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广元警方破获一起涉及快递的诈骗案,揭露了商家随商品附赠的“扫码抽奖”“好评返现”小卡片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此类卡片诱导用户扫码,将用户拉入群聊,并通过提供看似简单的“赚钱任务”逐渐降低受害者警惕性,随后以“保证金”等名义诱骗用户不断充值,最终导致巨额财产损失。据报道,已有百万人因此蒙受损失,涉案金额巨大。此案也暴露了部分快递公司在管理上的漏洞,未能有效拦截此类违禁品,助长了诈骗行为的传播。警方呼吁加强快递行业的监管,严格执行“三项制度”,从源头上阻断诈骗。
📦 **“小卡片”的诱惑与陷阱:** 商家随商品附赠的“扫码抽奖”或“好评返现”小卡片,看似是营销手段,实则可能隐藏着诈骗的致命陷阱。不法分子利用用户对小额返现的信任,通过引导扫码、下载App、参与“任务”等方式,逐步骗取用户的信任和资金。
💰 **“保证金”下的层层诱骗:** 诈骗团伙以“赚钱任务”为诱饵,通过简单的操作承诺即时收益,并暗示“收益翻倍”的前提是缴纳“保证金”。一旦用户缴纳保证金,便会以“操作错误”、“账户超时”等理由要求用户不断追加资金,形成恶性循环,直至用户损失惨重。
🚨 **快递行业监管的漏洞:** 该案件的调查发现,部分快递公司在收到涉诈卡片投诉后未予重视,导致涉诈站点持续收寄违禁品,为诈骗提供了便利。快递行业在拦截此类诈骗传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需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管。
⚖️ **警方与检方的建议:** 广元警方和检察机关强调,快递站点必须严格执行“实名寄递、开箱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从业人员在转运派发过程中应加强检查,发现疑似涉诈卡片要立即上报核查,从寄递源头阻断诈骗传播。
📈 **受害者人数与涉案金额:** 据警方调查,此案涉及的诈骗团伙勾结多地快递站点,寄送了大量涉诈卡片,已查实的受害者达20名,涉案金额超374万元,而据报道,已有百万人因此蒙受巨额损失,显示了该类诈骗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快科技8月1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你是否曾收到过商家随商品附赠的小卡片?卡片上印着“扫码抽奖”“好评返现”的字样,看似是商家的心意,却可能藏着致命陷阱——已有百万人因此蒙受巨额损失。近日,四川广元警方破获的一起快递涉诈案,便揭开了这类“小卡片”背后的黑色链条。
2024年4月,张女士收到一个陌生快递。她本以为是网店赠品,并未在意,却被随箱的抽奖卡吸引了注意。卡片上印着“现金、冰箱”等诱人奖品,下方标注“扫码领取”。张女士回忆,此前网购时也收到过类似卡片,扫码后确实领过小额返现,便放松了警惕,扫码后弹出一个窗口,将她拉入一个群聊。群内要求下载指定App,她按指引操作后,竟真的收到了热水壶。“没白扫码”的心理让她留了下来。

接下来的日子里,群里开始发布“赚钱任务”:“在App里搜首歌、截个图,就能赚几块钱。”简单的操作、即时的收益,让张女士逐渐放下戒心。更让她心动的是,群内不断暗示“后续任务收益翻倍”,但前提是缴纳“保证金”——对方信誓旦旦保证“保证金可随时取现”。张女士第一次充值几千元,完成任务后却提示“操作错误”;第二次充值几万,系统又显示“超时未完成”;解冻账户需再充几万,如此循环往复,她从最初的“小投入”逐步陷入深渊,最终累计充值超百万元,才惊觉被骗。
经警方调查,2024年1月至4月,张某等人勾结多地快递站点负责人,通过快递寄送涉诈卡片40余万单,覆盖四川、贵州、重庆等地,已查实的受害者达20名,涉案金额超374万元。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快递公司在案发前已多次收到涉诈卡片投诉,却未严肃处理,导致涉诈站点持续收寄违禁品。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检察院在办案中指出,快递行业是拦截此类诈骗的关键环节。检察机关建议,快递站点需严格执行“实名寄递、开箱验视、过机安检”三制度,从业人员在转运、派发时需加强检查,发现疑似涉诈卡片应立即上报核查,从寄递源头阻断诈骗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