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8月19日
7月并购之最:深圳国资一把回笼115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5年7月,中国并购市场显现回暖迹象,交易量与交易额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TCL科技以115.62亿元人民币收购华星光电21.53%股权成为当月最大亮点,此举不仅使深圳国资获得巨额资金回笼,也进一步巩固了TCL科技在核心面板资产上的控制权。与此同时,私募基金并购退出迎来小高峰,45支基金合计回笼资金143.6亿元,创近一年新高。从行业来看,电子信息、能源矿业和金融行业交易活跃。整体而言,7月并购市场在结构性调整中,部分领域表现出资金活跃度和执行力显著提升的趋势,为投资机构带来了收获。

🌟 TCL科技115.62亿收购华星光电股权,深圳国资实现巨额资金回笼。此次交易使TCL科技持股比例提升至84.21%,巩固了其对核心面板资产的控制。深圳国资通过此次交易及此前的股权转让,累计回笼资金157.7亿元,为未来投资储备了充足弹药,并为深圳高端显示制造业的产业生态建设带来长远影响。

📈 7月并购市场量升价稳,私募基金退出创近一年新高。当月完成并购交易291笔,同比增长近10%;总金额达117.29亿美元,同比增长23.93%。尤其是私募基金并购退出表现亮眼,45支基金合计回笼143.6亿元,是近一年来的最高点,显示出市场信心逐步修复。

📊 电子信息、能源矿业和金融行业为7月并购交易额前三。电子信息领域交易金额为39.96亿美元,能源及矿业为22.71亿美元,金融行业为9.95亿美元。地域方面,陕西省因大型能源矿业交易领跑并购规模,而广东则在交易数量上保持领先。

💡 深圳国资通过华星光电的产业布局,推动了深圳在高端显示制造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华星光电在深圳累计投资近900亿元,建设了高世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标志着深圳在该领域跻身全球前列。

💰 私募基金在7月实现了多项重要退出,包括国家大基金退出广州兴科股权、以及兴橙资本等多家机构退出富乐华半导体股权。这些退出案例标志着投资机构在陪伴企业发展后,顺利实现资金回笼,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上周末,投中嘉川团队发布了《7月并购报告》,数据显示,2025年7月,并购市场出现了“量升价稳”的回暖迹象——291笔并购交易完成,同比增加近10%,总金额达117.29亿美元,同比增长23.93%。其中,私募基金并购退出更是迎来小高峰,45支基金合计回笼143.6亿元人民币,创近一年新高。

而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发生在7月1日的这笔交易——TCL科技集团斥资115.62亿元人民币收购华星光电21.53%股权,卖方为深圳鲲鹏资本管理的深圳市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随着交易完成,深圳国资实现一次性回笼115.62亿元人民币,不仅成为当月并购退出的“单笔之最”,更占到7月基金并购退出总额的近八成。

一、深圳国资,一举回笼115亿

先来说说7月并购最大亮点:深圳国资与TCL科技的那笔交易。

2016年TCL科技子公司TCL华星牵头,联手深圳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三星显示合作设立了“深圳华星光电半导体”,以此推动深圳高端显示制造业的本地化布局。

其中,深圳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在2016年、2019年的两次增资中,一共出资了170亿元,占股40.67%。作为重要股东推动企业发展。

2024年后,深圳国资开始逐步退出。先是在去年7月将持有的深圳华星光电半导体8.37%股权以42.08亿元的价格转让至TCL华星。然后又在今年上半年与TCL科技达成协议,出售手上21.53%的股权,也就是这次在7月1号宣告完成的并购交易。

在本次交易中,TCL科技以115.62亿元收购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持有的华星光电21.53%股权。

按照交易方案,TCL将以“现金支付72.03亿元 + 发行股份43.59亿”的方式进行。即重大产业基金将获得72亿的现金和价值43.59亿的TCL科技的股票。

完成此次少数股权收购后,TCL科技的持股比例将提升至约84.21%,进一步巩固了对这一核心面板资产的绝对控制权。

深圳国资则依靠2024年退出42.08亿,和今年退出的115.62亿,共计回笼价值157.7亿的现金及股票。此外,基于华星光电537亿的估值,深圳国资剩下10.76%的股权仍有57.87亿的价值。

这笔交易的金额在7月的私募基金并购退出总额中,占比接近八成,几乎以一己之力支撑了本月的退出高峰。不仅将直接增加深圳国资可支配的资金池,也为未来继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领域开展投资预留了充足的“弹药”。

更重要的是,华星光电也为深圳国资的产业生态建设带来了长远的正面影响。在持股期间,华星光电在深圳累计投资近900亿元,建设了两条业内最高级别的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形成了涵盖玻璃基板、驱动IC、模组封装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条。项目定位为全球最高世代线之一,标志着深圳在高端显示制造领域跻身全球前列。

二、45支基金并购退出,回笼资金143.6亿

除了深圳国资的消息,7月并购市场的整体情况也可圈可点。

投中嘉川CVSource显示,2025年7月中国并购市场呈现“预案量缩价升、完成量增价稳”的格局。全月共披露并购预案405笔,同比下降25.28%,但完成交易291笔,同比增长9.81%。在金额方面,完成交易总额达到117.29亿美元,同比上升23.93%,显示出市场执行效率提升与信心逐步修复的特征。

其中,兖矿能源收购西北矿业51%股权、富乐德收购富乐华半导体、京东方收购彩虹光电30%股权等,都是本月大额交易代表。

从行业来看,电子信息交易金额39.96亿美元、能源及矿业22.71亿美元、金融行业9.95亿美元,位列交易规模前三。

从地域来看,陕西省凭借大型能源矿业交易位列并购规模全国第一,其规模为27.44亿元;广东则在交易数量上继续领先,一共有25笔交易。

这些数据表明,尽管整体市场仍处于结构性调整中,但在部分行业和区域,资金活跃度和并购执行力正在显著提升。

当然,更亮眼的是本月私募基金的并购退出情况。

本月共有45支基金通过并购实现退出,较24年同期的22支实现翻倍增长,回笼资金总额143.6亿元,创下最近一年来的新高。

除了文首提到的深圳市重大产业基金的案例,还有两笔交易值得一提。

一是,国家大基金将持有的广州兴科24%的股权,卖给了其母公司兴森科技,退出约3.2亿元。这家公司是国家大基金、广州科学城和兴森科技在2020年共同出资设立的。当时国家大基金认缴出资2.4亿元,占注册资本的24%。如今经过了5年的陪伴,顺利实现了退出。

二是,兴橙资本、申能诚毅、国投招商、矩阵基金、君桐资本等机构管理的基金,同时卖出了富乐华半导体的股权,实现退出0.96~3.61亿元不等。富乐华曾在2022年寻求IPO,失败后就瞄准了并购。去年,上市公司富乐德以65.5亿元的价格,发起对富乐华半导体100%股权的收购,如今交易尘埃落定,背后投资人套现离场。

整体上看,今年7月份并购市场有升温的迹象。对于部分投资机构而言,也是一个收获的时节。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并购市场 TCL科技 华星光电 深圳国资 私募基金退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