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8月21日
“人造肉第一股”千亿市值毁灭:过去10年假科技盛行的一个缩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上市6年,市值从200亿美金跌至不足2亿美金,暴跌99%。其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居高不下的成本,远超传统肉类,使其难以扩大市场。文章指出,人造肉的困境是过去十年“假科技”盛行的缩影,科技进步应带来成本下降,而非借环保之名行高成本之实。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精英阶层对资源耗竭的担忧,认为限制技术发展、推崇环保和消费转向是其应对策略,而比尔·盖茨投资食虫等项目,也反映了精英们在寻找突破资源天花板的“原子世界ChatGPT时刻”。

💰 **成本高企是人造肉市场的“原罪”**:Beyond Meat等公司面临的困境,核心在于其产品成本远高于传统肉类,例如人造肉一公斤出厂价仍超过7美金,而牛肉仅6美金,猪肉2.5美金,鸡肉2美金。这种成本劣势在同质化市场中难以竞争,导致其难以像鸡肉等低成本产品那样实现高速增长,注定成为小众产品。

💡 **人造肉热潮是“假科技”的缩影**:文章认为,科技进步应体现在成本下降,例如电商、手机支付、光伏发电等。然而,人造肉未能实现规模化后的成本承诺,资本却因其环保和社会运动的属性而趋之若鹜。这反映了过去十年中,一些以环保或未来趋势为噱头的科技项目,并未真正带来成本效益的提升。

🌍 **精英阶层的资源焦虑与技术停滞**:文章深入剖析了人造肉现象背后,精英阶层对全球资源枯竭的担忧。从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到对技术进步的限制,精英们试图通过控制人口、削减需求、推广环保等方式来缓解资源压力。这种“精英顶层设计”的逻辑,也解释了过去50年科技发展为何陷入长期停滞,因为无限的技术发展可能带来毁灭性后果。

🦗 **寻找突破资源天花板的“原子时刻”**:面对资源限制,比尔·盖茨等精英正积极寻找新的解决方案,例如投资食虫蛋白等低成本可持续蛋白质来源。这反映了精英们在“比特世界”的AI之外,对“原子世界”(即物质世界)技术突破的强烈期待,希望能像ChatGPT改变信息时代一样,通过技术进步彻底解决资源瓶颈问题。

2019年上市的人造肉网红Beyond meat(BYND),只过了6年,就已经被传言要破产了。这固然危言耸听,但也确实反映了这家公司难以为继的生存实况——从2011年种子轮融资以来,加上IPO,合计融了16.9亿美金,Beyond meat(BYND)从2021年最高200亿美金(合计人民币超千亿)市值开始,跌去了99%的价值,现在只剩不到2亿美元的残值。



Beyond meat股价月K图

过去十年中,人造肉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速仅为10%。对于被寄予厚望、将颠覆传统动物肉市场的超级新星来说,这一增速显然是不够看的。

在上市之初,市场预测未来植物肉会达到植物奶在牛奶市场的相应占比,至少是个200-300亿美金的市场。

然而时至今日,故事已成幻觉。

01

人造肉,贵是原罪

人造肉市场增速缓慢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是这种“新生活方式”所代表的极高成本。

即使是今天,人造肉一公斤的出厂成本价仍然7美金以上。而对应的,牛肉6美金,猪肉2.5美金,鸡肉2美金。

这样的高成本,在面对实力雄厚的传统畜牧业肉厂的竞争中,显然是毫无胜算的:不管推广花掉多少,消费者在面对资金硬约束的时候,钱总是诚实的。

在一个同质化的市场中,成本高,就是某款食品无法扩大市场的核心因素:

过去10年中,鸡鸭肉的复合增速高达19%,白羽鸡的极低成本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而而人造肉成本迟迟无法下探,注定了他会是一个小众产品。


货架上的Beyond meat人造肉产品

02

过去10年假科技盛行的一个缩影

人造肉的狂热是过去10年假科技盛行的一个缩影。

科技进步,应该让成本不断下降,比如说电商相比传统商业,比如手机支付相较于传统支付,比如天然气发电低于原油发电成本,再比如光伏的迅速崛起,都是因为新的模式成本比原有模式更低,环保成本也是成本的一部分。

而与植物奶不同,人造肉没有实现规模化之后的成本下降承诺,但资本依然乐此不疲。很大原因在于,今天的人造肉代表着一种环保潮流,一种社会运动,吸引的也都是环保主义者和比尔盖茨这样的亿万富豪。

溯源起来,限制动物肉,推动人造肉发展,是环保的长期主张,其底层哲学来自于1970年前后的罗马俱乐部。

该组织的知名报告《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于1972年发布,在报告中,世界的工业精英们对于秩序中的资源天花板的现实忧虑展露无遗:

技术天花板给定的情况下,人口和需求的无限增长本身就会带来资源极度缺乏,供需极度不平衡,生活水平会下降,而整个世界都会因争夺稀有资源而陷入无穷尽的内耗。

而推动人口控制,需求削减,环保主义,减碳,本身就带着不可言说的精英顶层设计目的:

通过大家的消费转向内观,转向精神层面,至少大家不会相互残暴争夺。

在给定科技天花板的情况下,人口和需求的无限增长,会因资源的限制而导致人的生活水平会下降。

换言之,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之路,不再会有便宜的牛肉和便宜的汽油,而这会产生极强的争夺和嫉妒。

03

技术陷入长期停滞的根本原因

这个观点本身并没有错,在科技长期停滞的过去50年中,这个观点正在不断被验证:

今天代表原油边际成本的美国页岩油成本已经到了60美金平衡线,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提升,便宜的原油不再可能满足所有国家的需求。

在过去50年中,美国牛肉价格通胀调整之后,也始终没有下降,保持在7美金左右:养殖业的技术天花板,无论是牧草资源禀赋,还是牧业育种能力,都已经撞上了硬天花板。

中国的汽车电动化就是对全球资源硬天花板预判的产物:中国注定不能与美国一样大量使用燃油车,符合中国资源禀赋和保证地缘安全的石油也是极为有限的。

同样,中国大量的煤电厂也是这样一个资源+技术双重天花板的产物:在天然气资源和核技术限制的情况下,大量发展自带污染和碳排放的煤电厂是一个成本最低的路径。

但罗马俱乐部的重要前提假设,技术停滞的底层逻辑,则要继续往前追溯。

1960年的美苏古巴导弹危机,让世界精英真实的看到了世界有可能会陷入核毁灭的状态,而印度试射核武器,则让当时的世界精英看到了科技进步的双重性:

你不可能让印度拥有核技术但不拥有核武器,而全球200个国家拥有核技术本身就给阻止核毁灭带来的巨大的难度。

想要避免世界陷入毁灭,一个不可能避免的选项就是阻止技术进步:

核技术从此冰封,美国大多数核电站都是40年前的传统机型;

监控技术和反监控技术同步发展,隐私权变得极为难以保护;

人工智能和可能的终结者毁天灭地,长期阻碍了许多科技巨头对这个行业的投资。

科技的无限发展,会不可避免的让世界毁灭的场景概率越来越高,而从社会工程角度,阻碍技术的各个领域的前进速度,这才是全球在过去50年中,技术陷入长期停滞的根本原因。

04

原子世界热望一个“ChatGPT时刻”

比尔盖茨对于资源稀缺的判断并没有错,但他的人造肉同样撞上了工业生产的科技天花板:

他很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在2019年Beyond meat2季度突击入股,而4季度就早早退出了。

现在,他看上的是成本更低的吃虫子:因为蟋蟀蛋白的成本接近于2美元,与鸡肉接近,如果可以大范围的推广,似乎与人造肉会走同样的道路。

比尔·盖茨通过其基金会投资了与食用昆虫相关的公司和项目,主要目的是开发可持续的蛋白质来源和营养食品。

例如,盖茨基金会向 All Things Bugs LLC 提供了资金,用于开发使用昆虫物种高效生产营养密集食品的方法。该公司从盖茨基金会获得了约 350 万美元的资助,用于基因改造昆虫蛋白的研发。


All Things Bugs 的官方宣传图

此外,盖茨还支持了AgriProtein 等公司,该公司生产昆虫基饲料(间接用于食品链),但后来该公司因财务问题进入破产程序。

这些亿万富翁为了应对资源天花板,真的很有想象力。

具体到食品工业来说,在比特的世界之外,原子的技术进步始终无迹可寻:与50年前相比,今天的农业单产能力,畜牧育种都没有发生颠覆性变化,农业产量的突破性增长始终没有到来。

在吃虫子的内观世界,和核毁灭的天地对决之间,今天的精英还在苦苦找寻第三条道路:期待原子世界“ChatGPT时刻”的到来,即,通过技术进步来突破资源天花板,彻底解决资源限制的硬约束问题。

beyond meat的200亿市值毁灭,正是这个找寻之旅的一个开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Beyond Meat 人造肉 成本 科技停滞 资源焦虑 精英主义 食虫蛋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