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源社区 08月25日
信息时代先驱沃伦·布罗迪辞世,享年101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沃伦·布罗迪(1924-2025),一位精神病学家和思想家,在家中去世,享年101岁。他以其跨学科的视野,将精神病学、控制论与前沿技术研究相结合,对信息时代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布罗迪曾涉足中情局资助的超感官知觉研究,并与马歇尔·麦克卢汉、马文·明斯基等思想家交流。他积极探索技术如何解放人类潜能,而非仅仅用于巩固现有社会,尤其关注“语境即一切”的理念,并致力于开发能够增强人类创造力的“软建筑”和触觉界面。尽管其部分项目未能商业化,但他的思想激励了后人对人机关系和技术伦理的深入思考。

💡 沃伦·布罗迪是一位思想深邃的精神病学家和技术思想家,他以101岁高龄辞世。布罗迪的职业生涯横跨精神病学、控制论、建筑学、玩具设计等多个领域,并与包括AI先驱马文·明斯基在内的多位思想家有过密切交流。他毕生致力于探索技术如何能够解放和增强人类的潜能,而非仅仅用于维护现有社会结构。

🌐 布罗迪的核心思想之一是“语境即一切”,他认为我们所处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都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基于这一理念,他与人合作开发了“软建筑”和“软材料”,这些材料能够响应人的互动,旨在帮助人们摆脱大规模生产带来的同质化束缚,激发创造性思维。

🤖 在AI研究领域,布罗迪对计算技术的发展持有一种独特的视角。他并不认同仅通过处理海量数据来构建AI的路径,而是倡导AI应成为一种能够激发人类创造力的“柔性”技术。尽管他看到当前AI的发展方向与他的设想不完全一致,但他仍相信AI有潜力实现他所期望的、能够赋能人类创造力的目标。

🌍 布罗迪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他曾在美国、挪威和中国等地生活和工作。因对美国大公司无法支持其变革性技术设想的失望,他移居挪威并放弃美国国籍,在当地的铸铁厂工作,并在中国天津大学教授控制论。他还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创立组织反对种族主义,并在挪威技术大学任教,继续推广增强人类创造力的技术理念。

编辑:元宇 好困

8月10日,信息时代黎明的远见者——沃伦·布罗迪(Warren Brodey)在家中去世,享年101岁。

沃伦·布罗迪(1924-2025)

他凭借其精神病学家的背景,就技术解放人类潜能方向提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思想,在信息时代曙光初露时,为AI等革命性领域的研究铺平了道路。

布罗迪的一生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他曾参与由中情局资助的超感官知觉研究,曾旅居新英格兰的天体村,也曾在奥斯陆的一家铸铁厂担任工人。

尽管是医学博士科班出身,但布罗迪的思想却天马行空、涉猎甚广:横跨了建筑学、玩具设计、声学和网络计算等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

他以麻省理工学院为基地,与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以及AI领域的先驱之一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等思想家交流碰撞。


硬科学与新纪元思潮的交汇

布罗迪的影响力,在20世纪70年代初达到顶峰。

那是一个硬科学与新纪元思潮交汇的时期,人们对于后工业时代的技术驱动未来,充满着激进乐观的精神。

他探索着那些只有在那个动荡年代,才能一本正经提出的、近乎狂想的问题,例如:

我们能探索技术,但技术能探索我们吗?

能否设计一个房间,让你更有创造力?

他的思想植根于控制论(cybernetics),这是一种用于研究城市、有机体、家庭和计算机网络等动态系统复杂性的跨学科方法。

尽管控制论自二战结束以来就已存在,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作为对僵化工业社会的一种反思,它才真正在学术界深入人心。

在华盛顿特区担任精神病学家的早期职业生涯中,布罗迪博士率先将控制论应用于家庭研究。

在研究中,他将家庭视为一个系统,既有其内部驱动力,也受外部系统影响:比如,假如父母工作不顺,便可能引发家庭内部的动荡。


站在AI研究的前沿

1965年,布罗迪毅然放弃了收入丰厚的私人诊所,前往麻省理工学院接受一份无薪职位,那里当时是控制论和AI研究的前沿中心。

后来,他通过美国宇航局(NASA)的拨款获得了研究经费。

与当时身处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许多同仁一样,布罗迪相信,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一个抉择:

这些技术的进步,既可以用于加固现有社会,也可能以革命性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人类潜能。

布罗迪并不赞同Minsky等人提出的基于处理海量数据的AI路径。并开始用他的余生,倡导后一种选择。

同时,他还始终警惕着资本主义会迫使人类选择前者的风险。

1967年,布罗迪在为设计理论期刊《景观》撰文时认为,时至今日,我们仍未赋予自身所处环境这种创造性的灵活性:

我们通常所实现的智能是缺乏创造力的、愚蠢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福祉背道而驰。我们任由这些僵化的机器繁衍并控制我们。

但他对于AI的前景也并非全然悲观。

同年,在曼哈顿举行的一次数字技术与创造力会议上,他发表了演讲,提到:

新技术为我们生活在个性化环境中提供了新的潜力,前提是我们能挣脱旧有的大规模生产思维模式。


语境即一切:早年经历与思想萌芽

布罗迪于1924年1月25日,出生于多伦多。

他的父亲Abraham Brody是一名医生。

母亲Blanche (Levy) Brodey,在二战前几年,曾帮助数十名逃离欧洲的犹太难民办理通行手续并获取签证。

1947年,布罗迪从多伦多大学获得医学学位。

在完成精神科住院医师培训后,他曾担任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儿童指导中心的副主任,以及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市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研究员。

1959年,他成为乔治城大学的临床教授。

在攻读精神分析师资格的同时,他还为中情局资助的一项关于盲人超常听觉发展的研究担任顾问。

这些工作,让他接触到一种思想:

我们所处的环境,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都在塑造我们的思想。

由此也让布罗迪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想法:语境(Context)即一切。

随后,他将这个信念带到了麻省理工学院。

布罗迪(右)和Avery Johnson

1967年,布罗迪与另一位研究员Avery Johnson共同创立了环境生态实验室,实验室坐落在波士顿一个工业码头的建筑内。

他们的研究方向是打造能与人类用户共同进化的环境,并借此推动用户自身的进化。

在那里,他们共同开发了「软建筑」和「软材料」,这些材料能够响应与人的互动,例如:

· 填充了氟利昂的橡胶表面会根据体温改变形状;

· 「跳舞服」,能根据穿着者的动作改变音乐。

作家Evgeny Morozov认为,布罗迪和Avery Johnson希望通过研究此类材料,帮助人们摆脱大规模生产的同质化商品和界面的束缚,激励用户去学习思考,并对跟随现实做出相应反应。

布罗迪和约翰逊在新罕布什尔州米尔福德建造的泡沫房屋,他们以「生态工具与玩具」的名义在那里工作

虽然他们的实验室从未生产出任何可商业化的产品,但二人的思想却在波士顿学术界的某些角落扎下了根。

这些思想,启发那里的研究人员在即将到来的技术浪潮下,去探索类似的根本性问题:

在工业时代,人们见证了人类为机器折腰。在信息时代,人类与机器的主从关系能否被颠覆?

在实验室资金耗尽后,布罗迪和Avery Johnson搬到了新罕布什尔州米尔福德的一个天体公社,并以「生态工具与玩具」的名义重新开始工作。

他们的项目包括一个用喷涂泡沫覆盖的气球建造的房子,以及一项关于软控制材料的专利。

同样,这些项目也没有量产的可能。

当过铸铁厂工人,也曾在中国教书

布罗迪有过两段婚姻经历。

1957年,布罗迪与Jane Tolson结婚,两人于1970年离婚。

2005年,布罗迪与Karene Lyngholm结婚。

他的遗属包括:

第二任妻子Karene,以及他与第一任婚姻所生的儿子Benjamin,另外两个儿子John和Ivan、两个女儿Kim和Lisa Brodey,一个继子Mathias Lyngholm-Dardeau,以及14个孙辈和5个曾孙辈。

1972年布罗迪因对美国感到幻灭并搬到了挪威

1972年,布罗迪在美国看到一种很明显的趋势:大公司永远不会支持他所设想的变革性技术。

与此同时,随着嬉皮士时代的落幕和越南战争的持续,短期内也不会再有什么变革。

感到沮丧和幻灭的布罗迪决定移居挪威,并几年后放弃了美国国籍。

1977年,他开始在奥斯陆的一家铸铁厂担任工人。

20世纪80年代初,他来到中国,并在天津大学教授控制论。

几年后,他回到挪威,致力于触觉界面的开发,并定期为挪威杂志《Flux》撰稿。

在那里,他创立了「团结起来反对种族主义」组织,以对抗挪威日益高涨的新纳粹主义浪潮。

他还在奥斯陆技术大学任教,继续倡导能够增强人类创造力的技术。

他的儿子Benjamin说:近年来,布罗迪博士对AI的发展变得谨慎乐观。

虽然当下的AI,是建立在Minsky博士所倡导的那类大语言模型之上,但布罗迪相信,它依然有潜力成为自己毕生所梦想的那种「柔性的」、能激发人类创造力的技术。

参考资料:
https://www.nytimes.com/2025/08/20/technology/warren-brodey-dead.html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沃伦·布罗迪 信息时代 控制论 AI 技术伦理 Warren Brodey Information Age Cybernetics AI Technology Ethic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