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8月20日
邪修,当代年轻人的健身「偏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方法越怪,效果越快”的“邪修健身”正成为年轻人健身的新潮流。通过生动形象的口诀、脑洞大开的器械用法以及融入生活的辅助小物件,这种看似离谱却有效的方式,将复杂的健身动作转化为易于理解和记忆的趣味实践。它降低了传统健身的门槛,解决了“练了无感”的痛点,并为健身注入了幽默和个性化的元素,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参与。尽管“邪修”提供了创新的健身思路和趣味性,但文章也强调,科学系统性的训练基础仍然重要,理想状态是“邪修”与正统健身互补,共同提升健身效果。

🏋️‍♂️ 趣味化与生活化理解:健身“邪修”以幽默、夸张甚至荒诞的方式,将抽象的健身发力点和复杂器械使用,转化成易于记忆和理解的口诀、比喻或动作联想,如“拧电动车把”练沉肩、“肛门朝后是屈髋”,大大降低了健身门槛,使健身更具趣味性和生活气息。

💡 创新器械用法与辅助工具:年轻人打破传统健身器械的固有模式,如用倒蹬机练推举,或利用纸、毛巾、筷子等日常物品作为辅助,帮助找到肌肉发力点、改善体态或避免代偿,如臀部夹纸感受臀肌发力,膝盖夹毛巾卷腹避免背部乏力,这种创造力拓宽了健身边界。

📈 解决健身痛点与提升用户体验:与传统健身教学的专业性相比,“邪修”健身更贴合普通健身者的需求,有效解决了新手“看不懂”、训练“没感觉”以及“难坚持”的痛点。通过直观的体验和趣味性的方式,帮助用户建立肌肉与神经的直接链接,提升训练效果和参与度。

☯️ “邪修”与正统健身互补的理想模式:文章指出,虽然“邪修”健身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和趣味性,但它终究是捷径,不能忽略科学性与系统性。最理想的状态是将“邪修”的趣味性、易记性与正统健身的科学原理、系统性相结合,共同促进健身效果的提升和长期坚持。

「方法越怪,效果越快」,邪修健身正成为年轻人健身的修炼捷径。

一句「拧电动车把,拧到底」迅速get沉肩的奥义;找不准核心,就想象自己感到不满,中气十足大「呵」一声,瞬间感知腹部的收缩;臀部中间夹一张纸,立刻臀部发力的感觉拉满;即便是脊柱侧弯,也可以在日常用「非惯用手擦屁股」的方式缓解。

这种看似离谱却有效的方式,被当下年轻人奉为「健身邪修」。

各种玄学口诀、脑洞大开的健身方式以及另类的器材用法,正成为一种幽默的健身教学方式在社交平台爆火。

相较于传统教学听不懂、不理解,「魔改版」的口诀反而更容易记住。比如,肛门朝后是屈髋,肛门朝下是深蹲,听起来粗俗,但一听就透。

邪修方式的一夜爆火,在于它是一种普通健身人对于健身最直接的生活化理解和表达。

传统健身科普往往强调专业标准,但这些内容对于普通健身者来说门槛太高,缺乏乐趣。而邪修用幽默、夸张甚至荒诞的方式,把抽象的发力点、复杂的器械使用,翻译成人人都能听懂的语言。

不仅如此,邪修也是年轻人追求的差异化体现。

健身不再只是「练的标准」,而是要「练的适合」、「融入生活」。一张纸就能找到发力点,用倒蹬机练胸,收获显著效果,这种邪修的创造力,拓宽了健身的边界,每个健身人都能找到个性化且有用的健身方法。

01

邪修大法

正在健身圈流行

「健身也分正道和邪修吗?」没错,「邪修」不仅是当下社交热梗,更是健身人的健身幽默。

在社交媒体上,#运动邪修大法 的话题斩获559.1万浏览量,不少健身博主也开始用邪修口诀进行视频教学,健身人也开始踊跃分享自己的奇妙招法。

和过去死板的动作解析不同,如今健身练的不只是力量,还有「脑洞」和「创新」。看似野路子,其实却在帮助更多人找到正确的发力点、用生活化的方式改善体态,甚至比传统健身教学更直观、有效。

从口诀、器材到场景,健身邪修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口诀类的「邪修」,主打形象、生活、好记。

比如,有博主教人练核心时喊「哈利波特」,立刻就能感受腰腹肌群的收紧;哑铃划船时,就像地上捡东西放进裤兜,瞬间让动作路径和肌肉参与变得具象;要想改善圆肩驼背,就学习超人的站姿,再自然放松双臂;对于解决呼吸短促的问题,像感受花香一样呼吸,就能理解后背呼吸法;面对脖子前倾,始终想象面前有恶心东西,脖子自然就能回正。

比起「含胸收腹」、「核心收紧」、「肩关节外旋」等术语,邪修口诀更能将抽象动作转化为日常场景,显然更容易被理解。

健身器械在邪修的加持下也被玩出了花,曾经看似离经叛道的器材用法,在健身邪修中找到了说法。

倒蹬机不再只是练腿,而是可以练推举;原本的内外展机,有的人干脆躺下拿来卷腹;面对只有高端健身房才有的冲浪机,一台椭圆机迅速get平替模拟冲浪动作训练器,借此强化臀部和核心。

看似是对正统健身器材的胡来,但邪修只是利用器械的轨迹和阻力,换一个角度训练不同的肌群,本质上依然符合运动逻辑。

邪修为什么在健身圈火,原因在于它融入生活,一张纸、一瓶水都能成为邪修的辅助工具。

就拿一张纸来说,夹在臀部中间,不论是练臀桥、深蹲还是硬拉,都可以帮助练习者感受臀肌的发力,但夹在腋下,有能避免肩部乱动,在做沉肩下压动作时更容易到位;或者把纸拧成条,竖着贴在肩胛骨中间,在做划船时,想象肩胛骨中间夹着东西,能有效激活背部。

相比于在健身房苦练数月毫无效果,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通过邪修找到身体的变化。

健身邪修并非「歪门邪道」,而是当代年轻人再用创造力、幽默感和智慧生活的方式重新定义健身方法,每个健身人总能在邪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健身窍门。

02

野路子邪修

帮健身人找到健身门道

健身邪修的出现,正中健身人群的几大痛点:看不懂、练无感、难坚持。

邪修的第一步就是降低了健身人的健身门槛。

对于健身新手来说,理解往往比坚持更难。像骨盆回正、含胸内收、沉肩坠肘,让初学者一头雾水,教练反复强调的「核心收紧」,很多人根本不明白核心在哪里,该如何反应,通常会将吸肚子误以为是核心收紧。

而「邪修」直接把这些复杂的词汇翻译成一句顺口溜或者一个动作比喻,比如,侧平举练肩,就是往远处扔哑铃而非上提,核心收缩就是向上呼气吹头发、或者大喊一声「kao」,哪里用力哪里就是核心。

这样表达让抽象的动作一下就形象化,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新手来说,是最容易上手的方式。

口诀记忆,也是一种运动心理学中的「意象训练」。口诀本质上是一种联想,把枯燥的指令变成生动的画面,通过口诀在脑海中创造和重现感官体验,或者通过在脑海中反复模拟实际的运动情景,来提升运动技能、反应速度、协调性和临场感。

另一方面,「练了无感」是健身人的另一大痛点。

健身数月,始终找不到肌肉发力点,只能靠堆量或者机械性模仿,但依旧训练效果不显著的人群来说,健身邪修能通过小物件立刻获得身体感受。

除了臀部夹纸以外,膝盖夹毛巾,在做卷腹时能避免训练时背部乏力和骨盆乱动,更多让大腿内收肌参与;在做肩推和深蹲时,可以嘴里咬一根筷子,帮助面部和颈部放松,避免面部、脖子代偿;以及硬拉时,脚趾下压夹住毛巾,让大小脚趾、脚跟三点受力更明显,有利于建立下肢稳定,避免膝盖内扣和身体摇晃。

直接用小物件辅助,帮助肌肉和神经建立更直接的链接,这种直观体验,往往比教练反复的口头提醒更有效。

除了提升效果、降低门槛,邪修的流行还在于它的趣味性。

健身的过程是机械性重复性,但离谱又有效的方法正好给训练注入了笑点。在短视频平台,邪修已然成为流量密码,分享的人觉得有趣,看的人也容易模仿,健身不再是一场高冷的自律,而是人人都能参与的轻松尝试。

对于年轻人而言,这种融合了幽默和实用的训练方式,或许才是让人坚持下去的吸引力。

03

邪修是偏门

也不能抛弃正道

邪修原本只是年轻人之间的玩笑和灵感迸发,如今却被越来越多健身教练纳入教学。

在社交平台上,你会看到不少专业教练用口诀式的比喻来代替复杂的讲解,用视频化的教程把「夹纸练臀」「揣兜划船」拍得又好理解又有趣。在#一种很新的健身方式 打卡下,健身邪修大法占据了一席之地,健身人在互动中找到笑点、肌肉发力点,也找到了尝试的动力。

其实,邪修健身的爆火,也折射出健身正在走向全民化。过去的健身文化强调专业、标准和严肃,而如今的年轻人更喜欢个性化、趣味化的方式。

有人用一句口诀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练了无感,有人靠道具找到了肌肉收缩的感觉,还有人解锁器械的另类用法,玩出了比传统更有趣的训练路径。邪修看似偏门,但它给健身人开辟了更广阔的入口,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修炼奇招」。

然而,偏门终究只是捷径。任何健身方式如果只追求「好玩」,而忽略了科学与系统性,最终依旧有受伤的风险。

健身口诀可以帮助理解,但动作的核心、要领仍需要建立在正确的身体控制上;器械可以有新用法,但负荷与姿势必须符合运动原理。邪修带来的是启发,而真正的训练效果仍需要正统的体系来支撑。

因此,最理想的状态是「邪修、正统两者互补」。邪修用来降低门槛、增加趣味、帮助记忆,而正统训练保证科学性、系统性与长期效果。

健身邪修并非「歪门邪道」,而是当代年轻人在用创造力、幽默感和智慧生活的方式重新定义健身方法,每个健身人总能在邪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修炼奇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精练GymSquare”(ID:GymSquare),作者:芷若,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健身邪修 运动口诀 趣味健身 健身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