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回顾了中国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历程,从早期侧重土地管理方式的讨论,到21世纪政府与农民、农村集体组织在土地管理上的矛盾加剧。作者分享了自己参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研究的经历,并强调了退休后集中精力进行系统性研究的重要性,涵盖了征地制度、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城市住房制度以及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等多个关键领域。这些研究旨在为解决土地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土地管理研究的重心转变:早期研究侧重于“管什么、怎么管”的土地管理方式,进入21世纪后,政府与农民、农村集体组织在土地管理上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住房问题也成为社会焦点,这促使研究重心转向解决现实矛盾和突出问题。
个人投身土地管理改革的历程:作者从1986年开始参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并最终调入土地管理系统工作。尽管早期工作繁重,但仍陆续发表了一些看法,为后来的系统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退休后的系统性研究成果:作者在退休后的十年间,集中精力对土地管理领域的多个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征地制度改革、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以及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产出了多项专题研究成果。
比较早期的研究侧重于土地管理管什么怎么管,进入21世纪以后,政府的土地管理与农民、农村集体组织的矛盾呈加剧趋势,城市住房问题也越来越尖锐,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社会各界探讨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有人强调改革有助于增加财政收入。图:视觉中国
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
1986年,我在第6期《红旗》发表《保护耕地刻不容缓》一文,自此与筹备组建中的土地管理系统建立联系,参与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研究,并最终调入土地系统工作。
整天忙于党务行政工作,很难集中精力搞研究,虽然陆续写了一些文章,发表了一些看法,却并不系统。退休之后,才有条件集中精力作研究。60岁到70岁10年间,作了四五个专题,包括征地制度改革、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城市住房制度改革、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