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新闻中心 08月22日
中科院陈和生团队揭秘散裂中子源建设艰辛历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及其团队在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过程中,面临着资金不足、技术挑战及团队年轻化等严峻考验。研发经费仅为国外同类装置的三分之一,却要实现高达90%的国产化率。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小,经验相对欠缺,但他们凭借不懈努力,最终于2017年成功实现打靶。一位团队成员在庆祝成功时,意外收到一位热心市民的“霸王餐”款项,这番“国家需要你们”的肯定,极大地激励了他们。尽管许多成员常年远离家乡,面临家庭照顾的巨大压力,他们依然坚持奉献,为中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贡献了力量。

💡 **资金与国产化挑战:** 在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初期,陈和生院士团队面临严峻的资金压力,研发经费仅为国外同类装置的三分之一,同时还肩负着实现高达90%的国产化率的目标,这在技术和成本上都构成了巨大挑战。

🌟 **团队年轻化与攻坚克难:** 团队平均年龄较小,经验相对不足,这增加了项目推进的难度。尽管如此,团队成员展现了极强的奉献精神,不分昼夜地投入到技术攻关中,最终在2017年8月28日成功实现实验打靶,取得了重大突破。

💖 **社会认可与激励:** 在项目成功打靶当日,团队成员外出聚餐时意外收到了热心市民的“霸王餐”付款,并被告知“国家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这种来自社会的肯定和认可,极大地触动了科研人员,成为他们坚持不懈、持续奋斗的强大动力。

🏡 **远离家乡与家庭重担:** 许多团队成员为了项目建设,常年远离北京的家乡,面临着家庭的巨大压力。他们需要照顾在北京上学的孩子,或年迈的父母。尽管承受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负担,他们依然选择坚守岗位,为中国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2025-08-22 11:40:45  作者:狼叫兽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及其科研团队参与了一档电视节目,分享了他们在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与故事。

陈和生表示,在项目初期,团队面临资金紧张、技术难题和人员年轻化等多重压力。当时研发经费仅为国外同类装置的三分之一,同时还要实现高达90%的国产化率。整个团队平均年龄较小,经验相对不足,这让他们在推进项目时承受了巨大压力。

尽管困难重重,团队成员始终全力以赴,不分昼夜地攻关。最终,在2017年8月28日,实验成功实现打靶,标志着项目的重大突破。

节目主持人还提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听说打靶成功那天,团队成员外出聚餐庆祝,结果却吃了一顿“霸王餐”。

一位团队成员回忆称,那天大家为了庆祝成果,兴致勃勃地外出吃饭。结账时,餐厅老板却告诉他们,有顾客已经悄悄替他们付了账。原来,那桌顾客在新闻联播上看到了相关报道,认出他们正是新闻里的主角。

老板随后主动过来敬酒,说:“国家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这句话让在场的科研人员深受触动,也成为他们坚持科研、持续奋斗的动力之一。此后,团队几乎全年无休地投入工作。

陈和生感慨地表示,东莞这支团队尤其不易。由于大多数成员的家都在北京,他们常年远离亲人。团队中有不少人孩子正在北京上学,无暇照顾;年纪稍长者,家中还有四位老人需要照料,家庭与工作的双重压力非常大。但即便如此,大家依然坚持下来,为中国的大科学装置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陈和生 散裂中子源 中国科学院 科研团队 大科学装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