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显示,尽管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北极海冰在过去二十年的融化速度却明显放缓。科学家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大西洋和太平洋洋流的自然变化,这些洋流的波动影响了暖水进入北冰洋的数量,进而调节了海冰的融化进程。研究通过对比分析1979年至2024年的海冰数据与气候模型,确认了这一减缓趋势属于自然波动范畴。尽管如此,研究者强调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事实不容否认,并预测当前暂停期过后,海冰融化速度将再次加快,北冰洋在本世纪内仍可能出现夏季无冰状态,对全球生态和气候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 北极海冰融化速度减缓:尽管全球气温持续上升,但最新研究表明,北极海冰在过去二十年间的融化速度显著放缓,这种现象在历史气候记录中并不罕见,可能持续5至10年。
🌊 洋流波动是关键因素:科学家认为,此次融化放缓的主要驱动力是海洋洋流的自然变化,特别是大西洋和太平洋洋流的波动,它们影响着暖水进入北冰洋的量,从而调节海冰的融化进程。
📊 数据与模型验证:研究团队分析了1979年至2024年的北极海冰数据,并与数千次气候模型运行结果进行了比对,确认当前的减缓趋势属于自然波动,而非气候变化趋势的逆转。
⚠️ 长期趋势仍严峻:研究者强调,虽然存在短期减缓,但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无可否认”的事实依然存在。气候模型预测,一旦暂停期结束,海冰融化速度将再次加快,北冰洋在本世纪内很可能经历夏季无冰的状态,对全球生态和气候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IT之家 8 月 23 日消息,科技媒体 TechSpot 今天(8 月 23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最新研究显示,尽管全球气温持续上升,北极海冰过去二十年的融化速度明显放缓。
研究指出,这种现象在历史气候记录中并非首次出现,通常一个世纪内仅出现一到两次,并可能持续 5 至 10 年。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科学家在深入研究后,认为此次融化放缓的主要原因,是海洋洋流的自然变化。大西洋和太平洋洋流的波动,决定了暖水进入北冰洋的数量,进而影响融化进程。北极海冰每年都会经历春夏融化、秋冬回升的自然循环,这些循环在短期内能抑制部分融化速度。

研究团队分析了 1979 至 2024 年的北极海冰数据,并与成千上万次气候模型运行结果比对,确认此次减缓属于自然波动范畴。数据显示,在 9 月的极小冰量时期,每排放一吨二氧化碳会造成约 2.5 平方米海冰消失,同时海冰平均每年变薄 0.6 厘米。
尽管目前的减缓趋势显著,但研究者强调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事实“无可否认”。气候模型一致预测,当前暂停期结束后,融化速度将再次加快,本世纪内北冰洋很可能经历首次夏季无冰的状态,严重影响全球生态与气候系统。

图源 Eart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