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8月23日
新加坡的“俗人逻辑”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结合作者在新加坡的学习经历,探讨了新加坡以“俗人逻辑”治理国家的独特之处,即通过实际付出(金钱和时间)来体现爱党爱国,并以此优化官员选拔和激励机制。文章还分享了学习的价值,包括认识到产业链的复杂联系(如房地产与养猪业),以及捕捉用户好奇心和体验价值的创业思路。作者强调,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成为“造风者”而非“追风者”是关键,学习的意义在于突破认知,发现新的商业可能。

新加坡的治理被作者归结为“俗人逻辑”,即强调实际付出而非口号。在党政官员的薪酬和激励方面,通过将高收入与实际工作表现挂钩,并要求党员自愿捐献收入用于党务开销,确保留下真正干事且有能力的人,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官僚开销。

“俗人逻辑”也体现在新加坡的干部选拔和企业用人上。政府官员的薪资与全国最高收入者挂钩并每年浮动,退休后也需凭能力在企业获得职位。国企用人也侧重于实际能力而非过往身份,例如以能力而非身份来选拔CEO,体现了“看能力,不看身份”的原则。

学习能够揭示事物间隐藏的复杂联系,例如房地产低迷会影响养猪业,因为建筑工人是猪肉消费的重要群体。这让作者认识到产业链的广泛性,并强调了不断满足好奇心和探索新知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我们理解更广阔的世界。

文章指出,真正的商业成功者是“造风者”,而非被动等待“风口”的人。通过学习,我们能够突破固有认知,培养创造新商业模式和开辟新领域的能力,就像人工智能和科技创新的开拓者一样,成为引领潮流而非追随者。

通过借鉴新加坡等地的制度环境和商业逻辑,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搭建适合自身发展的资本结构和人才体系的思路,从而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这强调了跨文化学习和借鉴外部经验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各位同学,大家好。

每一次海外游学,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学习意义。这一次,我们所处的宏观环境更为复杂。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和个人该怎么办?我想,除了在自身熟悉的领域里持续深耕,我们更需要“向外看、向外学”。

向外看什么?学什么?大体有两条路径:

第一,横向学习,去观察那些经济发展路径与中国相似的国家和地区,看看当地企业是如何应对挑战的;第二,纵向学习,去翻看历史,研究发达国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理解他们是如何走过产业周期、跨越困境的。

今天,我想结合自己在新加坡的学习经历,与大家分享一些体会。

一、“俗人逻辑”的治理智慧

我曾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读过书。这几天来给大家上课的老师里,也有我曾经的同学。

新加坡这个国家很有意思。我有一个看法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可能和大家平时听到的不一样。就是新加坡是按照“俗人逻辑”来治理国家的,所以它相对简单;而我们更多是按“圣人逻辑”来治理,看起来很复杂,需要讲两套话。

举个例子,新加坡讲“爱党爱国”,不是光喊口号,而是要拿出实际行动,付出金钱。你爱党你就得给党钱。这就像谈恋爱,你去追别人,光嘴上说喜欢不够,你是不是要买单?又像娶媳妇,说爱不行,还得付彩礼。所以爱是要有付出的,这就是典型的俗人逻辑。

新加坡政府官员的工资制度就是这样体现的。比如说,新加坡的部长们都是最爱党的,是党挑选出来的人。那么问题来了:部长的工资怎么发呢?

新加坡的做法很有意思:部长薪水分为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固定部分也不算固定,从全国会计、银行、工程、法律、本地制造业以及跨国公司六个部分中,各自选出4个最高收入者,取这24个人平均薪酬的60%。这部分每年浮动。另外还有浮动部分,包括年度可变动薪水、个人表现花红、国家表现花红,这些算作奖金。

除了这些薪水,新加坡部长不再享受额外的养老福利,他们的养老、医疗开支和其他所有新加坡人一样,只能依靠公积金制度,不管他们是否额外再兼任多个政府职位,都只能领取部长这一份薪水。

多干活,只拿一份钱,额外的劳动以及那40%就算是你“爱党”的付出,相当于实际付出了“真金白银”。这样一来,嘴上喊口号的少了,留下的是真正干事的人。

此外,他们也很强调“花时间”来体现爱。爱一个人,你要花钱,还要花时间。只花很短时间,那叫交易;花很长时间,才叫爱情。

我在新加坡读书的时候,就跟着他们的党员去体验过这种“花时间”。比如每周四晚上七八点左右,他们都要在社区里接待群众,一边坐个律师,一边坐个党代表,部长本人也会亲自参加。我跟着部长去过几次,结束后大家就去大排档吃宵夜。这样的基层接待,他们一做就是几十年。所以你看,新加坡的治理逻辑就是“俗人逻辑”:钱要真花,时间要真花。

再比如说,新加坡执政党人民行动党的党中央,一共十几个人,办公面积200平方米左右。地点还在幼儿园的楼上。全年开销大约600万新币。钱从哪来?不是纳税人掏的,而是谁爱党,谁来出。议员和部长们把自己收入的一小部分捐出来,用来维持党的运转。党中央也就十来个人,还都是兼职。

而且新加坡公务员的薪资发放很简单,钱直接发到你口袋,没有补贴,也没有秘书、司机、住房等福利。如果你要是犯错,工资也没有了。所以,他们的生活往往非常节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一些部长自己打出租车。因为都要花自己兜里的钱,自然精打细算。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退休以后完全可以自由选择去做事。如果你在工作岗位上没能力、服务不好,就不会有人再请你。相反,专业能力强、口碑好的人,即便是退休,也会被企业邀请。比如我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主,想请退休官员做事情,一定是请有口碑的、能干的人,不然自己要出事。

另外,新加坡的国企用人也是一套“俗人逻辑”。不是说谁当过部长,谁就能理所当然去管国企。他们的逻辑是:你有能力,就可以来当CEO。比如凯德集团的前总裁廖文良,原本在政府机构服务,之后到私人企业工作,后来被请去管理国企,把凯德做得非常好。这就是“俗人逻辑”,看能力,不看身份。

总之,我在新加坡学习两年最大的体会就是:他们治理的底层逻辑是“人都是俗人,就按俗人的要求来”。管理原来也可以这么简单。

二、学习带来的“意外收获”

我觉得学习还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就是能让我们发现原本没注意到的联系,而这些联系往往会影响甚至改变我们的思考。

比如,很多人没想到,房地产行业的低迷,居然影响到了养猪业。为什么?因为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对猪肉的需求量很大。可是现在房地产行情低迷,住宅商品房上半年销售额只有3.9万亿元,全年估计不到8万亿,而最高峰时是一年销售十八万亿左右。市场规模一下子少了十万亿,工地停工,农民工没活干,猪肉需求就下降。

这让我重新认识了“产业链”的真正含义。过去我们讲房地产产业链,总觉得是家居、建材、玻璃、木材这些行业,却没想到连养猪业也在其中。这就是学习的价值:让我们意识到世界上的联系远比想象复杂,我们的常识其实很有限,只有不断去探求、满足好奇心,才能理解更多东西。

另外,好奇心带来的生意也无处不在。就拿我在普吉岛的经历来说,有两个咖啡店让我印象很深。

其中一家是“狮子咖啡店”,他们把小狮子养成宠物,客人喝咖啡的同时还能花600泰铢去摸一摸,这个创业点子很有意思。另一家是“老虎咖啡店”,虽然咖啡和老虎本没有关系,但他们硬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同样吸引了游客。这些案例虽然看似“离经叛道”,但本质上是对用户好奇心和体验价值的捕捉。

这也告诉我们,创业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的认知还没有被打开。学习的意义正在于此,帮助我们突破认知。

过去很多人都被“追风口”的思维误导,总想着等风来。但真正赚大钱的,往往是“造风的人”。比如马云、马斯克,他们都是创造风口的人,而不是等风的人。迎风的人,也许能在早期分一点红利,但等风口拥挤时,再去做几乎没有机会了。就像电商行业刚起来时,第一批、第二批做电商的人都赚到了钱;可如今再做电商,想赚钱很难。

很多新的生意模式,在出现之前没有人能想到,比如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这些领域的开拓者,其实就是在“造风”。而如果只是等待,等到人人都用上了,我们再进入市场,往往为时已晚。所以,学习是要让我们自己成为“造风的人”。

结语

总之,商业环境变化太快,如果只停留在惯性认知,就很容易被淘汰。走出来学习,才能发现,做生意其实有另一种方式。

比如说,新加坡、越南等不同国家的制度环境和商业逻辑,孕育了企业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机会。通过观察这里的民营企业发展经验,去思考如何搭建适合自身的资本结构和人才体系,让一家中国公司成长为真正立足亚洲、面向全球的企业。这正是我们此行新加坡的意义所在。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新加坡治理 俗人逻辑 学习价值 造风者 产业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