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在采购饮用水时遭遇造假风波,涉事公司在招标书中提供虚假信息,导致物流署未能及时发现。物流署署长陈嘉信代表署方就此致歉,并承认招标审批程序存在不足。为应对此事件,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召集了跨部门的检讨政府采购机制专责小组首次会议,旨在从制度、系统和执行层面审视现有机制,堵塞漏洞。该专责小组将重点关注如何防范心存诈骗的投标者,并预计三个月后提交初步检讨报告。官员表示,若发现人为疏忽,将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 香港政府办公室在采购饮用水过程中,发现中标公司的招标书存在造假成分,凸显了现有采购机制在防范欺诈性投标方面的不足。物流服务署署长陈嘉信已代表署方就此事件向公众致歉,并承认招标审批程序存在疏漏。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牵头成立了检讨政府采购机制专责小组,汇集了多个政策局和部门的代表,旨在全面审视现有的政府采购机制和程序。会议从制度、系统和执行三个层面初步识别了问题,并探讨了改进建议。
🔍 该专责小组的成立是针对饮用水采购造假风波的回应,其核心任务是堵塞政府采购流程中的漏洞,特别是加强对投标者提交文件的审查能力,以防止心存诈骗的投标者获取政府合约。专责小组计划在三个月内提交初步检讨报告。
📢 陈嘉信署长承认此次事件的主体责任应由物流署承担,并就此向公众致歉,尤其是在公务员对食水安全产生疑虑的背景下。当被问及个人责任时,他未予回应。许正宇局长则表示,审计署已启动审查,若发现人为疏忽,政府将依据公务员纪律机制或工作表现管理机制严肃处理相关人员。
📝 此次事件促使香港政府高度重视政府采购的诚信和效率问题,检讨将聚焦于如何提升审查的严谨性,确保供应商的资质和文件的真实性,从而重建公众对政府采购的信任,并保障公共资金的有效使用。
香港政府办公室改订中国大陆品牌饮用水,爆出造假风波。香港物流服务署署长陈嘉信在专责小组会议后说,获得合约的公司提呈的招标书存在造假成分,该署未能及时察觉,凸显招标审批程序的不足,他代表署方致歉。
据香港政府公报,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财库局)局长许正宇在星期四(8月21日)召开检讨政府采购机制专责小组首次会议,以跨政策局、跨部门形式,从政府采购饮用水的事件出发,审视现有的政府采购机制和程序,做好把关工作,堵塞漏洞。
专责小组由许正宇担任主席,成员包括财库局常任秘书长(库务)黎志华、陈嘉信,以及公务员事务局、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发展局和律政司的代表。
会议从制度、系统性和执行三个层面初步识别了一些有疏漏或不足的事项,并就如何改善讨论了不同的建议方案。专责小组也订下三个月后就初步建议提交检讨报告。
综合香港《星岛日报》和网媒“香港01”等报道,陈嘉信在会后对记者说,这次事件凸显现行采购机制未能有足够能力完全堵塞存心诈骗的投标者获取政府合约。据当局初步理解,疑似涉及诈骗获取这次饮用水合约的公司,可能从不正当手段获取部分真实文件,也透过可伪造文件满足投标要求,让署方在审查文件时未能及时觉察到造假成分,显示招标审批程序存在不足。
陈嘉信称,这次事件令社会关注政府采购工作,也让公务员对食水安全有疑虑,他就此代表物流署向公众致歉。
陈嘉信在问答环节说,这次事件的主体责任应由物流署承担,但在被追问他本人要如何为事件负责时,陈嘉信则未予回应。
许正宇会后表示,明白外界关注是否有人要为事件负责,审计署已展开审查,如果发现有人为因素,的确是由疏忽引致,政府必定会按照公务员纪律机制或工作表现管理机制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