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新闻中心 08月24日
国内首部压缩空气储能专著发布,系统性总结技术成果与应用前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国内首部关于压缩空气储能的学术专著《压缩空气储能理论与应用》正式发布。该书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组织编写,凝聚了该团队二十多年来的科研成果与技术积累,系统梳理了压缩空气储能的发展背景、理论基础、技术原理、设计方法、工程应用及未来趋势,并结合国家能源战略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价值。文章还介绍了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一种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且环境友好的储能技术,以及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在该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包括建成全球首个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系统,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压缩空气储能理论与应用》专著发布,填补了该领域学术著作的空白。该书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编写,系统总结了其二十余年的压缩空气储能研究成果,内容涵盖理论基础、技术原理、工程应用及发展趋势,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其优势在于大规模、长时间、低成本、高效率、安全可靠且环境友好。这项技术通过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压缩空气储存,并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空气发电,有效解决能源供需不匹配的问题。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是我国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的先行者,自2004年起便开始了相关研究。经过19年的持续攻关,该所成功突破了100MW级关键技术,并建成了全球首个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系统,该系统已于2022年9月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已迈入世界领先行列。

2025-08-24 01:20:53  作者:狼叫兽

近日,在第十届储能西部论坛上,国内首部关于压缩空气储能的学术专著压缩空气储能理论与应用正式发布。该书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组织编写,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并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这是该领域首部系统性学术著作,凝聚了研究团队二十多年来在压缩空气储能方向上的科研成果与技术积累。

该书全面梳理了压缩空气储能的发展背景、理论基础、技术原理、设计方法、工程应用及未来趋势。内容不仅涵盖团队多年来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和一手数据,同时结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全球能源科技竞争格局,对行业发展进行了前瞻性分析,兼具理论深度与实际应用指导价值。

压缩空气储能是一种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将电能用于压缩空气、在用电高峰时释放空气进行发电的技术。该技术具有大规模、长时间、低成本、高效率、安全可靠以及环境友好等优势,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之一。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自2004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究,经过19年的持续攻关,先后完成了国际首座1.5MW级和1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在此基础上,成功突破100MW级关键技术,并建成全球首个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系统。该系统于2022年9月30日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迈入世界领先行列,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压缩空气储能 储能技术 能源发展 学术专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