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
Manus首席科学家季逸超在Stripe Tour上披露公司年化营收规模已达9000万美元,临近1亿美元大关。然而,Manus创始人肖弘随后在即刻上对此数据进行了澄清和解释,强调了“Revenue Run Rate”的计算方法(当月Revenue * 12),并指出Revenue不等于Cash Income,年付选项中的预存款不应计入当期Revenue。他进一步指出了创业公司在披露ARR(年化经常性收入)时常见的错误计算方式,如早期用7天Cash income * 52,这会高估实际收入,尤其是在产品上线初期热度较高时。肖弘建议,最严谨的ARR计算方式是通过Stripe的MRR(月度经常性收入)乘以12来得出,这代表了市场对产品的真实认可度,而非“Vibe ARR”。
📊 **Revenue Run Rate的准确计算方法**:Manus创始人肖弘强调,年化营收规模(Revenue Run Rate)应以当月实际产生的Revenue乘以12来计算。Revenue并非等同于Cash Income,特别是年付模式下的预付款项,不应被计入当期Revenue,否则会夸大实际收入情况。
💡 **ARR计算的常见误区**:文章指出,许多AI产品在计算ARR时存在误导性做法,例如在产品上线初期,使用7天Cash income乘以52。这种方法存在两大致命缺陷:一是可能将年付的Cash Income重复计算;二是初期数据受市场热度和尝鲜者影响,容易对未来收入产生高估。
📈 **Stripe MRR作为ARR的可靠基准**:肖弘建议,衡量公司ARR最直接且可靠的方式是通过Stripe平台获取的MRR(月度经常性收入),再乘以12。这种方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和实际收入能力,避免“Vibe ARR”的虚高现象。
⚖️ **财务指标的严谨性与透明度**:通过对Manus营收数据披露的讨论,文章突显了创业公司在财务数据披露时保持严谨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性。准确理解和使用财务指标,如Revenue Run Rate和ARR,对于建立市场信任、进行有效决策至关重要。
8 月 20 日,在新加坡的 Stripe Tour 上与 Stripe CEO 对谈的时候,Manus 首席科学家季逸超(Peak)表示,Manus 从三月份推出至今已实现 9000 万美元的年化营收规模(revenue run rate),1 亿美元大关近在咫尺。随后,Manus 创始人肖弘在即刻上对这个数据进行了一些解释:
Peak 参加了今年的 Stripe Tour 并且分享了我们最新的收入数据。我们开玩笑说,也许应该在写一篇文章科普下:How to calculate ARR, Correctly。
之所以用 Revenue Run Rate 这个数值,是因为它是一个严谨的财务口径数据,计算方法也相当简单:当月的 Revenue *12。
需要注意的是,Revenue 并不等于 Cash Income。很多 AI 产品都会有年付选项,这部分只能算作预存款,而不能记为 Revenue。如果我们按照这种【错误方式】披露,可以算出一个一个比 1.2 亿美金更大的数。(再次说明,这是不正确的计算方法。)
另外一个重灾区是关于 ARR 的计算。一个典型的错误的做法是:在产品上线的初期,用 7 天的 Cash income * 52。这里有两个问题:1 是刚刚所说,包含了年付的 Cash,可能会多很多倍。2 是,在一个产品上线的早期,热度高、尝鲜者多,对未来的预测很容易是高估的。
回到 Stripe 的活动,其实有个最简单的方式可以去看一家公司的 ARR:打开 Stripe,找到 MRR,乘以 12,就能计算出这个产品在全世界内被认可的 ARR 数字,而不是 Vibe ARR。
最后隔空感谢 Chetan 昨天深夜还在和我一起聊这些数字和指标。他一直鼓励我们志存高远,用最好的 Benchmark 在要求团队。
转载原创文章请添加微信:founderparker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