、党员敏锐预警,果断行动,安全转移村上全部人员!

  抹了把汗,喝了口水,陈万凯冲着记者摆摆手,又快步离去。他急着“入户走访听取群众安置意见”,急着“组织抢收菜地里成熟的高原夏菜”,急着“让乡亲们尽快回到之前的生活”……不远处的村委会办公室,灯火彻夜不熄。

  “洪水能冲毁房屋、冲断道路,却冲不散人心”

  小康营乡洪亮营村,清淤现场,村委会副主任洪惠春一早就忙开了,黢黑的脸上,泥水汗水一起往下淌,每走一步,浸在泥里的胶鞋就发出“噗嗤”一声响。

  忆及惊险一夜,洪惠春仍心有余悸。那晚,发出汛情通知后,他始终放心不下河道附近的施工工地,“员工到底有没有安全转移?”他决定自己去看看。

  赶到工棚,透过窗户一看,竟有两名员工还在呼呼大睡,洪惠春急得猛拍门板:“洪水马上来了,赶紧撤离!”三人刚转移到高处,浊浪便翻滚着吞噬了低矮的工棚。

  马不停蹄,洪惠春奔向下一个风险点。洪峰突至,不慎被困的4个小时里,他想的不是自己的安危,是“还有更多群众等待转移”。趁着手机有信号,他急忙安排村文书张馥燕接续战斗。次日凌晨,好消息传来:“村上人员全部安全转移!”

  望着被冲毁了的房屋、冲断了的道路,洪惠春眼神坚定、斗志满满:“洪水冲不散人心!”

  力量,在党旗下凝聚!县里协调组织的清淤力量来了——来自9个乡镇的党员志愿者分户包干,点对点帮村民清淤。

  村民刘玉良家,几个“红马甲”正忙着清洗家具、收拾院落,一上午的时间,院里的黑泥被一锹一锹甩进手推车里,石砖地终于露出了本来面貌。刘玉良感激不已,连连点赞:“我们的干部、我们的党员志愿者,都实干着呢!”

  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群众积极投入,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全村能干动的都来了!

  “人没事就行。”

  “有党和政府关心,还怕啥?”

  “党员干部带头干,我们自己也得努力,向前看!”

  …………

  淤泥之上,新的希望正在生长;废墟之下,顽强的力量正在扎根。

  一个个党员先锋挺立脊梁,化作暴雨洪流都冲不垮的“红色堤坝”,守护灾区群众顽强而勇敢地向新生活迈进!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甘肃榆中 洪灾 党员先锋 抗洪救灾 基层党建 Gansu Yuzhong Flood Disaster Party Vanguard Flood Control and Disaster Relief Grassroots Party Buildin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