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今日话题 08月19日
帝尔激光与海目星的殊途之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深入剖析了光伏设备激光设备领域的两大巨头——帝尔激光和海目星。帝尔激光专注于光伏设备,凭借BC技术实现了价值量近十倍的爆发式增长,市场地位稳固,业绩持续上行。海目星则业务多元,从动力电池拓展至光伏、消费、医疗等多个领域,但受锂电设备下滑影响,2024年出现十年来首次亏损。文章对比了两家公司的技术路线、市场策略、费用结构及海外业务表现,探讨了在新能源激光设备赛道中,不同发展模式的优劣与未来走向,引发了关于谁是真正洞见者的思考。

⭐ 帝尔激光凭借对BC技术趋势的精准把握,实现了单GW价值量的爆炸性增长,从TOPCon时代的低谷中成功突围,市场份额高达80%以上,并与隆基、爱旭等领军企业深度绑定,享受技术迭代的先发优势。

📉 海目星虽然业务多元化,涉足动力电池、光伏、消费电子、医疗等多个领域,但其主营业务锂电设备的毛利率大幅下滑,导致公司在2024年面临十年来首次亏损,整体业绩受到较大冲击。

💰 在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帝尔激光的毛利率显著高于海目星,且销售费用仅为海目星的近九分之一,显示出其“单刀直入”的销售模式和精细化的运营管理能力,而海目星高昂的研发、管理和销售费用则反映了其“家大业大”的扩张策略。

🌍 海目星在全球化战略上表现抢眼,海外新签订单大幅增长,境外毛利率高达41%,显示出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成果。相比之下,帝尔激光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则略显迟疑,海外营收大幅下滑,可能与东南亚产能调整及全球市场过渡期有关。

💡 文章呈现了帝尔激光“精细强悍”和海目星“粗犷野心”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并引发了关于在快速变化的新能源激光设备赛道中,哪种模式更能引领未来、谁才是真正洞见者的讨论,最终的胜负仍需市场检验。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难免有疏漏错误之处,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依据和建议。

导读:殊途不同归,谁才是洞见者?

作为光伏设备激光设备两大巨擘,帝尔激光和海目星却走向了不同的发展模式,殊途不同归。

帝尔激光,专注于光伏设备多年,做到了极致,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和行业地位,虽然也在涉足半导体等领域,但步子迈得并不大。

海目星起家是动力电池激光设备,后来逐步切入到了光伏、消费领域,如今涉足了医疗、新型显示、钣金切割、半导体芯片领域等,当然也包括了炙手可热的固态电池激光设备。

帝尔激光,无疑是幸运的,TOPCon电池设备时代到来面临了单GW价值量的显著下滑,当然市场空间打开了,弥补了这一点。如果没有意外,这家企业即将面临天花板。但就是有了意外,BC技术突然规模化量产,且单GW价值量爆炸性增长了近十倍。帝尔一下子就改天换命了。

硬币的另一面的海目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其2024年财报录得十年来首次亏损,原因便是锂电设备大挫!锂电设备毛利率从过去的30%直降降到了2024年18%,史上最低!

海目星其他业务也不能支撑锂电业务的下滑,业绩出现了亏损,他的对手,帝尔激光,却录得净利润持续稳健的上行。

如果你觉得故事,就这样结局了,那自然对两家企业渐行渐远的发展路径终局的草率了。

所以,海目星和帝尔激光,到底谁才是新能源领域的激光王者?

01帝尔激光乘势BC时代

海目星只望洋兴叹?

TOPCon设备单GW激光价值量一开始只有500万,比P型时代的1000万+还要低。

对于帝尔激光来说,N型革命显然对其并不友好,虽然市场空间上来了,但并没有意味着总蛋糕的扩大,甚至可能因此陷入发展的瓶颈期。

于是乎,有人感叹,帝尔激光的未来如何支撑?

当BC技术设备需求曙光乍现的时候,当时没有人认为BC技术可以大规模量产,毕竟HJT也走了很多年。所以,彼时,更多是质疑甚至不屑。

4-5000万的单GW价值量太诱人了,是TOPCon时代的10倍!

只要做100GW,就相当于以前的全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而爱旭+隆基的规划产能就已经超过100GW。

帝尔激光在光伏电池激光设备的市场份额一度无限接近100%,常年保持着80%以上。这样的优势,让其在更多技术迭代的窗口期享受红利和先发优势。

比如爱旭、隆基这两位BC技术的领军者,目前都将BC激光设备与帝尔激光唯一合作,不再像以前大规模培育所谓二供、三供,主要是防止技术泄密以及光伏设备的“烂大街”。

海目星则不然:

客户方面,公司已深度参与行业大客户的BC技术路线研发,从研发线到量产线上都已达到最佳适配状态。因此一旦下游客户有扩产规划,公司将会是他们的首选合作伙伴。目前,公司BC设备的技术方案已通过客户验证,产品销售预期主要取决下游客户扩产情况,全年BC设备的推进节奏将视整体市场需求而定。(海目星投资者交流纪要)

结合更多背景知识不难得出,海目星的下游BC客户并没有真正落实BC电池产能建设,进度严重低于预期导致海目星的BC设备并没有实质性规模性交付。这显然代表其客户并不是隆基和爱旭。

02

帝尔激光“精细强悍”

海目星粗犷的野心?

两家公司的产品到底怎么样呢?有没有差异?

帝尔激光作为光伏激光设备的龙头老大,毛利率要比海目星高出整整10%以上。这足以说明,帝尔激光的优势,量大且价格优,就类似胶膜里的福斯特,类似户储里的德业。

海目星的研发费用比帝尔激光足足高了2个亿,管理费用是4倍、销售费用是8倍,这说明了什么呢?

海目星“家大业大”,因为业务多,人员多,各项开支多。

关键是帝尔激光的行业地位决定,他的销售“单刀直入”,不需要什么过于花哨的销售技巧,整个销售费用仅仅2000万,这生意做的有点轻松。海目星的2024年销售费用高达1.78亿,是帝尔的近9倍。同等条件下,销售费用越高,通常说明市场地位和竞争力弱。

海目星投向数个产业激光设备,研发费用高出一倍,还要加大推广和各事业部人员。

海目星2024年在册员工总数为5850人,仅研发人员就达到了1978人超过了帝尔激光员工总数的1525人。

你可以说帝尔激光单平人效高,你也可以说海目星的雄心不改。

海目星的“激进”或者说“不小的野心”,让我想到了逆变器行业的固德威。

固德威的研发投入单位比例绝对算的是最高的最起码也是排名前列的,营收不咋地,研发投入却常年高过锦浪甚至德业,就是因为多个研发项目业务线在扩张。

只不过,悲催的是,海目星的主业面临调整期,所以费用成了负担,并没有体现在业绩上。

帝尔是幸运的,但是这种幸运能够持久吗?现在未必是未来,且行且看了。

03

放大的故事背后

谁能笑到最后

海目星的投入并非没有成绩。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92亿元(含税),创历史新高;单季度新签订单超30亿(含税),同比增长252.9%,其中锂电业务占比约70%,光伏和3C业务合计占比15%-20%,其他行业占10%。相较于去年,锂电领域的海外新签订单是主要增量,Q1新签订单中海外占比56%。”

海目星的出海战略取得了成就,应该说是令人瞩目的。新签订单中,绝大部分是海外订单了,尤其是锂电,这对于其发展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但是帝尔激光却在海外战略方面略显迟疑,2025年中报,海外营收几乎被干没了,从2024年同期的1.36亿下降到0.29亿!

不难想象,毕竟东南亚产能要偃旗息鼓了,海外的扩建也处于新的“过渡期”。

海目星的出海步伐却格外耀眼,要知道,海目星的境外毛利率也高到离谱达到了41%。

在2024年的年报,赵胜宇更是满怀热情的勉励说

“睿者乘时以进,强者顺势而兴”。乘着行业回暖的春意,我们也收获了 2025 年开年的惊喜:全球化战略进展顺利,海外市场新订单取得了超预期的丰硕战果;医疗激光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顺利获取,成功打开医疗新业务增长路径;行业首款超重型激光切管机获得市场热捧,让我们再次看到激光传统业务焕发生机!

结尾,赵胜宇说道:

“此刻,海目星正在黎明前的黑夜中积蓄破晓的力量。前方或有未见的沟壑,但更有值得穷尽一生奔赴的星辰。”

所以,星辰大海的激光设备赛道里,尤其是赋予了中国企业更多的可能的当下,帝尔和海目星两种经营模式,谁才是未来的洞见者?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本话题在雪球有8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帝尔激光 海目星 光伏设备 激光设备 新能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