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引领未来商业与生活新知 08月20日
弘元绿能上半年减亏至2.97亿,折射光伏“反内卷”任重道远 | 看财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受光伏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跌影响,弘元绿能上半年营收下滑19.52%,净亏损2.97亿元,亏损幅度大幅收窄。为应对行业“内卷”,公司正积极寻求海外市场机会,并宣布拟参与无锡尚德的重整,以期借助其全球渠道加速国际化布局。尽管近期多晶硅价格因政策预期出现反弹,但行业整体供需压力依然存在,弘元绿能下半年能否通过技术升级和全球化布局实现突围,尚待市场检验。

📉 **业绩承压,亏损收窄:** 弘元绿能上半年受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及库存减值影响,营收同比下滑19.52%,录得净亏损2.97亿元,但亏损幅度大幅收窄了74.35%。公司上半年计提了9509.11万元的资产减值损失,其中存货跌价损失达8740.29万元,反映了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 **战略转向,加速出海:** 为应对国内光伏市场的激烈竞争,弘元绿能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公司宣布将与顺风光电合作,参与无锡尚德的预重整,旨在借助无锡尚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泛渠道网络,加速其全球化布局。此次合作被视为弘元绿能“反内卷”的重要战略举措。

📈 **行业挑战与价格波动:** 当前光伏行业供需关系仍处于承压状态。尽管受政策预期影响,多晶硅价格自6月底低点快速反弹,但行业人士指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期货市场和贸易商囤货行为的影响,“阴阳合同”等现象可能扭曲真实价格信号。价格上涨能否持续,仍需观察“反内卷”政策的实际效果以及供需基本面的改善情况。

🚀 **技术升级与价值竞争:** 面对行业深度调整,弘元绿能表示下半年将继续推进技术升级和全球化布局,同时强化现金流管理,并致力于降本提质。此举意在从过去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来寻求突破,推动行业向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受光伏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及库存减值影响,弘元绿能(603185.SH)上半年营收下滑19.52%,净利亏损2.97亿元,亏幅大幅收窄。

面对行业内卷困局,弘元绿能将视线转向海外,近日宣布拟参与无锡尚德重整,或可借助其全球渠道加速出海布局,消息披露后股价连续大涨。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光伏行业供需仍承压,尽管多晶硅价格因政策预期短期反弹,但“反内卷”效果与真实供需改善情况尚不明朗。于弘元绿能而言,下半年能否凭借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突围,仍待市场检验。

价格战阴霾下欲加速出海

作为国内较早进入光伏市场的企业,弘元绿能是目前国内少数实现“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垂直一体化布局的企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光伏晶硅产业链相关业务及高端智能化装备业务。

受上半年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影响,光伏产品价格较低。一季度受政策窗口期影响,光伏产业链需求有所增长,但二季度价格持续下跌,行业整体面临库存减值压力。

在此背景下,弘元绿能实现营业收入约为32.29亿元,同比下降19.52%;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2.97亿元,同比大幅减亏,亏损收窄比例为74.35%。上半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9,509.11万元,其中,存货跌价损失8740.29万元。

来源:Wind

围绕“工艺革新+精细化管理”两个核心,弘元绿能上半年积极降本增效,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8.91%至3737.2万元。

即便如此,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下降至-3.76亿元,同比下滑435.12%。就现金流暴跌的原因,弘元绿能解释称,系本期银票等业务保证金净支出增加,上年同期收到增值税留抵进项税额退税等综合影响所致。

面对光伏行业的激烈内卷,弘元绿能将目光瞄准海外市场。

今年7月8日,弘元绿能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弘元光能(无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元光能”)与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风光电”)签署《合作经营协议》。弘元绿能将与顺风光电下属无锡尚德等子公司合作开展生产经营管理。同时,弘元绿能有意向作为投资人参与无锡尚德的预重整事项。

据悉,无锡尚德是中国最早一批走向国际市场的光伏企业之一,其创始人施正荣有“中国光伏教父”之称,曾在2005年因无锡尚德成功登陆纽交所成为中国首富。官网显示,无锡尚德销售区域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500多个合作伙伴。

由于2012年行业恶性价格战、全球产能过剩,以及自身决策失误和管理问题等原因,无锡尚德运行陷入极端困境。截至目前,无锡尚德处于预重整阶段。

行业人士分析称,若弘元绿能顺利参与无锡尚德重组,有望加速拓宽海外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或受上述消息影响,弘元绿能股价异动,包括7月8日当天在内的连续三个交易日股价大涨,并斩获两个涨停板。

光伏行业仍承压

2025年上半年,中国光伏行业经历了一轮显著的“抢装潮”。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统计,1-6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从月度装机量来看,受政策节点驱动的影响,4月30日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并网截止日和6月1日市场化电价新政实施前,行业出现集中抢装,其中5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达92.92GW,同比增长388.03%,创下单月装机量新高。但随着政策窗口关闭,6月装机量降至14.36GW。

来源:公告

海外方面,受欧美贸易壁垒提高、海外本土化政策挤压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上半年组件出口量同比略微下降2.82%。但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数据,硅片、电池、组件累计出口量同比有所增长,主要受益于海外组件本土化带来的电池需求增长,同比增长74.4%。从出口目的地市场来看,依旧保持多元化市场特点,传统大市场(欧洲、南美洲)出口放缓,新兴市场出口量则稳定增长。

2025年,针对光伏等行业出现的过度竞争现象,国家层面多部门联合发力,为行业规范发展指明方向。6月29日,人民日报刊发《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文内提到“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在此背景下,业内企业积极响应光伏行业“反内卷”,落实会议精神,从单纯的价格竞争逐步转向价值竞争,注重产品质量、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等,共同推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根据8月16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以下简称“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多晶硅现货价格自6月底的3.44万元/吨低点,快速反弹至7月底的4.71万元/吨,一个月内涨幅高达36.9%。

硅业分会指出,“反内卷”政策预期在7月份后显著推动了期货价格的反弹,不过期货市场以及贸易商的囤货行为也是本轮反弹的重要推手。诸如交易中存在的“阴阳合同”,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真实价格信号。

行业人士直言,当前多晶硅价格临近阶段性高点,市场供需基本面仍承压,涨价能否持续仍需关注“反内卷”力度和供需面改善情况。

“光伏行业处于深度调整阶段,短期经营压力仍然存在。”弘元绿能表示,下半年,公司将继续推进技术升级和全球化布局,强化现金流管理,持续降本提质。(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马琼,编辑 | 曹晟源)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弘元绿能 光伏行业 产能过剩 海外布局 无锡尚德 技术升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