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今日话题 08月18日
台积电和英伟达在抢什么?ficonTEC的三合一设备如何推动硅光芯片的大规模制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台积电急需ficonTEC的三合一设备(测试+清洁+修复)以推动硅光芯片大规模生产,但目前产能被英伟达包圆。ficonTEC的设备集成双面光电晶圆测试、激光清洁和修复功能,其5纳米运动控制平台是核心竞争力。硅光芯片测试修复环节是0到1的突破,能显著提高良率和生产效率。台积电的Coupe引擎依赖ficonTEC的设备,但已被英伟达独占使用。ficonTEC是全球硅光全领域设备制造商,估值或达千亿。

🔍 ficonTEC的三合一设备集成了双面光电晶圆测试、激光清洁和修复功能,其核心技术是5纳米运动控制平台,能高精度地定位和补偿误差。

🔧 硅光芯片测试修复环节是0到1的突破,目前全球仅ficonTEC一家具备此能力,能将缺陷晶圆修复为良片,显著提高良率和生产效率。

🚀 台积电的Coupe引擎依赖ficonTEC的设备,但已被英伟达独占使用,台积电急需租用设备以代工其他产品。

🌍 ficonTEC是全球硅光全领域设备制造商,拥有高精度全自动耦合设备、硅光测试设备和光纤预制设备三大王牌产线,估值或达千亿。

🇨🇳 国内已具备硅光双面晶圆测试设备的量产能力,ficonTEC中国已通过德国总部验厂,设备质量完全满足标准。

本周二的时候得到了一个非常Amazing的消息:

台积电非常想要ficonTEC的三合一设备(双面光电晶圆测试+清洁+激光修复),但是ficonTEC这个设备目前的产能已经被英伟达包圆了,以至于台积电求英伟达租给他们用。。。

这可能是罗博特科周三直接40亿成交额拉了一个涨停板的原因,市场开始认识到ficonTEC这种先进设备商才是推动硅光大规模生产的核心环节

文章最后有三合一设备的价值量及对应估值测算(千亿萝卜!

ficonTEC的新玩意儿——三合一设备(测试+清洁+修复)

首先说一下这个三合一设备(测试+清洁+修复),这个设备其实在2025年6月底德国慕尼黑国际光博会中展出了,是ficonTEC新研发的一款以双面光电晶圆测试设备为基础,集成Femtum的激光器后,额外具备清洁和修复功能的三合一机器。

这个机器的关键之处在于可以用ficonTEC的内置光纤,把激光源无缝接入测试用的激光头。

(忽略AI识别的英文,因为Femtum的创始人Simon口音问题导致ficonTEC识别成ficantech了)

其中,激光修复的过程只需要半秒,真正的难点在于测试和motioning。ficonTEC的独步全球的5纳米运动控制平台是其在光子及半导体自动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可以满足高精密制造的极致需求,具备长期的技术护城河。

在晶圆测试(尤其硅光、MEMS 或高端封装)语境中,motioning 并不是词典里“运动”那么简单,它通常指 “运动控制 + 实时定位” 的一体化动作,核心是把探针、光纤或激光头高精度地送到目标 Pad/光口,并在测试过程中动态补偿误差。

简单来说,就是ficonTEC在基础上原有的双面光电晶圆测试设备上加了一个Femtum的激光组件,Femtum可以类比为莱茵金属的火炮(激光器负责清洁+修复),而ficonTEC就是整个豹2坦克(负责纳米级运动控制+定位)。

Simon:“为什么要进行修复?与电子元件相比,光子集成电路(PIC)的光器件对晶圆制造工艺的波动极为敏感,如马赫-曾德尔调制器、微环调制器以及耦合器等对相位变化要求极高”

“设计是一方面,在实际制造过程中,成品往往无法达到设计要求

通过使用三合一设备,可以在测试出缺陷后,直接对不满足要求的废片进行激光修复,使其变成良片,这是硅光芯片制造领域的重大突破。

下图我标注出来的红色部分,就是测试出的bad die,可以直接进行激光修复。

附上Femtum创始人聊三合一设备的视频:网页链接

硅光芯片领域0-1的突破!为什么硅光芯片的测试和修复环节如此重要

在电芯片(EIC)领域,半导体前道工序中各种激光修复设备已经很成熟了,基本是产线必备,可以显著提高芯片出货良率。

但是在硅光芯片(PIC)领域,修复这个环节属于这是0到1的突破,目前唯一

别说修复设备唯一了,单论双面晶圆测试设备也是唯一(后面有专门介绍)。ficonTEC已经垄断了电测试领域的爱德万+泰瑞达+日立VLC,现在ficonTEC属于在EIC+PIC的光测试领域一家独大,现在又在硅光晶圆测试设备上集成了清洁和修复功能!

本来硅光芯片的光路通道就多,且测试时间长。一般来说硅光芯片在同等通道数量下,所需要的测试时间至少是电芯片的10倍以上

硅光芯片的测试时间显著长于电芯片的核心原因是:光路通道的物理特性导致单通道测试耗时久、并行度低,且测试参数更复杂,对设备的精确度要求极高。这种差异在高通道数场景下尤为明显,也是硅光芯片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硅光芯片的测试环节占总成本的 80%)。

想象一下,晶圆代工厂好不容易在硅光芯片裸片上构建了各种光器件,然后拿测试设备跑了半天测试,结果光路不通,是个废片,这时间不就全浪费了?

现在在测试出缺陷的基础上,直接就能在测试环节修复成良片,那么对于晶圆代工厂来说:

①节省了废片的测试时间,之前为测试所花费的时间不再是沉没成本;

②提高晶圆代工厂的生产效率,同样的一片硅光晶圆可以交付出更多的硅光芯片。

对于晶圆代工厂来说,良率=钱,单片晶圆可以交付的芯片越多,你的利润就越高。这也就是台积电想求英伟达租给他用三合一设备,去代工其他产品的核心原因。

站在整个硅光产业角度,晶圆代工环节单片芯片所需的生产时间大大缩短,且良率提高导致硅光芯片的单片成本下降,这也是硅光芯片大规模制造的前提条件:

高效率的生产时间、经济的单位生产成本

为Coupe引擎而生的双面晶圆测试设备:产能不是瓶颈,上量只是时间问题

当前,台积电在硅光领域开发的 Coupe 引擎,是 CPO(共封装光学)、OIO(Optical I/O)领域的关键底层通用技术。 Coupe 平台从研发之初就瞄准了未来超大数据带宽的迭代需求,采用了光芯片与电芯片上下堆叠封装工艺,从而可以实现:

1️⃣硅光引擎拥有更小的面积,实现更优的 XPU周边布局;

2️⃣电信号物理链路的最短距离,相比传统方案,能使信号延迟降低50%以上,同时信号传输损耗减少30%-60%,从而达成极低延迟与极低损耗。

但实现光电同步测试技术门槛极高,目前全球仅ficonTEC一家具备此能力且已实现设备量产,其技术价值与市场意义不言而喻。

台积电所需的三合一设备,其改造基础是双面光电晶圆测试设备。这款设备已于 今年4 月由 ficonTEC 正式发布,可完美适配台积电的 Coupe 平台。

三合一设备目前还在德国生产,到明年的产能指引只有20台。其中20台全部被英伟达包圆,15台给台积电,5台给了矽品,全部用于生产英伟达的产品。

解释一下这个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以英伟达为例,英伟达买了ficonTEC的设备(英伟达拥有所有权),给台积电去代工自己的产品(英伟达授权给台积电使用,但是只能生产英伟达的产品)

目前台积电能在coupe平台生产的三合一测试设备,已被英伟达签订了独占使用协议,若要将独占机器生产其他客户的产品,台积电就得自行想办法解决测试机器的问题,这就是他们急着想要找英伟达租设备的根本原因。

目前英伟达在台湾新竹建设规模化硅光芯片测试线,在筹备大规模制造ing,已经大量招聘工程师了,然后Femtum也在招,相关招聘都可以在领英搜到。

另外了解到,这个20台产能大概率是卡在Femtum了。。据说加拿大的规模化制造能力甚至还不如德国?

Femtum的激光设备,是可以在Testing设备出厂后再去客户那进行添加组装的(意思是客户可以先买Testing设备用着,Femtum有产能了再去他们车间组装)

三合一设备后续一定会copy到国内做大规模制造。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硅光双面晶圆测试设备已经在国内顺利量产。ficonTEC创始人Torsten在上个月飞到中国验厂,对苏州制造的双面晶圆测试设备非常满意

ficonTEC中国目前已经具备同等设备的制造能力,质量完全满足德国总部标准。对于国内来说,设备组装的产能从来都不是问题。

Ai硬件领域,苦先进设备久矣!

在我看来,ficonTEC的三合一设备在硅光领域的先进程度:

如铜缆领域之 罗森泰发泡机;

如PCB领域之 三菱激光打孔机;

如半导体领域之 阿斯麦光刻机;

……

在这个技术不断迭代的硬件领域,ficonTEC的晶圆测试清洁修复三合一设备,就是卡在硅光领域大规模制造前的最关键环节

仅仅以ficonTEC硅光晶圆测试三合一设备进行测算:

目前测试设备最贵的应该就是三合一了,其中设备电测试部分归泰瑞达,激光部分归Femtum,ficonTEC拿到的收入应该在180w欧,按8.4汇率折算单台人民币约1,500万元。

假设26年开始copy至国内的制造:

*取北方华创、中微公司、屹唐股份、盛美上海、拓荆科技5家半导体公司最新PE(TTM)均值

这仅仅是三合一设备的估值。

ficonTEC目前有三大王牌设备产线:

1)高精度全自动耦合设备:

ficonTEC的耦合设备在精度、一致性、稳定性和插损控制方面均优于同行

光耦合XYZ轴的精度:5nm、耦合时间:5-10s

2)硅光测试设备:

半导体测试两大龙头——爱德万Advantest、泰瑞达Teradyne都不约而同选择与ficonTEC合作,目前测试设备的系统兼容目前的ATE系统,均实现了硬件与软件层面的全方位集成。日立VLC也和ficonTEC合作芯片级硅光测试设备。

目前为止,EIC+PIC的叠加测试领域基本被ficonTEC垄断。(电测试领域爱德万+泰瑞达的市值在5,000亿人民币,相信ficonTEC也会达到这个市值!)

3)光纤预制设备:

目前ficonTEC提供唯一整线解决方案:现在是1分钟内完成自动剥纤、切割、MC插头插纤、FAU耦合全流程(最近吹到飞起的鸿日达光纤预制产线,根本没有FAU耦合环节。。。只做到插纤就结束了,且精度也无法和ficonTEC比拟)

此时此刻,站在硅光大规模制造的前夜,

ficonTEC这个全球top1硅光全领域设备制造商、新生代顶级卖铲人,

并且已经拥有了国内的大规模制造能力,

那么,又该给整个公司怎样的估值呢?

$罗博特科(SZ300757)$



本话题在雪球有178条讨论,点击查看。
雪球是一个投资者的社交网络,聪明的投资者都在这里。
点击下载雪球手机客户端 http://xueqiu.com/xz]]>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硅光芯片 ficonTEC 三合一设备 台积电 英伟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