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8月26日
永辉超市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转型之路遇挑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永辉超市发布2024年上半年财报,营收同比下降20.73%至299.48亿元,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至亏损2.41亿元。公司解释称,关闭亏损门店、门店调改歇业以及供应链改革等因素导致业绩下滑。为应对困境,永辉超市在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的领导下推行改革,学习“胖东来”模式,已调改160家门店,但转型效果和对员工的影响仍待观察。高企的资产负债率和各项成本压力也给公司带来挑战。

📉 业绩下滑显著:永辉超市上半年营收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87.38%,由盈转亏。公司解释主要原因是关闭亏损门店及门店调改期歇业,同时供应链改革和闭店成本费用也加剧了亏损。

🔄 转型“胖东来”模式遇阵痛:在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的领导下,永辉超市积极学习“胖东来”模式进行改革,截至上半年末已调改开业124家门店,并计划年底前完成200家门店调改。然而,部分员工反映工作量增加但薪资未见明显提升,消费者也对其模仿效果提出质疑,认为“形似神不似”。

📈 财务压力加大,负债率创新高:截至上半年末,永辉超市的资产负债率已达88.21%,创下上市以来同期新高。公司面临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流动性压力,同时门店调改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单店调改投入估计在300万至800万元之间。

🤝 供应链改革与供应商关系调整:永辉超市积极推进商品供应链改革,加速供应商升级汰换,精简了约50%的供应商数量,并推广裸采模式。此举旨在优化供应链管理,但短期内可能面临商品供应不稳定和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同时也可能因失去优质供应商而影响商品品质。

👤 叶国富主导改革,优化供应商结构: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被提名进入董事会并担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强调“聚焦核心供应商、聚焦核心大单品、聚焦长期主义”,反对频繁更换供应商。他认为核心供应商在产品研发、品质保障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优势,并提倡裸价直采,砍掉中间商层层加价及各种后台费用。

文 | 雷达财经,作者 | 彭程,编辑 | 孟帅

8月20日,永辉超市交出一份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的中报。

财报显示,上半年,永辉超市实现营收299.48亿元,同比下降逾20%;归母净利润为-2.41亿元,而上年同期为2.75亿元,同比下降187.38%,由盈转亏。

针对2025年上半年的经营业绩,永辉超市表示,关闭长期经营亏损门店以及门店调改期歇业等因素,导致营收下降。

而营收减少、商品供应链的改革,叠加闭店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租赁及人员赔偿、商品出清等成本费用,进一步导致永辉超市的净利润出现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永辉超市成立以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为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并由该小组代行CEO职责。但目前来看,由叶国富率队的改革领导小组,在引领永辉超市模仿胖东来运营模式推进转型的过程中,尚未交出一份能获市场认可的答卷。

中报营收净利润双降,永辉超市遭遇转型阵痛

据永辉超市此次发布的财报,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99.48亿元,相较上年同期的377.79亿元下滑20.73%。

利润方面,上半年,永辉超市录得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而上年同期则为盈利2.75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雷达财经梳理发现,其实自2021年以来,永辉超市的年度归母净利润便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至2024年,永辉超市的累计归母净利润亏损超95亿元。

对于上半年的业绩表现,永辉超市解释称,收入下滑主要是由于公司2024年下半年开启整体战略与经营的深度转型工作,关闭长期经营亏损门店以及门店调改期歇业等因素所致。虽然调改门店收入较同期有大幅度增加,但无法弥补因关店产生的收入下降。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永辉超市关闭了227家亏损门店。截至上半年末,永辉超市已开业门店合计552家,覆盖全国26个省和直辖市,已签约未开业门店达79家。

永辉超市在中报中指出,在关闭这些亏损门店的过程中,公司不得不承担一系列成本费用,包括租赁及人员赔偿、商品出清以及资产报废等,这些费用进一步加重了公司的财务负担。

永辉超市财务总监吴凯之坦言,鉴于今年闭店数量较多,预计全年整体营收将低于2024年水平。不过,剩余的持续经营门店因调改工作稳步推进,预计下半年将实现显著的销售同比增长。

吴凯之透露,受调改转型的短期阵痛影响,永辉超市今年的盈亏状况将持续承压,但预计进入第四季度后将明显改善。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永辉超市还积极推进商品供应链的改革,对大量供应商及商品进行升级汰换,这一举措在短期内也影响到了公司的毛利表现。上半年,永辉超市的综合毛利率为20.80%,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78个百分点。

上半年,永辉超市对供应商加速推进裸采模式,期间完成2860家标品供应商的裸采合同签订。同时,公司精简了约50%的供应商数量。此举虽然旨在优化公司的供应链管理,但短期内可能会导致公司面临商品供应不稳定的情况。

此外,公司持有的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在本年出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1.84亿元。

叶国富主导改革,资产负债率创中报新高

时间回拨至去年9月,永辉超市通过一纸公告宣布,名创优品控制的骏才国际拟斥资62.7亿元将永辉超市29.4%的股权收入囊中。前述交易完成后,骏才国际一跃成为永辉超市的第一大股东。

今年3月,永辉超市换届选举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被提名进入董事会,而永辉超市原董事、CEO李松峰未进入董事名单。

同时,为加快公司改革转型步伐,永辉超市拟正式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统领公司改革转型工作,由叶国富担任组长。

紧接着,永辉超市再发公告称,鉴于公司第六届董事会暂未聘任CEO,为确保公司规范运作、保障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事项顺利开展,董事会授权公司改革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

今年4月,在永辉超市2025全球供应商大会上,叶国富提出“三个聚焦、一个反对”,即聚焦核心供应商、聚焦核心大单品、聚焦长期主义,坚决反对换一个采购换一批供应商的做法。

叶国富表示,核心供应商有四个好处:一是产品研发能力;二是品质保障能力;三是价格优势;四是有反腐败能力。

在叶国富看来,“供应商里面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对产品的认知是远远大于永辉团队对于产品的认知。对于某一个细分产品,他们对品质的追求、对成分的理解远远高于我们的人,所以我们要聚焦核心大供应商,砍掉大量小的供应商。”

叶国富还指出,中间商的层层加价已经不适合当下的发展,要采用裸价直采的方式,过去供应商的后台费用、条码费、进场费、上架费等一堆费用,永辉全砍掉。

值得一提的是,在叶国富担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之前,永辉超市自2024年5月起,便开启了学习胖东来模式的转型之路。

在去年9月股份收购公告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叶国富更是直言:“过去十几年,我走遍了全球,看过各种各样的零售业态和模式之后,我发现比Costco、山姆和Trader Joe's更优秀的零售模式原来是在中国,那就是胖东来模式。事实上,我认为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的唯一出路。”

据永辉超市披露信息,截至上半年末,永辉超市已调改开业124家门店。到今年8月15日,永辉超市全国自主调改过的门店总数累计已达到160家。预期到今年9月底,永辉超市全国调改门店的数量将达到200家。

永辉超市副总裁王守诚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目前永辉单店调改投入介于500万至800万元之间,部分规模较小的店面费用为300万元。

若按单店500万元的投入费用计算,截至上半年末,永辉超市已调改门店的累计调改投入成本约6.2亿元。按照年底前完成200家门店调改的目标测算,永辉超市下半年的门店调改投入成本约3.8亿元。

事实上,在持续推进门店调改的过程中,永辉超市正面临着一定的财务压力。天眼查显示,永辉超市于2010年登陆A股。同花顺iFinD显示,截至上半年末,永辉超市的资产负债率为88.21%,创下了自2010年上市以来的同期新高。

财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永辉超市的短期借款高达39.89亿元,应付账款达60.92亿元,其他应付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则分别为15.4亿元和13.46亿元。

永辉坚持“胖改”,“形似神不似”?

在此次发布的财报中,永辉超市强调,公司主动寻求转型+高效的行动力+执行力,坚定胖东来模式和品质零售的战略方向始终不变。

一直以来,胖东来以其极致的服务体验著称。从员工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到为顾客提供的各种贴心细节,胖东来都让消费者印象深刻。

在学习胖东来改造的过程中,永辉超市在诸多方面进行改善,试图营造出与胖东来相似的氛围。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永辉超市的“胖改”转型之路似乎与预期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

据金融界,“体验变好了、服务更细致了”,是很多消费者前往调改后门店的共识,但多位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抱怨,调改后工作内容大幅增加,培训、检查、加班不断,但到手薪资与之前相差不大,假期还变少了,“想学胖东来,但又舍不得员工好”。

据深圳新闻网,还有网友发帖对永辉超市的个别调改店进行吐槽:员工完全不理人,装熟食装好了就酷酷地摆在柜台上;商品“含胖量”并不高;动线不清晰,人流交织对冲;商品还是很贵……

据21世纪经济报道,一位不愿具名的消费行业分析师表示,几乎全国的传统超市都在模仿胖东来,永辉超市虽然模仿得早,自己也在做自有产品,但是这些调改店只能说是借鉴了胖东来的一些模式,品牌力显然没有像胖东来那么强。“永辉就是永辉,要让消费者确信它的东西是可靠的、有品质的,这还有一段路要走。”

有分析人士指出,胖东来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其具备独特的商业模式、极致的服务理念、人性化的员工管理策略,以及深耕区域市场所构建起的本地化服务体系等一系列优势。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胖东来为消费者所提供的优质服务体验,并非源于对员工的压榨。相反,它秉持着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及服务、让员工凭借辛勤工作过上体面生活的理念,这才是其得以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在供应链方面,胖东来与诸多供应商建立了长期且深度的合作关系。凭借对市场的精准洞察,它能够积极引导供应商不断优化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双方互利共赢。

反观永辉超市,在尚未建立深度合作机制的情况下,如果贸然推进裸采和精简供应商策略,可能会导致优质供应商流失、商品品质出现波动,进而使消费者对永辉商品的信任度下降。

此外,胖东来扎根河南,而永辉超市的门店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不同区域在消费偏好、租金成本以及竞争强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这意味着永辉超市在推进门店调改时,效果很可能因区域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

坚持“胖改”转型之路的永辉超市,后续能否突破业绩困境、重归增长轨道?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永辉超市 零售业 转型 财报 胖东来模式 叶国富 供应链 Yonghui Supermarket Retail Transformation Financial Report Pang Dong Lai Model Ye Guofu Supply Chain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