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科技资讯 08月20日
全长21.17公里!渝昆高铁首座超20公里特长隧道顺利贯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近日,渝昆高铁的控制性工程——全长21.17公里的炳辉隧道顺利贯通。该隧道横穿乌蒙山腹地,是我国西南地区首座贯通的20公里以上、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特长隧道,也是渝昆高铁全线两座超20公里隧道之一。炳辉隧道穿越复杂地质,集多重高风险于一体,施工难度极大。项目团队通过创新采用“2横洞+2斜井+1平导”的综合施工方案,并实施“注浆+管棚支护+智能排水”的立体防控体系,克服了多种技术难题,实现了高效施工。炳辉隧道的贯通标志着渝昆高铁云南段隧道工程接近尾声,全线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建成后将极大缩短重庆至昆明间的出行时间,有力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 炳辉隧道贯通,创造西南地区高速铁路特长隧道新纪录:全长21.17公里的炳辉隧道,作为渝昆高铁的控制性工程,成功贯通。它是中国西南地区首座长度超过2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特长隧道,同时也是渝昆高铁全线两座超20公里隧道之一。该隧道的贯通对渝昆高铁的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 挑战极限地质,攻克复杂施工难题:炳辉隧道位于云贵高原乌蒙山脉腹地,穿越高原斜坡地带中山峡谷区,地形起伏剧烈,构造发育复杂,被列为I级高风险隧道。它集低瓦斯、岩溶、软岩大变形、岩爆、高压涌水、断层破碎带流砂等多种不良地质于一体,日均最大涌水量高达10万立方米,给勘察设计与施工组织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 创新施工方案,实现高效掘进:为应对复杂地质和缺乏特长隧道施工经验的挑战,项目团队创新性地采用了“2横洞+2斜井+1平导”的综合施工方案,并实施中间小导洞先行贯通策略,施工高峰期同时掘进22个掌子面。针对高压玄武岩裂隙水、软弱破碎富水带等关键难题,团队构建了“注浆+管棚支护+智能排水”的立体防控体系,通过疏堵结合有效控制风险,创造了单线隧道月最高进尺135米的高效施工纪录。

🚄 渝昆高铁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区域交通枢纽地位凸显:炳辉隧道的贯通意味着渝昆高铁云南段隧道工程已完成85%,桥隧施工进度超过95%,全线建设已全面进入冲刺阶段。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渝昆高铁建成后将大幅缩短重庆至昆明之间的旅行时间,显著提升西南地区与全国各地的交通联系,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快科技8月2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渝昆高铁控制性工程——全长21.17公里的炳辉隧道顺利贯通。该隧道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中铁五局承建,横穿云贵高原乌蒙山脉腹地,是我国西南地区首座贯通的20公里以上、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特长隧道,同时也是渝昆高铁全线两座超20公里隧道之一。

炳辉隧道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地处高原斜坡地带中山峡谷区,地形起伏剧烈、褶皱构造发育,属I级高风险隧道。隧道最大埋深达811米,集低瓦斯、岩溶、软岩大变形、岩爆、高压涌水、断层破碎带流砂等多种不良地质于一体,日均最大涌水量高达10万立方米,勘察设计与施工组织难度极大。

面对复杂地质和缺乏特长隧道施工经验的挑战,项目团队创新采用“2横洞+2斜井+1平导”的综合施工方案,并实施中间小导洞先行贯通策略,施工高峰期共开设22个掌子面同步掘进。针对高压玄武岩裂隙水、软弱破碎富水带等难题,团队构建了“注浆+管棚支护+智能排水”的立体防控体系,通过疏堵结合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单线隧道月最高进尺135米的高效施工。

炳辉隧道的贯通标志着渝昆高铁云南段隧道工程已完成85%,桥隧施工进度超过95%。目前,渝昆高铁已全面进入冲刺阶段,路基、桥梁、隧道等站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站后“四电”及站房工程正加速推进,即将全面展开无砟轨道施工。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渝昆高铁全长约700公里,其中云南段388.6公里,是云南省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全线建成后,重庆至昆明行车时间将大幅缩短,显著提升西南地区与全国各地的交通联系,有力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渝昆高铁 炳辉隧道 中国基建 高速铁路 工程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