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新闻中心 08月18日
民航局新规实施:机场查扣充电宝流向成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民航局新规实施后,大量不符合标准的充电宝被禁止携带登机。然而,这些被旅客丢弃或机场查获的充电宝并未被妥善销毁,反而流入二手市场。部分商家公开销售无3C认证的充电宝,甚至声称其来源是机场查获物品。回收企业以低廉价格从机场获取这些充电宝,并进行转卖,其利润远高于拆解处理。尽管机场方面声称会统一处理或与资质企业合作,但具体合作企业信息对外保密,使得被查获充电宝的最终流向成谜,也引发了对这些不合格充电宝安全隐患的担忧。

🔋 **新规下的充电宝困境:** 民航局新规实施后,禁止携带无3C认证、标识模糊或已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国内航班,导致大量充电宝在登机前被旅客丢弃或由机场查获。

♻️ **二手市场的灰色地带:** 记者调查发现,大量被查获的充电宝并未被销毁,而是通过不透明渠道流入二手市场,有商家公开销售无3C认证的充电宝,并声称其来源为机场查获物品。

💰 **利润驱动的回收链条:** 回收企业以每吨约9000元的价格从机场获取充电宝,转售二手产品的利润远高于拆解处理,这使得部分企业倾向于直接销售,而非进行合规的报废处理。

❓ **信息不透明的监管难题:** 机场方面对于合作回收企业的具体信息拒绝透露,使得被查获充电宝的最终流向难以追溯,也加剧了对这些不合格电子产品安全性的担忧。

2025-08-17 11:43:31  作者:狼叫兽

今年6月28日,民航局有关充电宝携带的新规正式实施。按照规定,没有3C认证标识、标识模糊、已被召回的充电宝型号或批次,一律禁止携带搭乘国内航班。

新规实施后,不少旅客在登机前主动丢弃了不符合标准的充电宝。这些被丢弃的充电宝最终流向了何处?

通过多个平台搜索“二手充电宝”发现,仍有商家批量销售无3C认证的充电宝,部分商品说明中甚至提到来源是机场查获物品。

有记者与一名深圳宝安卖家约定线下取货,现场看到,这些充电宝外壳上确实印有机场标识。卖家称,这些充电宝部分来自旅客遗失物品,另一些则是近期被机场查扣的无3C标识产品。

以购买充电宝为由接触相关回收企业后发现,这些公司名义上从事充电宝回收和拆解业务,但从机场获取的充电宝并未真正拆解处理。

据部分回收企业透露,目前每吨充电宝从机场流出时的平均价格约为9000元。按每吨约4000个计算,加上运输成本,每个充电宝运到东莞后的平均成本为2至3元。

如果将这些充电宝作为二手产品转卖,每吨可获利8000至12000元;而如果拆解后粉碎处理,利润仅有4000元左右,利润差距明显。此外,直接售卖二手还能快速出手,规避潜在的安全风险。

某回收企业负责人透露,仅通过机场渠道,每月至少能获取20吨充电宝。

此前民航局曾就机场处理拦截充电宝的方式作出说明:机场会将超过暂存期限以及旅客主动弃置的充电宝统一进行处理,例如集中销毁,或与具备资质的电池回收企业合作,经报废后回收利用。

当记者进一步询问机场方面合作的回收企业信息时,多家机场予以拒绝,因此这些被查获充电宝的最终流向仍不清楚。

有广东东莞某回收企业业务经理表示:“只要跟机场方面的人熟,价格能谈下来,自然就能拿到货。”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充电宝 民航局 二手市场 机场查获 安全隐患
相关文章