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8月21日
阿里养出200亿超级独角兽:做汽车操作系统,年入8亿全国第一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聚焦于汽车操作系统领域的独角兽斑马网络,探讨了AI技术如何深度驱动智能座舱的革新。斑马网络作为国内领先的汽车操作系统供应商,依托阿里巴巴的背景,实现了从功能座舱到高级认知座舱的跨越式发展。文章详细阐述了智能座舱从被动交互到主动感知、再到自主决策的演进路径,并以斑马网络在需求主动感知和车生活闭环方面的实践为例,预示了AI座舱的未来趋势。该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期,AI+智能座舱的市场份额将持续攀升,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便捷的汽车生活体验。

🚗 **斑马网络作为汽车操作系统领域的领军者**,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获得多轮巨额融资,估值突破210亿元,其核心业务是提供兼容多种车规级芯片的汽车操作系统,并已将此作为主要收入来源,显示出其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坚实地位和发展潜力。

📈 **智能座舱行业正经历AI驱动的深刻变革**,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290亿元增至2030年的327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6.8%。AI技术的融合将推动座舱从简单的工具属性转变为“懂你的伙伴”,实现从功能座舱到高级认知座舱(CL3)和全面认知座舱(CL4)的演进,核心在于“预判需求”和“自主执行”。

💡 **AI智能座舱的关键进化趋势体现在“需求主动感知”和“车生活闭环”**。前者表现为系统无需用户唤醒即可根据用户习惯和日程预判需求,如自动推送目的地停车场信息;后者则通过车载应用实现“车生活闭环”,例如斑马网络与饿了么合作的点餐应用,将车辆打造成集成了丰富原生应用的智能移动空间。

🏆 **斑马网络在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完全自研的汽车操作系统、整合的AI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以及汽车平台服务能力。相较于华为、科大讯飞等竞争对手,斑马网络凭借其独特的系统级整合能力,为用户提供了差异化的座舱体验,将汽车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

这是一个超级独角兽,做汽车操作系统的,早在2024年,估值就突破210亿元。

过去7年,它累计融资5轮,起步就融资16亿,最高一轮融了30亿元。走的是“天之骄子”路线,也可以说是“企二代”路线。

更关键的是,它所处的智能座舱行业,正与AI深度结合,处于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可能与手机的进化过程有点像,从大哥大、功能机,变成智能手机,再到未知的AI新终端。

智能座舱也是一样:功能会从老式收音机,到简单的屏幕交互、语音控制,再到未来的“主动识别需求+主动决策”。

这个趋势(AI+座舱)是个增量市场。2024 年,其在整体市场占比约 15 - 20%,预计到 2030 年将跃升至 35-40%。这组数据说明一个道理:座舱若不拥抱AI趋势,会丢掉半条命。

具体来说,AI座舱的进化趋势可总结为2个。

需求主动感知。

例如在用户通勤途中,系统可基于日程自动推送目的地停车场信息,无需用户手动触发。

在场景上,实现车生活闭环。比如车上点外卖。

当然,这些前沿功能,有些符合用户习惯,有些并不符合。让我们通过斑马网络的实践,来预判AI智能座舱的新机会。

插播广告:你是AI创业者吗?你是否有兴趣加入华为AI生态?最近,华为启动“华为云杯”2025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这是一个很好的抱紧华为大腿的机会,是一个较好的技术加速+资源跳板。推荐你报名。

01

斑马网络是一个超级独角兽,做汽车操作系统的,早在2024年,估值就突破210亿元。

过去7年,它累计融资5轮,起步就融资16亿,最高一轮融了30亿元。走的是“天之骄子”路线,也可以说是“企二代”路线。

总之,草根路线不适合它,因为它的大股东是阿里巴巴。

2015年3月,阿里与上汽集团设立10亿元的“互联网汽车基金”,同时创立斑马网络——前者投资了后者。

次年,它开发的斑马智行系统上线,搭载阿里的AliOS。

目前,它最核心的产品是:汽车操作系统。2022 年该项收入占比 86.7%,2023 年占比 86.2%,2024 年占比 83.4%。该系统支持车载娱乐功能、OTA(一种无线通信)等,就像 iOS 和Android一样,能兼容国际和国内多种车规级芯片。

它的最大客户,就是上汽。从这点看,斑马网络很聪明,出资方找了上汽,后者既当股东,又当甲方爸爸,既解决了生存订单问题,又搞定了后续的发展资金。

2022 年、2023 年、2024 年及截至 2025 年1-3月份,上汽的订单占比分别为54.7%、47.4%、38.8% 及 47.8%。

2022-2024 年,斑马网络收入依次约 8.05 亿、8.72 亿、8.24 亿元,先升后降,经常性收入稳步增长 。

02

汽车操作系统,可以归入智能座舱行业,愿景都是一个:让座舱更智能。

2024 年,中国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人民币 1290 亿元。预计到 2030 年,这一规模将达到人民币 3274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6.8%。

其中,基于软件的座舱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将从 2024 年的人民币 401 亿元,增至 2030 年的人民币 1149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 19.2%。

该赛道(智能座舱)分为几个阶段,升级过程有点像从“大哥大”到“智能手机”,核心目标是让汽车座舱从“工具”变成“懂你的伙伴”。

早期是功能座舱(CL0),特点是被动交互(如老式收音机),无多模态交互,仅具备基础离线功能,任务执行局限于座舱内,被动响应乘员操作。

之后是感知智能座舱(CL1),开始“联网”,但不够聪明,可远程车辆管理,应用下载、升级能力有限。

再到部分认知座舱(CL2),开始“察言观色”,但还不够主动,支持多轮对话、免唤醒词(单区域)、基础手势控制等,具备 OTA 功能,能识别驾驶员身份、推送个性化功能等。目前行业也就处在这一阶段。

那么,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可能是高级认知座舱(CL3)和全面认知座舱(CL4)。

CL3的核心特征是:从“察言观色”到“预判需求”。

通过多模态传感器(如摄像头、生物雷达)实时监测驾乘人员情绪、疲劳状态、手势意图等,无需唤醒词即可响应。例如,检测到驾驶员打哈欠时,自动调低空调温度并播放提神音乐。

CL3的主要功能展示

CL4的核心特征是:从“预判”到“自主执行”。比如通过大模型实现共情对话,例如安慰情绪低落的乘客或根据对话内容推荐目的地。

03

从竞争看,新玩家的进入机会很少了,头部已经形成。

2024 年按中国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收入计,前五名提供商的合计市场份额为 26.9%。其中斑马网络排名第一,占 2024 年中国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总收入的7.8%。

斑马网络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华为、科大讯飞、德赛西威等。

与这些竞争对手相比,斑马网络的最大区别在于:

1、它是国内仅有的两家完全自研汽车操作系统的第三方供应商之一。

2、它是唯一一家整合系统级操作系统解决方案、AI 全栈端到端解决方案和汽车平台服务的企业。

3、其通过无缝整合提供差异化座舱解决方案,能将汽车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

对于新玩家来说,行业存在一些新机会和新趋势,最核心的就是:AI+智能座舱——2024 年约占整体市场的 15-20%,预计到2030年达 35-40%。

分析斑马网络的实践,可总结出AI化的几大趋势。

一个是“需求主动感知”:无唤醒词 + 多场景预判”。

例如,在用户通勤途中,系统可基于日程自动推送目的地停车场信息,低电量时主动提醒附近充电桩,无需用户手动触发。

预计到 2026 年,具备此类能力的智能座舱,渗透率将从2024年的10%提升至35%,成为主流配置。

另一个是:在场景上,实现车生活闭环。比如车上点外卖。

斑马网络与饿了么合作推出了行业首个车载 AI 点餐应用,用户可在智己 L6 车型上通过语音完成下单,订单同步至目的地附近商家。

目前,斑马网络的车载平台已覆盖 180 多个品类的原生应用。从数据来看,2024 年中国车载平台服务市场规模约 7 亿元,预计 2027 年将突破 5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 6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铅笔道”(ID:pencilnews),作者:铅笔道,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斑马网络 智能座舱 汽车操作系统 AI 人工智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