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8月20日
西安叫停网约车“一口价”“特惠单”,出租车网约车司机迎来双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出台新规,要求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企业自8月19日起全面暂停“一口价”和“特惠单”等低价营销活动,严禁价格欺诈和恶意压价。此举旨在回应出租车司机关于低价竞争扰乱市场、侵害从业者权益的集中投诉。新规强调网约车必须明码标价,不得通过算法规则扰乱消费秩序。此前,广东清远和江西鹰潭等地也发布了类似规定。该政策的出台,既是对司机诉求的回应,也旨在平衡各方利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未来网约车价格体系的调整,可能影响用户出行习惯和市场格局。

🚗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发布新规,要求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自8月19日起全面暂停“一口价”和“特惠单”等低价营销活动,严禁价格欺诈和恶意压价行为,以期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 此举源于出租车驾驶员的集中投诉,他们认为网约车平台通过低价策略进行恶意竞争,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对出租汽车行业的健康稳定造成冲击。

💰 政策要求网约车必须严格明码标价,不得利用数据算法或技术规则扰乱市场消费秩序。运价调整需事先征求驾驶员意见,并向行业管理部门报备及履行公示程序,确保价格透明和合规。

🔄 新规的出台引发了对网约车行业未来发展模式的探讨。如果取消低价优惠,用户可能重新接受动态计价,使网约车价格向出租车靠拢,从而可能重塑交通出行市场格局,甚至促使用户转向公共交通或购买个人电动车。

近日,西安市交通运输局发文,要求从8月19日0时开始,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企业全面暂停“一口价”“特惠单”等低价营销活动,严禁任何形式的价格欺诈、恶意压价行为;调整运价必须提前征求驾驶员意见建议,向行业管理部门报备并履行公示程序后方可实施。

据悉,近期出租汽车驾驶员集中投诉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企业采取“一口价”“特惠单”等方式实施低价营销和恶意竞争,该行为严重扰乱西安市出租汽车市场正常经营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环境,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冲击行业健康稳定,社会关注度较高,存在较大风险隐患。

该文件要求,网约车必须严格明码标价,不得利用数据算法、技术规则等扰乱市场消费秩序。

据悉,今年7月,广东清远市、江西鹰潭市的交通运输局也曾发文,或要求不得强迫网约车司机接“一口价”订单;或严禁通过“一口价”、低于成本价、派特惠单等方式变相强制司机低价接单。

西安交通部门对网约车一口价、特惠单出手,是因为出租车司机集中投诉低价营销,造成恶意竞争。

很显然,无论西安当地,还是其他城市,网约车司机对于平台强推一口价、特惠单的做法也很有怨言。一口价、特惠单的运价,平峰期一般略低于实时订单价格,而在高峰期则有显著的差异,而且还可以叠加各种优惠券使用。

而优惠券本身是平台另行出售给用户的,这意味着,在用户使用了一口价、特惠单的订单中,平台除了正常分成,实际上还借助优惠券销售获得额外收益,而这当然意味着对于网约车司机的损失。

主流的网约车平台、聚合平台企业都允许司机关闭诸如一口价、特惠单等较低价格订单的接单,但如果关闭,很多司机就会发现,所能接到的单是非常少的。要跑够租车或者买车以及油费、电费等开销成本,还要赚点钱,司机事实上很难真正拒绝低价单。

所以,主管部门出手,看上去既响应了出租车司机的吁请,同时也顾及到网约车司机的权益。

但真正需要探究的问题在于,为什么今天的网约车会主要呈现以一口价、特惠单为主的订单?

按照一些分析者的观点,用户是被平台“养刁了”,也就是非特惠、一口价不打。近年来,在网约车行业中,虽然各地不断发出预警信号,宣称网约车从业人数和车辆已经饱和,但是这毕竟是中青年男性在失业以后,或者未失业但要增加收入,可能选择的不多行当之一。

车辆很多,司机也很多,所以除了极端天气情况,一口价、特惠单订单可以很自然地匹配到司机。用户的这种经验会增强其在下次打车时继续选择一口价、特惠单的动力。

如果反过来不允许网约车设定特惠、一口价订单,只允许核定运价,动态计价,那么这可能造成两种情况:

第一,“被养刁”的用户重新回到合理的预期,接受动态计价,也就是实时快车、专车,这意味着网约车司机可以收获更高的每单运价,总体增收。这种情况下,网约车相较于出租车的价格优势就彻底丧失,出租车的春天将再次到来。

第二,用户被“养刁”,或者说之所以愿意打车,就是因为一口价、特惠单订单便宜,符合自己的支出需要,自己实在给不起太多钱。如果价格提高,可能导致大量的用户放弃打车。

与第二种情况关联的情况是,在价格较高的实时快车、专车,以及出租车服务以外,会出现一个价格中间空间,一旦现有的供给者撤出,就有可能出现替代的服务供给者,提供价格相对较低,但风险更高的供给。在很多城市,这种低价格但高风险的运输方式叫作黑车。

很显然,很多城市的交通运输部门预判,经过严格监管后,会出现上述第一种情况,也就是用户、市场不存在任何问题,用户只需要适应更高的价格。

当然,出现了第二种情况后,监管部门对于监管黑车也完全拥有足够的监管能力。如果用户支付能力不足,网约车市场规模降低,这反而可能降低这个行业的热度。

选择其他、更便宜交通工具出行的市民显然就会增加——要么公交车生意好转,要么购买电动车的人会加快增长。这似乎也不是监管部门不能接受的结果。

至于在这个过程中,网约车市场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司机收入减少,很多人失去了谋生的最后一个机会空间,即便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别的部门头痛的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网约车 价格监管 市场秩序 出租车 交通运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