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8月26日
长征八号甲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10组卫星顺利入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于8月26日凌晨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将10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长征八号甲火箭在提升运载能力、优化测发模式和提高发射安全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长征八号甲火箭是长征八号火箭的升级版,采用两级半液体运载火箭构型,大幅提升了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的运力至7吨级。通过模块化组合和新材料应用,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了运载能力。专业测发模式的推进,实现了“双箭并行”,测发效率显著提升,可节省约5天的等待时间。此外,创新采用的“起飞主动漂移控制”技术,有效杜绝了火箭与塔架碰撞的风险,进一步增强了发射安全性。长征八号火箭系列已构建起覆盖3吨、5吨、7吨级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梯队,能够满足未来主流中低轨道载荷的发射需求。

🚀 **长征八号甲火箭成功发射并送10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入轨**:本次发射任务于8月26日凌晨3时08分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进行,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顺利将10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运载能力与技术升级**:长征八号甲火箭全箭长约50.5米,起飞重量约371吨,其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力达到7吨级,相较于长征八号火箭,通过模块化组合与新材料应用,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了运载能力。火箭采用两级半状态液体运载火箭构型,配置5.2米直径的整流罩,任务适应性更优。

⏱️ **测发效率提升与安全性增强**:本次任务中,长八甲火箭继续推进专业测发模式,在同一发射场实现了“双箭并行”,测发效率进一步提升,可节省约5天的等待时间。同时,创新采用“起飞主动漂移控制”技术,从根本上杜绝了火箭与塔架碰撞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发射安全性。

🌐 **运载能力梯队完善**:长征八号火箭与长征八号甲火箭已共同构建起太阳同步轨道3吨、5吨、7吨级的运载能力梯队,能够充分满足未来主流中低轨道载荷的发射需求,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IT之家 8 月 26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8 月 26 日 3 时 08 分,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 10 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八号甲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全箭总长约 50.5 米,起飞重量约 371 吨,700 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力达到 7 吨级。

长征八号甲火箭全箭为两级半状态液体运载火箭,芯一级为直径 3.35 米的液氧煤油模块,芯二级为直径 3.35 米的氢氧模块,捆绑 2 个液体助推器。火箭配置 5.2 米直径的整流罩,任务适应性更优。

本次任务中,长八甲火箭继续推进专业测发模式,在同一发射场实现了“双箭并行”,测发效率进一步提升。据介绍,专业测发队伍开展脉动式工作,在火箭转至发射区后,总装人员利用 1 至 2 天时间完成相应工作后,少数人员继续配合后续测试工作,多数人员转至垂测厂房,进行另一发火箭的箭体上垂测平台等工作。据了解,相较于传统测发模式,新模式可节省约 5 天的等待时间。

作为长征八号火箭的“升级版”,长征八号甲火箭借助模块化组合与新材料应用,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大幅提升运载能力。目前,长征八号火箭与长征八号甲火箭已构建起太阳同步轨道 3 吨、5 吨、7 吨级的运载能力梯队,可充分满足未来主流中低轨道载荷的发射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长征八号甲火箭创新采用“起飞主动漂移控制”技术,从根本上杜绝火箭与塔架碰撞的风险,进一步提升发射安全性。

卫星互联网低轨 10 组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

IT之家注意到,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591 次发射。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长征八号甲 Long March 8A 卫星互联网 Satellite Internet 商业航天 Commercial Aerospace 中国航天 Chinese Space Program 运载火箭 Launch Vehicle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