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募基金在多资产组合产品方面格外重视业绩比较基准的精细化设计。8月以来,多只FOF、“固收+”等产品在业绩比较基准中涵盖了A股、国内债券、港股、海外股票、商品、存款等多种资产类别。此举旨在更准确地反映产品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收益特征,帮助投资者理解风险与收益来源,建立合理预期。这标志着公募行业投资理念正从单一选品转向多元化、全球化的资产配置,以适应当前低利率环境下的市场需求,打破传统的股债二元配置模式。
📊 精细化业绩比较基准:近期新发的多只FOF、“固收+”等产品,在业绩比较基准设定上更为精细,一个基准中可能包含A股、国内债券、港股、其他海外股票、商品、存款等六大类资产,以更全面地反映产品投资组合的构成。
🎯 匹配投资策略与风险收益:通过细化业绩比较基准,基金管理人能够更好地体现多资产组合产品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收益特征,使业绩衡量更为准确,帮助投资者更清晰地了解风险来源和收益驱动因素。
💡 建立合理投资者预期:精细化的基准设定有助于投资者建立对产品风险和收益的合理预期,避免信息不对称,从而提升投资体验和信任度。
🔄 投资理念的转变:这一趋势反映了公募行业投资理念从传统的“选品”转向“多元资产配置”的思路转变,旨在构建更加多元化、全球化的资产配置体系,以应对当前低利率背景下的市场挑战。
🌍 全球化资产配置:在低利率环境下,公募行业正积极探索从传统的股债二元配置模式,转向更加多元化、全球化的资产配置体系,以寻求更优的风险调整后收益。
人民财讯8月21日电,在公募行业愈发重视业绩比较基准对投资约束作用的背景下,近期部分基金管理人在多资产组合产品方面率先发力“抠细节”。记者梳理发现,8月以来新发的多只FOF、“固收+”等产品在业绩比较基准设定方面进一步精细化,一个基准中甚至出现涵盖A股、国内债券、港股、其它海外股票、商品、存款六大类资产的情况。记者调研多家公募机构了解到,对业绩比较基准进行精细化操作,不仅是基金管理人希望能更好地反映出多资产组合产品的投资策略与风险收益特征,帮助投资者进一步理解风险来源与收益驱动,建立合理预期,背后还折射出了公募行业在投资理念上从选品到多元资产配置的思路转变。在当前的低利率背景下,公募行业需要从传统的股债二元配置模式,转向更加多元化、全球化的资产配置体系。(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